欢迎访问心灵驿站,专业知识网站!
当前位置: 心灵驿站> 酒泉>>在风雪中送文化下乡

在风雪中送文化下乡

发布时间:2025-07-09 17:40   文章来源:酒泉日报   阅读量:1881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京剧表演唱《说唱脸谱》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份需求,是基层百姓对文化迫切需要的体现,也是摆在我市文化工作者面前最新的考卷。
  新年伊始,记者跟随由26人组成的市文化馆文艺“小分队”在寒冬时节来到基层,用笔和镜头记录他们答卷的过程。
  送什么?是我市文化工作者需要作答的第一题
  “文艺作品如果不更新、不创新、不与时俱进,终究会被老百姓抛弃。因此,我们文艺工作者要紧扣党对我们工作的新要求与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并让基层群众去评判我们的文艺工作,看台下有没有掌声、有没有叫好、有没有欢笑。”市文化馆工作人员王永江说。
  舞蹈《大拜年》、音舞快板《坚守信念忠于党、不忘初心为人民》、秦腔唱段《看天下劳苦大众都解放》等一系列针对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段基层群众新编排的节目跃然于节目单上。16日下午4时整,雪花随着寒风飘落,在金塔县航天镇航天村的文化大舞台上,演员们在多彩变幻的灯光下顶着风雪,用曼妙的舞姿、丰富的表情、用“航天精神”诠释着专业文艺演员的工作素养;台下,父老乡亲们用掌声回应着每一个精彩的节目、用手机记录着每一个精彩的瞬间。
  “以前,我们的文化生活非常单一,除了每年看几场秦腔之外,几乎没有什么文化生活,有时候秦腔里的唱段还听不懂。现在,村民们对文化生活已经有了更多需求,但因为没人教,村民的综合文化水平提升很慢。”金塔县航天镇中丰村4组组长姜万金说。
  “摆在我们面前的,一方面是群众需要什么,另一方面是我们要‘送’什么。提高‘送’的质量,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因此,今年我们在送节目的同时,加送春联、加送培训,把从以往群众被动接受文化熏陶的局面逐渐向群众主动自我学习、要求进步,并具备一定的文艺创新能力的方向转变,逐渐完成对基层‘文化输血’向基层‘文艺造血’的方向转变。”酒泉市文化馆馆长陈万春说。
  17日下午3时,在结束了金塔县鼎新镇的文艺演出后,市文化馆工作人员在剧场外组织基层文化站工作人员,邀请渴望学习舞蹈的村民在市文化馆骨干文艺老师的带领下学习最新的健身广场舞。一开始,很多村民由于羞涩不敢进入学习的队伍中,但随着老师的鼓励与村民对节奏的熟悉,这支学习的队伍在短短10分钟内壮大起来。
  怎么送?是我市文化工作者需要作答的第二题
  “把在城市大剧院里的节目放在基层舞台上必然造成曲高和寡的结局。怎么送?无非是形式的问题。要想把握住基层群众听得懂、看得懂、想得懂的原则,丰富的内容就得用亲民的形式去表达。打破传统秦腔对受众年龄限制的壁垒,把京剧表演与舞蹈相结合,再配上较为流行的音乐伴奏,加上有方言对白的‘三句半’等节目,群众就更容易接受。”陈万春说。
  于是,以往秦腔唱段被重新编排的京剧表演唱《说唱脸谱》替代,我市近年来发生在基层群众身边的新鲜事被编排成三句半节目《走进新时代》……一批形式更加亲民的节目被送到基层群众身边。
  台下的群众乐开了怀,在享受了“文化惠民”的同时,也坐上了文化进步的列车。一副副现场书写的春联、一个个欢快的舞姿,在寒冬中温暖着基层百姓的心。
  大雪纷飞,26位演职人员收拾行囊,继续前往下一个村镇,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在这个冬季,谱写着“文化惠民”的新篇章。
     □酒泉日报记者 谢沛宏
祝福文案
志愿技巧
网名昵称
祝福的话
心情文案
经典语录
故事人生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