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心灵驿站,专业知识网站!
当前位置: 心灵驿站> 酒泉> 瓜州>>2017年瓜州县经济运行分析及2018年展望

2017年瓜州县经济运行分析及2018年展望

发布时间:2025-07-16 05:43   文章来源:瓜州县人民政府   阅读量:7265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2017年以来,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统筹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狠抓“三去一降一补”任务落实,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推动全县经济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民生福祉大幅提升,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效、创造新业绩、实现新发展,经济运行稳健,总体呈现平稳趋势。

一、全年经济运行情况

2017年,瓜州县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2.41亿元,增长0.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9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1.55亿元,可比下降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8.96亿元,增长4.3%。



(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种植结构调整力度加大。2017年,在自然气候基本正常,农经作物综合管理到位的双重推动下,全县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创新工作思路,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良好,总体保持平稳增长趋势。全县完成农林牧渔及服务业增加值12.97亿元,增长4.5%。从行业内部看,农林牧渔业完成增加值11.9亿元,增长4.5%。其中:种植业增加值9.75亿元,增长6.45%;林业增加值1930.82万元,下降35.28%;牧业增加值1.94亿元,增长0.04%;渔业增加值125.14万元,下降3.24%;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1.07亿元,增长3.97%。从种植结构看,全县粮食播种面积5.6万亩,下降11.5%,粮食总产量2.80万吨,下降5.5%。其中:夏粮面积2.8万亩,下降11.8%;秋粮玉米面积2.80万亩,下降11.1%;棉花面积10.3万亩,增长37.8%;瓜类面积9.8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蔬菜面积4.4万亩,增长17%;中药材面积22.7万亩,增长3%。

(二)工业企业呈现可持续发展运行态势。今年以来,瓜州县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大宗工业生产品价格低位运

行,工业经济效益滑坡等不利因素,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突出产业转型升级,规上工业企业呈现出可持续发展运行态势。2017年,全县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13.80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44亿元,比上年增长20%。新能源产业贡献突出,拉动明显,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大幅减弱,风力发电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1.83亿元占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的95.1%,比上年增长44.6%;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完成工业增加值0.27亿元,比上年下降69.1%。企业效益明显好转。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0.89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倍,扭转了上年利润总额大幅亏损的局面(上年亏损3.92亿元)。工业企业节能降耗明显。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2.5%,其中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55.24%。

(三)消费市场运行平稳。从市场行情来看,瓜州县消费品市场整体趋于稳定,但增长趋缓。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68亿元,同比增长7.2%,增速比前三季度回落0.8个百分点。

分城乡看,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8.48亿元,同比增长7%;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2亿元,同比增长8%,乡村高于城镇1个百分点。城镇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8.1%,乡村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1.9%。

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1.53亿元,增长6.6%;零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3.68亿元,增长7.2%;住宿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2.11亿元,增长18.9%;餐饮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0.92亿元,增长4.4%。

(四)固定资产投资降幅收窄。全面落实项目建设“六个清单”工作任务和“五个一”工作机制,全力加快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降幅逐月收窄。全县开工建设各类项目198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3 亿元,比上年下降51.9 %。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34项,完成投资71.03亿元,同比下降25.6%;500-5000万元项目158项,完成投资28.59亿元,同比下降75.66%;房地产项目6项,完成投资3.38亿元,同比增长165.73%。第一产业投资13.29亿元,同比下降42.1%;第二产业投资64.23亿元,同比下降53.7%;第三产业投资25.48亿元,下降51.6%。

(五)财政收入增速回落。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7.24亿元,比上年增长8.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9亿元,同口径下降2.1%。财政支出11.11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其中,交通运输支出增长2倍,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1倍,教育支出增长9.5%,医疗卫生增长3.5%。

(六)金融存款逐步回落,贷款持续增加。12月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1.86亿元,同比减少5.79亿元,下降8.6%。各项贷款余额104.95亿元,同比增加4.95亿元,增长4.9%。

(七)居民收入平稳增长。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全力稳定和扩大就业,城镇新增就业403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976元,比上年增加2047元,增长7.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33元,比上年增加1196元,增长8.4%。

二、存在的问题

一)投资增长后劲乏力。一是重大项目储备不足。在目前的项目建设上,主要缺乏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农副产品深加工、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等领域的项目储备。二是非公经济投资首次大幅度下滑。全年非公经济投资完成47.8亿元,下降56.2%,增速比上年低60.4个百分点,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8.5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比重由2016的49%下降到2017年的46.4%,反映出民营企业对经济及投资信心不足,不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

(二)工业经济的支撑作用不明显。受资源约束趋紧、创新发展不足、市场低迷等因素影响,停产企业较多、实体企业盈利下降、工业投资大幅下滑,工业对税收、物流、就业和消费的支撑作用明显减弱,工业增长缺乏有效拉动和后期支撑。工业经济占整体经济总量的比重不足两成,工业经济的支撑减弱直接影响了整体经济减速放缓。同时,工业经济占比下滑、停产企业增加,支撑减弱,进一步凸显了瓜州工业经济内部过于倚重资源、能源粗放加工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新兴产业新动能培育发展不足。

(三)消费增长动力仍然较弱。房地产开发投资下滑,电商等新业态发展不足,传统实体零售业增速放缓,大宗商品销售回落,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缓慢。特别是房地产开发投资及商品房销售下滑,对相关领域生产、投资和消费的影响加大。旅游业高品质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不足,游客停留时间短、高端消费及过夜游客少,对关联产业的辐射带动能力有待提升。金融存贷比较高,银行信贷不良率上升,金融风险依然存在,贷款增速回落,影响了预期消费的能力。

(四)财政持续增收乏力。受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骨干财源培植不足、减税降费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等影响,财政收入增速趋缓。从主体税种看,“营改增”后,增值税抵扣链条延长,减税效应持续显现。同时,开工建设项目减少,土地增值税等税种税收下滑。

三、对策建议

(一)抓产业促转型,着力提升发展质量效益。聚焦产业转型升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资源环境瓶颈约束,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一是做优现代农业,加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增强龙头企业创新带动能力,着力提高农产品质量,打造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二是做大生态工业,推进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加大工业新动能培育,加快小微企业发展,加大重点财源项目和企业帮扶力度,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实力。三是做强旅游文化产业,不断拓宽增长空间,带动就业和消费稳步增长。四是发挥县域比较优势,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强化产业支撑,着力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五是坚持不懈抓生态,不断提升全域生态环境质量。

(二)抓项目促发展,力促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强化项目谋划储备争取力度,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重点围绕生态保护、基础设施、产业培育和社会事业等重点行业领域,实施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加大PPP模式的推广运用力度,争取更多示范项目在瓜州落地建设,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广泛参与项目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支撑条件。全面扩大开放招商,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完善优惠政策,强化跟踪落地服务实效,促进签约项目加快实施。

(三)抓改革促创新,不断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行政许可标准化,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加快推进公平有序的营商环境建设,进一步清理规范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加大减税降费力度,降低企业制度性成本。强化五大政府投融资平台作用,扩大投资融资规模,支持重大项目建设、重点产业发展。坚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全面落实各项“双创”奖补政策,健全完善服务保障体系,持续提升基地服务功能和运营水平,努力建设全国小微企业“双创”特色示范区。加速培育科技型创新示范企业,着力创新人才发展机制,壮大企业创新主体,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四)抓民生补短板,加快全面建成小康进程。坚持广覆盖、保基本、补短板,强化民生托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着力增进群众民生福祉。在全面落实普惠政策、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同时,紧盯民生保障短板弱项,持续加大财政投入,着力解决群众困难。全力促进就业创业,改善和提升城乡教育、医疗、体育、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加大脱贫攻坚力度,着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四、2018年经济发展趋势展望及建议

目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中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经济形势日益复杂,经济发展持续低迷。2018年既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面对当前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既需清醒研判,又需提振信心;既要狠抓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又要强化经济运行尺度;全力以赴稳增长,坚定不移促转型,切实增强发展后劲,为确保全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县各级仍需坚定信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全面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工作,坚定不移实施“两大战略”打造“四大基地”,推进“两城建设”推动瓜州县域经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抓住发展机遇和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引进新的投资项目、发展新型工业、加强工业现代化,才能在新常态下有新作为,进而保证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平稳发展,以推动全县经济提质增效、行稳致远。

2018年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工业增加值增长6%;财政收入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

(一)突出工业的主体作用。工业是全县经济的主体,是实体经济的基石,在全县经济增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把工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形成“大抓工业、抓大工业”的强大合力。一要发挥工业园区主阵地作用。优化园区布局,加快园区产业链集群发展,推动园区产业由单纯的企业集聚向主导产业突出、配套产业链齐备的产业集群发展,打造现代城市工业经济综合体。二要发挥骨干企业主力军作用。进一步推进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实现转型发展。三要发挥创新驱动主动力作用。我们必须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向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强化服务业的支撑作用。服务业既是瓜州发展的“短板”,也是加快发展的最大潜力。近年来,服务业助力瓜州稳增长作用越显重要,要做大做强服务业,强化服务业的贡献支撑,促进全县经济实现平稳健康发展。一要稳定传统服务业。推动交通运输业、批零住餐业等传统服务业提质升级,引导传统商贸业转型升级。推动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密切监测房地产市场运行,合理控制供地节奏,引导房地产企业有序开发。二要大力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金融业发展,建立完善多层次金融体系,强化金融业对本地经济发展的支持,特别是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加快发展现代互联网产业体系,着力打造本土电商龙头企业。三要大力发展旅游业,紧盯“生态文明新城”目标,推进历史文脉与城市风貌深度融合,启动以锁阳城榆林窟大景区建设为重点,配合景区智慧管理体系、个体化旅游项目,逐步实现由旅游经停地向目的地转变。

(三)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扩大有效投资仍是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当前全县非公投资、技改投资等主要领域投资增速出现明显回落,对投资增长的拉动作用有所减弱,要加大力度稳定投资增长。一要增强民间投资活力。落实促进民间投资的有关政策,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降低民间资本准入门槛,引导和支持民间资本“脱虚向实”,推动民间投资更多的进入创新产业、基础设施、文教卫生、体育和公用事业等建设领域。二要加强重大项目投资。尽快启动一批重大后备项目,形成前后接续、梯队推进的重点工程、重大项目,为瓜州经济的长远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做好重大项目的服务工作,确保项目尽快开工建设、投产达效。

(四)重视企业入库工作。要在数据上赶超,首先就要在“四上”企业申报上赶超。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中小微型企业。高度重视“个改企”、“产业改法人”和“小升规”等工作,全力组织和发动达到规模入库标准的企业及时申报入库纳入统计,力争全县企业法人数有较大提高。

祝福文案
志愿技巧
网名昵称
祝福的话
心情文案
经典语录
故事人生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