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泉日报记者 王丽君
通 讯 员 柴 荣
近期,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2017年市县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情况的通报》,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对有扶贫任务的13个市州、75个贫困县2017年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进行了综合考评,瓜州县位列优秀等次。
近年来,瓜州县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号工程”,整合多方力量和资源,着力在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社会保障兜底、金融资金支撑等方面奋力攻坚,全县贫困乡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贫困群众收入稳步提升,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至2017年底,全县累计减贫7989户32412人,剩余贫困人口261户1005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28个贫困村全部达到脱贫退出标准,贫困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918元,贫困县脱贫摘帽7项指标全部达标,已申请贫困县退出“摘帽”。
完善基础设施 增强发展后劲
一座座幽静雅致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一条条农村公路四通八达,一个个新建的水利渠道延伸田间……近年来,瓜州县坚持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进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大力实施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刚迁到瓜州时,村子就是一片戈壁滩。现在,你看看我们洮砚村,柏油马路上绿树成荫,还有健身小广场,几乎家家建了新房买了小车。”广至藏族乡洮砚村村民陈芳芳说。
在广至藏族乡,村村有文化活动广场,组组有文化活动中心,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社会救助服务机构等实现了全覆盖。
近年来,瓜州县整合各类项目资金3.2亿元,争取到位省、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8533万元,衬砌渠道320公里,硬化改造乡村道路115公里,改良土地4万亩。加强贫困村卫生室、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改造和规范化建设,维修改造乡镇卫生院3个、卫生室1个、学校4个,建设老年日间照料中心5个,贫困村幼儿园、卫生室、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便民金融网点实现全覆盖。贫困村村组道路通畅率、饮水安全农户比例、动力电覆盖率、危房改造完成率、宽带网络覆盖率均达到100%。贫困乡村的基础设施短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大力培育产业 拓宽增收渠道
今年,广至藏族乡计划新建日光温室200座,建成之后,全乡日光温室规模将达到830座,基本实现每两户拥有一座温室的目标。如今,戈壁日光温室已成为广至藏族乡农民群众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
“2014年,在乡政府的帮助下,我搭建了第一座温室,种了葫芦和西红柿,卖得很好,当年收入3万元。如今,我已有5座日光温室,1座温室每年纯收入1.5万元左右。”广至藏族乡岷县村村民徐贵鸫说,今年,借着农村“三变”改革的好政策,以温室入股还能得到分红,增收致富路越来越宽了。
(下转第四版)
三年决战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