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组轩
村干部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直接推动者、组织者、实践者和带头人,其素质高低、能力大小关系到一个村的发展强弱。要以服务乡村振兴为导向,实施“村级带头人队伍优化提升”行动,突出政治标准,注重从大学生村官、农村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人员、复员退伍军人中培养选拔村党组织书记,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健全选派第一书记制度,有计划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村、薄弱村和后进村挂职抓党建、帮增收、促发展。深入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培养计划,通过邀请专家授课、学历提升教育、外出考察学习等形式,着力提高村干部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的素质能力。健全村干部激励机制,积极推进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考录乡镇机关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工作,提高村干部工作报酬,充分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认真落实村级小微权力清单、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创新开展“三评一理”活动,严厉整治惠农补贴、集体资产管理、土地征收等领域侵害农民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促进村干部依法办事、规范用权、阳光理事。
党员带动引领
打造乡村振兴“生力军”
农民党员活跃在基层,是群众身边的榜样,是引领带动广大农民群众共同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力军。要着力优化党员队伍,重视吸收80后、90后青年农民入党积极分子,从农村优秀青年、致富能手、退伍军人、返乡创业人员中发展党员,严把党员入口关,提高党员发展质量,解决好农村党员队伍老化、带动力不强等问题。着力强化党员培训,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先锋提升”工程,突出理想信念、惠农政策、增收产业、法律科技、市场销售等重点,培训打造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力强的农村优秀人才队伍。着力发挥党员作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警示教育、党员民主评议、承诺践诺争星、不合格党员处置等制度,推行“固定党日”“主题党日”、高台教化等做法,教育引导党员带动广大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
产业富民引领
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重点,党建引领是关键。要创新优化农村党组织设置,大力推广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带动农民富在产业链上的“三链”模式,做到产业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在哪里,党员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农村组织化程度低、传统生产模式落后、产业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弱的现状,坚持党组织牵头,积极推进农村“三变”改革,扶持农民创业就业,做大做强设施种植、特色养殖、林木种业、休闲观光、乡村旅游、生态体验、电子商务等多元产业,把农村资源要素聚起来,让党组织的组织力强起来。设立“乡村振兴基金”,鼓励和支持党员领办创办合作组织,带头适用新技术、推广新品种,在引领产业发展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文化铸魂引领
增强乡村振兴“软实力”
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也是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要坚持以村级党组织为核心,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建好用好“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三微一端”、乡村文化舞台、文化长廊等平台载体,组建锣鼓队、秧歌队、广场舞队、自乐班等民间文化团体,创造挖掘充满乡土气息的节目作品,大力弘扬优秀农耕文化,春风化雨、文化育人,让乡村社会活起来、热起来。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诚信家庭”“卫生庭院”“文明村庄”等群众性创评活动,大力加强农民群众的感恩教育和家风教育、道德教育、荣辱观教育,注重培育和树立新时代新榜样,教育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抵制攀比风、赌博风、迷信风、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陋习,以文化引领乡风文明、正气充盈,把农村建设成为新时代文明新高地。
现代治理引领
织牢乡村振兴“和谐网”
对乡村有效治理和引领乡村振兴,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重要体现。要把法治、德治与自治有机贯通,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乡村治理机制创新,健全完善以村党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和村务监督组织为基础,农村妇联、共青团和民兵等群团组织为纽带的“一核多元”组织构架,构建乡村“大治理”工作格局。健全村规民约,广泛开展好儿媳、好儿女、好公婆和寻找最美村官、最美家庭、最美教师等活动,充分发挥各类人才、新乡贤等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引导广大村民讲文明、改陋习、树新风。认真落实“四议两公开”和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等制度,推进党务村务公开,落实好村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地位。全面推行乡村“网格化”管理模式,推广“为民服务代理”、“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服务”等做法,深入开展“平安乡镇”“平安村”创建活动,着力构建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以党建引领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民生投入引领
提升乡村振兴“幸福度”
对民生的投入是最大的投入,也是各级党组织推进乡村振兴、凝聚党心民心的重要职责。要坚持以党建为带动,统筹加大农村教育、文化、科技、卫生等民生领域的投入,重视做好农村薄弱学校改造、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和学前教育、学生资助、文化科技卫生下乡、职业技能培训、医疗政策补助、社会救助、农村养老保障、特殊群众关爱服务等工作,让群众更多享受到乡村振兴带来的红利,感受到各级党组织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执政理念。加强农村资源环境保护,推进村容村貌整治、“厕所革命”、渠路林网配套和住房改造等农村基础设施升级,在增加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清零行动”,探索光伏产业、资产盘活、资源开发、土地入股等发展模式,不断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强村级组织说话的底气和为民办事的能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围绕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推进组织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和保证。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以组织振兴引领乡村振兴。
书记强村引领 培育乡村振兴“领头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