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心灵驿站,专业知识网站!
当前位置: 心灵驿站> 酒泉>>走基层看变化幸福满满话企盼

走基层看变化幸福满满话企盼

发布时间:2025-07-16 04:52   文章来源:酒泉日报   阅读量:4928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春日,酒泉农村处处涌动着生机。在肃州区银达镇六分村3组张明武的日光温室内,鲜嫩翠绿的黄瓜挂满枝头,粉红的西红柿散发着诱人的气息;在金佛寺镇,上河清村8组李广杏种植大户韩吉寿正在抓紧时间修剪杏树,上三截村2组返乡创业大学生安长全开始为他新建的罐头厂做着规划。
种植日光温室收入可观
  天蒙蒙亮,张明武就开着一辆小型货车赶往银达镇戈壁农业产业园,采摘西红柿、黄瓜去市场销售。
  “刚采摘下来的西红柿和黄瓜新鲜,能卖个好价钱。”张明武说,种植日光温室虽然辛苦,但能挣到钱,干着有劲。
  走进张明武的日光温室,西红柿、黄瓜挂满枝头,长势喜人。张明武告诉记者,自2010年种植日光温室至今,他已经收入了几十万元,他家不仅购置了农用车、小轿车,还买了一台铲车。
  “我家还有18亩地,种植粮食作物、制种玉米和洋葱,一年下来纯收入不到8万元。”张明武坦言,如今传统农业已大不如前,如果有人要流转土地,他想把18亩地都流转出去,专心种植日光温室,加上开铲车赚的,收入会很可观。
 经济林是农民的“摇钱树”
  记者见到韩吉寿时,他正在自家的杏树林里修剪树枝。
  “我家以前有50亩地,后来又流转了20亩。现在50亩地种李广杏,剩下的20亩地种制种玉米。”韩吉寿告诉记者,李广杏是金佛寺镇的支柱产业,也是农民的“摇钱树”。这些年很多农户靠种植李广杏发了家、致了富。2013年,韩吉寿狠下心在银行贷了20多万元,把50亩地都种成了李广杏,如今已经发展到2万多棵,挂果的有2000棵,去年每亩地收入3000多元。
  “如果挂果率高,收入还会好一些。”韩吉寿说,今年他计划再补种一些杏树,同时对一些树木进行修剪,希望今年挂果的杏树多一些,增加收入。
金佛寺镇有了李广杏加工厂
  随着政策越来越好,农村基础设施逐渐完善,越来越多外出务工人员选择回乡创业。
  安长全就是这样的创业者。28岁的他毕业于西安工业科技大学,在建筑行业打拼多年后,最终回到家乡专心搞起了农业。去年他开始筹划建设李广杏罐头加工厂,今年夏天即可投入运营。
  “金佛寺镇地处祁连山北麓和巴丹吉林沙漠边缘,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生产的李广杏外形规正、果皮金黄、汁甜如蜜。一些当地的老百姓在李广杏盛产季节,做一些罐头储存,是馈赠亲朋好友的佳品。”安长全告诉记者,他通过参加金佛寺镇李广杏采摘节,发现李广杏大有文章可做,潜藏商机,加上当地农民自制李广杏罐头已有多年,为此他萌生了开一家李广杏罐头加工厂的想法。2017年初,安长全开始修建李广杏加工厂,当年底加工厂就竣工了。
  记者在安长全的李广杏加工厂看到,厂房已装修完毕,设备也全部到位。安长全计划,今年7月李广杏成熟后就投入生产,除加工李广杏罐头外,还计划制作一些果肉产品。
  “金佛寺镇还盛产西梅,以后也可以加工成水果罐头,不仅拓宽了农产品的深加工,还让消费者品尝到了更多的好味道。”安长全信心满满地说,2018年是他创业走上正轨的第一年,希望今年的李广杏罐头在本地打开市场和销路,赢得当地百姓和消费者的认可。
      □酒泉日报记者 殷小乔
        通讯员 茹长忠
祝福文案
志愿技巧
网名昵称
祝福的话
心情文案
经典语录
故事人生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