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助力脱贫攻坚工作
发布时间:2025-07-19 13:36 文章来源:酒泉日报 阅读量:6306
小 中 大
字号:
◎酒泉发展大家谈
6月6日至8日,我参加了由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扶贫办举办的第二批全市公务员脱贫攻坚示范培训班。通过聆听辅导报告,我深受启发,下面,结合自身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实际,就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助力脱贫攻坚工作谈一谈看法和认识。
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紧密对接精准扶贫工作目标,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造血”功能,统筹整合职业培训资源,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为实现全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一、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夯实精准扶贫技术技能培训基础。市政府先后下发相关实施方案,大力整合职业教育培训资源,统筹开展各类职业培训工作,从制度层面完善职业教育助推精准脱贫工作体制机制。组建酒泉职业教育集团,先后设立了兰州理工大学新能源学院和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院,建立和完善酒泉职业技术学院与市内中职学校“中高职五年一贯制”联合培养体系,打通职业教育学生成长的“立交桥”。进一步扩大职业院校面向贫困家庭子女招生规模,全面落实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2017年中职招生5563名,其中贫困家庭学生436名,占全市招生总数的7.8%。
二、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农村贫困群众就业能力水平。近3年,全市职业院校累计培训贫困家庭劳动力4.1万人次。一是开展劳动力精准扶贫培训。全市职业培训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开展优势工种精准培训,广泛开展种植养殖培训、设施农业培训、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等。金塔县采取政府“上菜”,农民“点菜”,培训中心“主厨”的培训模式,“精准化”“菜单式”开展实用技术培训,2017年共培训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1562人。二是开展送培下乡活动。各县市区采取“大篷车”流动办班上门培训等方式,将培训设备、师资下沉乡镇、村组,针对群众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确定培训项目,灵活安排培训时间,让更多群众就近就地参加实用技术技能培训。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围绕产业结构调整、青年农民工返乡创业实际,组织教师和专家,深入瓜州县腰站子东乡族镇腰站子村、草湖沟村和马家泉村等,开展科学养殖和枸杞栽培技术培训。三是开展特色培训。围绕县市区民族(地域)特色、优势工种及劳动力从业特点,开展特色手工艺(行业)培训。2017年,敦煌艺术旅游中等专业学校针对敦煌市从事餐饮服务人员较多的实际,在七里镇举办妇女技能培训班,64名妇女短时间内学会了面点制作。依托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和酒泉工贸中等专业学校丰富的师资和资源优势,在肃州区黄泥堡裕固族乡开展特色乡村旅游和养殖、种植培训,不断提高了少数民族群众从事特色劳务项目的技术技能水平。
三、强化典型示范带动,助推精准脱贫。在加强职业培训的同时,注重发挥脱贫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有效扩大精准脱贫成果,助力脱贫攻坚。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充分挖掘学院资源,依托政府项目及扶贫专项资金,建立养殖示范点,构建“学院+基地”牛羊产业发展模式,在瓜州县挑选6户贫困户作为扶持典型,选派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农户家中从养殖品种、饲料配比等方面讲解培训,助农脱贫。金塔汽车维修中等专业学校通过机关干部及学校领导、教师包挂等形式,精准帮扶每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促其成长成才。
下一步,我们将以培养新型农民、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工作,切实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智力扶贫和技能扶贫的“直通车”,精准发力,精准扶贫。一是持续加大对职业教育扶贫政策和措施的全方位宣传,积极鼓励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和广大社会青年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努力实现“上学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二是加强部门之间的横向联合,加快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完善职业培训为农服务数据库,聚合区域内各类培训项目、培训资源、培训资金,加大技术技能培训的实用性,不断增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脱贫致富的能力。三是提升信息化水平,增强远程培训功能,把涉农培训方面的理论知识、技术指导、成功案例、典型经验等辐射到各专业合作社、农业示范园以及移民乡镇和其他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做到资源共享,并提供网上免费咨询培训服务。四是充分发挥部门、职业院校、农技师、致富能手等的资源优势,加强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的实用技术培训,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就业创业致富能力。
□曹锦铭(酒泉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