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心灵驿站,专业知识网站!
当前位置: 心灵驿站> 酒泉>>“铁人”故事恒久远 “铁人”精神永流传 ——学习和弘扬“铁人”精神研讨会发言摘登

“铁人”故事恒久远 “铁人”精神永流传 ——学习和弘扬“铁人”精神研讨会发言摘登

发布时间:2018-10-10   文章来源:酒泉日报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铁人”故事恒久远 “铁人”精神永流传 ——学习和弘扬“铁人”精神研讨会发言摘登
  中石油思想政治工作部副总经理 刀 文
  值此“铁人”王进喜同志诞辰95周年之际,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共同缅怀这位中国石油工人的杰出代表、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的卓越功勋,学习老一辈创业者的高尚情操和优秀品格。这是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弘扬以“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为核心的“石油精神”重要批示精神的具体举措,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王进喜同志的一生,虽然只有短暂的47年,但他的一生是拼搏的一生、革命的一生、英雄的一生、奉献的一生。
  从1950年初在玉门当上钻工,成为新中国第一代石油工人,王进喜便把自己与祖国石油工业的前途和使命紧紧连在一起。“石油”两字,几乎成了王进喜的代名词。他为石油事业矢志不渝、无私奉献,以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心系石油,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铁人”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石油人以坚定的政治立场、奋进的精神状态和高度负责的主人翁精神,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祖国繁荣富强努力奋斗!
  王进喜同志的一生,始终对党的事业充满必胜信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的日子里,目睹列强的经济封锁,面对国家建设百废待兴、国民经济发展急需石油的严峻形势,以王进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石油工人立誓“早日把中国石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以“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英雄气概和拼搏奉献精神,谱写了我国石油工业从小到大的光辉篇章。在王进喜同志20年的石油生涯中,他带领石油工人创出了“钻机整拖搬家”和钻井进尺“月上千,年上万”的纪录。他重视对主观世界的改造,注重用“两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矛盾,指导实践,改造自我,由一名普通石油工人成长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成为党的优秀领导干部。
  王进喜同志给我们留下了“铁人”精神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回顾王进喜同志为祖国石油事业、为国家繁荣强盛而奋斗的壮丽生涯,我们深切感受到他那种“为祖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那种“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拼搏奉献精神;那种“要为油田负责一辈子”“干工作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和求实创新精神;那种“当了干部还是个钻工”,永做普通劳动者的人民公仆精神等。这些构成了“铁人”精神的丰富内涵。“铁人”精神是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人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精神的真实写照,是党领导下的中国产业工人主人翁精神和主观能动性、创造力的升华,是艰苦奋斗精神的高度凝练以及人格化了的石油精神。这种精神,在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染力。
  今天,我们纪念王进喜同志95周年诞辰,就是要按照党中央的要求,继承老一辈石油工作者未竟的事业,弘扬“铁人”精神,勇于担当,勇于开拓,推进石油工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能源。
  新时代弘扬“铁人”精神,要始终把党和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前进的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像“铁人”那样坚定地维护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坚定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生命在延续,事业在发展,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举“铁人”精神旗帜,大力弘扬“铁人”精神,和甘肃省委、省政府,酒泉市委、市政府,玉门市委、市政府,团结一致、开拓创新,坚忍不拔、锲而不舍,推进可持续发展,再创新辉煌,再谱新篇章。
  王进喜同志为发展我国石油工业作出了永不磨灭的历史贡献,他的名字永远和玉门、和大庆、和石油、和中国工人阶级连在一起。“铁人”精神永存,“铁人”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勇向前!



中石油思想政治工作部原副主任 贾光生
  今天,我怀着崇敬和激动的心情,来到玉门市参加“铁人”王进喜同志诞辰95周年纪念活动。
  玉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在玉门,诞生了新中国第一口油井、第一个油田、第一个石化基地。玉门生产的石油产品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作出了特殊贡献。上世纪60年代,玉门油田就肩负起“大学校、大试验田、大研究所,出产品、出人才、出经验、出技术”的历史重任,曾先后向全国各油田输送骨干力量10万多人、各类设备4000多台套,多人成为国家省部级干部和两院院士。
  这里还是“铁人”王进喜的故乡。王进喜就是在玉门油矿的开发建设中坚定了为中国石油奉献终生的信念。这位工人队伍的杰出代表,就是从玉门石油河畔奔赴大庆,在大庆石油大会战中被称为“铁人”并享誉全国,他给我们留下的“铁人”精神是发展石油工业、建设伟大强国的宝贵财富。
  什么是“铁人”精神,怎样弘扬“铁人”精神,这是今天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不断加深理解,以及在实践中不断发扬光大的大课题。“铁人”精神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大庆精神的典型化体现和人格化浓缩,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得到了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与重视。1964年1月7日,毛主席在听取全国工业交通情况汇报时,表扬了石油部经验和“铁人”王进喜。1964年2月13日,在人民大会堂春节座谈会上,毛主席发出号召,“要学解放军、学大庆。”1969年4月,毛主席亲切接见了王进喜。
  毛主席对大庆和“铁人”的亲切关怀,使广大石油人深受鼓舞和鞭策。
  周恩来总理三次视察大庆。他共视察了29个基层单位,同数万名工人、干部和家属直接见面,一次又一次地说“向大庆工人学习!”周总理对大庆的重视、关怀和鼓励一直激励着大庆人艰苦奋斗,不断前进。
  邓小平同志三次视察大庆。他上前线、下现场、访油井、问化工,给予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高度评价。
  江泽民同志1990年2月25日到大庆视察,他在看望“铁人”的妻子王兰英及其子女时说:“王进喜同志给我们石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人民永远忘不了他。”
  胡锦涛同志1996年3月21日在北京会见大庆油田新老班子成员时指出: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培育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
  习近平总书记在2009年出席大庆油田发现50周年庆祝大会时指出:在大庆油田开发建设的艰苦环境和激情岁月里形成的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主要内涵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集中体现了我国工人阶级的崇高品质和精神风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新的历史时期,按照党中央确定的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宏伟目标,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努力做好工作,取得更大成绩。这就要求我们以模范为榜样,大力弘扬“铁人”精神,为发展石油工业而不懈奋斗。
  今天,在“铁人”故乡回顾“铁人”精神、畅谈“铁人”精神的丰富内涵,我们相信,“铁人”精神一定会发扬光大,“铁人”王进喜也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大庆油田文化集团总经理 辛伟强
  这是我第二次来玉门,第一次来玉门是10年前,高速公路边的铁人纪念馆开馆时,我当时作为大庆铁人馆馆长,来参加开馆仪式。
  这次玉门又重建铁人馆,这是一件可以载入史册的大事。
  我们远在东北,听到这个消息也非常高兴。
  玉门有八个字:石油“摇篮”,“铁人”故里。这让我想到诗人李季的一首诗:苏联有巴库,中国有玉门;凡有石油处,就有玉门人。这八个字和这首诗,一个讲的是玉门在中国石油工业的地位,另一个讲的是玉门对中国石油工业人才的贡献。当年大庆最早的“五面红旗”,其中三面在玉门工作过,王进喜、薛国邦、段兴枝。大庆与玉门的情感非常深厚,源远流长。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玉门和大庆共同向党贡献了伟大的工人阶级代表“铁人”王进喜。
  “铁人”只活了47岁,真是一天福都没享过,真是把生命献给了祖国的石油事业。他说,我们中国人就好好干,凭什么赶不上外国人,我们一定能超过外国人。在那个艰苦卓绝的年代,被房东大娘称为“铁人”看似偶然,实则却是王进喜站在波澜壮阔创业时代浪尖的必然;跳进泥浆池压井喷看似冲动,实则却是王进喜把命都给了祖国石油事业的必然选择。
  有人讲,“铁人”的许多经典语言是秀才们创作出来的结果。
  持这种观点的人,我只能说,他读史太少。事实上,任何一个典型、英雄都是需要培育的,我们也从来没有回避过对英雄事迹的总结和概括。如果翻阅当年的原始资料,会发现“铁人”的话呼啸般从纸张上站了起来。不是随便哪个人都可以说出“铁人”那样的话。没有大胸怀,没有大气魄,没有一颗赤子之心和满腔家国情怀,是说不出“铁人”那些话的。如果不走近“铁人”,真的很难读懂“铁人”何以成为民族英雄。古今中外,人类最伟大的精神产品无不由激情和热情熔铸而成,“铁人”就是这样一个激情燃烧的人。这个通过实践锻造出来的民族英雄不知比文学家创作出来的英雄人物要伟大多少倍。
  “铁人”精神实际上是在中国由一个古老农业大国向工业化迈进过程中,中国产业工人实践奋斗的凝结。中国共产党执政之初如何搞工业建设,就是像“铁人”那样建设我们的新中国,这就是“铁人”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代表的道理所在。
  任何一种价值观,被接受被认可、在历史上站得住,从来不是源于理论的推演和口号的堆砌,只能来源于实践,来源于实干。“铁人”精神不是鼓掌鼓出来的,也不是计划制定出来的。“铁人”精神是活生生的,因为它是源于实践并被实践证明和检验过的,是丰富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对“铁人”精神的宣传和弘扬,绝不能仅仅停留于精神层面,更不能就精神说精神,而忽视乃至忘记更加坚实更加丰富的改革发展实践,更不能嘴里说着“铁人”精神,行动上又与“铁人”精神相悖。一定要结合实践讲精神,结合现状讲精神,结合发展讲精神,这样,才能让“铁人”精神永放光芒。
玉门油田公司总经理 陈建军
  在酒泉铁人干部学院揭牌和“铁人”王进喜同志诞辰95周年之际,酒泉市委、市政府和玉门油田举办“弘扬‘铁人’精神,谱写时代新篇”系列活动,共同缅怀“铁人”为玉门油田和中国石油工业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共同追思他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不懈奋斗的崇高风范。这既是一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寻根追源行动,又是一次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思想洗礼,必将为我们凝聚各方力量、谱写新时代发展新篇章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玉门油田哺育的众多石油精英中,有一个特别引人瞩目的名字,他就是被视为中国石油工人的光辉典范、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楷模、中华民族英雄,载入“百年中国十大人物”史册、荣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铁人”王进喜。王进喜是从玉门油田工作和成长起来的,始终让玉门石油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王进喜是新中国成立后玉门油田第一代钻井工人,他在玉门油田工作奋斗了10年,先后当过钻井工、司钻、钻井队长,被誉为“钻井闯将”,被评为甘肃省劳模、全国劳模,创下全国钻井最高纪录,创造了多项石油钻井行业的第一,为新中国石油工业和玉门油田的发展立下了赫赫战功。在为祖国石油工业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立下不朽功勋的同时,他还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铁人”精神,经过了50多年的岁月洗礼,依然生动鲜活、熠熠生辉。
  王进喜同志从旧中国历经磨难到新中国获得新生的人生经历,生动诠释了老一辈玉门石油人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
  王进喜怀着爱党、爱国的无比深情,以旺盛的激情和斗志投身壮丽的石油事业,一心多打油井、多出油,带动了全国钻井事业的进步和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他文化不高,但尊重知识,刻苦学习,追求科学,把冲天的革命干劲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在一起,推动了新中国钻井技术和工艺的提升发展;他职位不高,但“位卑未敢忘忧国”,把国家缺油当成自己的耻辱,立下“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雄心壮志,以工人阶级的强烈使命感和忧患意识,一生为石油工业发展和民族振兴、祖国富强奋力拼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非凡奇迹和令人瞩目的辉煌业绩,也创造了流传后世的宝贵精神财富——“铁人”精神,成为鼓舞玉门石油人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
  “铁人”精神是玉门石油人时代品格和形象的真实写照,也是玉门石油人顾全大局、无私奉献、顽强拼搏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铁人”精神在玉门油田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巨大作用,充分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铁人”精神永远是激励和鼓舞玉门石油人坚忍不拔、顽强拼搏、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
  今天,我们追忆“铁人”王进喜的光辉足迹和丰功伟绩,不仅是为了回顾和纪念,更重要的是为了继承“铁人”遗志,传承“铁人”精神,积聚前行力量,在新时代挑战中不断开拓奋进,再创辉煌。
华北油田二连公司输油处党委书记 崔跃刚
  我1960年随父母从玉门油田到东北参加大庆石油会战。1976年又随父母参加华北石油大会战。
  我们家三代都是石油工人,对大庆精神、“铁人”事迹有着深厚的感情。参加工作后,我从来没有忘记大庆的传统和“铁人”精神。2015年3月我退居二线,第一念头第一时间就是自费乘火车来到第二故乡——玉门。我参观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参观了赤金镇“铁人”家乡纪念馆,考察了老玉门油田油区。我徘徊在玉门的老区老街上,走过一个个石油遗址,感慨万千。这里书写了水深火热的石油解放篇,书写了波澜壮阔的石油创业篇,书写了牺牲自我支援全国的石油奉献篇。玉门这片沃土养育了石油劳模王进喜。在国家最困难、最需要的时候,王进喜去了,玉门人去了,以此创造了“铁人”精神和“工业学大庆”的时代旗帜。可以骄傲地说,玉门油田是中国石油自力更生、蓬勃发展的“蒸汽机、内燃机和播种机”。
  2009年,我参与了华北油田展览馆及石油地质博物馆的设计筹建工作,负责编辑《华北油田40年大事记》。2014年,我组织了“踏着‘铁人’脚步走,中华收藏万里行”活动,先后在华北油田、大庆油田、长庆油田等多次举办“石油与铁人”专题收藏展览。
  今天能参加纪念“铁人”王进喜同志诞辰95周年系列活动,我深感荣幸。
  玉门油田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是“铁人”精神的发源地,是后代子孙永远敬仰的地方。酒泉铁人干部学院的创办,顺应了社会时代发展潮流,彰显了我们党的先进本色,是新时代石油“摇篮”的大熔炉、大学校。
  如何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传承到位?我认为要形成“铁人”红色文化模式链,像开展“学雷锋运动”那样把“铁人”文化、“铁人”事迹、“铁人”精神演绎为永恒的精神财富。
  对大庆精神、“铁人”事迹,不能死板固化地宣传学习,也不能只是石油系统知晓认可,而是要形成全社会的学习氛围和常态化普及提升。要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支持关注个人对“石油与铁人”资源的利用挖掘,把老传统、老资源利用好。建立“石油与铁人”学术研究会,形成系统的理论研讨机制,培养一批中青年文化理论骨干,创作新一轮的石油文学作品。当然,各级政府、党组织的支持至关重要。
  学习“铁人”的事迹和精神,要身体力行,学以致用,精雕细刻,把生产岗位应用与社会化、价值化、常态化、人文化结合起来,要有一批学习宣传“铁人”的团队和“粉丝”,由精神学习演绎至文化宣导,从石油行业推向全国,进而培育出更多“铁人”式“中国工匠”“民族脊梁”。
市委常委、玉门市委书记 陈炎人
  “铁人”精神诞生在酒泉。今天的酒泉,迫切需要弘扬“铁人”精神。我想结合玉门实际,就弘扬“铁人”精神谈三点想法:在哪些人中间弘扬、在哪几个层面弘扬、怎么弘扬。
  一、在哪些人中间弘扬
  首先,要在领导干部中弘扬。王进喜同志长期担任钻井队长,把贝乌5队带成了铁的钻井队。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玉门市委的每一名常委要做“铁人”,每一名县级领导要做“铁人”,每一名党组书记和党委书记要做“铁人”,发挥头雁效应,一级带着一级干。其次,要在党员干部中弘扬。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每一个基层党组织都要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最后,要在全市群众中弘扬。人人立足岗位作奉献,比业绩。当年国家和油田开群英会,立标杆,颁红旗。我们在坚持日常考核与督查一体化、常态化述职讲收获比成绩的同时,也要召开各领域的业绩评比会,要颁红旗。
  二、在哪些层面弘扬
  一共有四个层面。第一,战略层面。战略层面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铁人”曾说,“这困难,那困难,国家缺油是最大的困难”,“快快地把咱们国家建设强大,吃点苦,受点累,算个啥”。今年2月,玉门市委提出“玉门战略”要融入国家战略,要站在国家利益和宏观政策的角度,发挥玉门的比较优势,为全国的产业调整、优化、结构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玉门为什么要发展新能源?不仅是为了玉门,更是为了国家的绿色发展。爱国主义,就是一切从国家利益出发,站在国家角度考虑问题。格局大才能看得远,玉门才能发展得更好,才能为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第二,战役层面。战役层面要弘扬忘我拼搏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铁人”曾说,“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今天的玉门,已经走过了筚路蓝缕的创业阶段,但是我们的整体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正处在赶超阶段。我们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很好的,发展的空间潜力是巨大的,按我们的资源条件来说,应该能比现在发展得好。玉门要组织一个又一个赶超战役。玉门的多数产业目前正处于产业引入期和产业培育期,从产业发展规律和前期打下的基础分析来看,发展前景非常大。但是这个劲我们要一直攒着,要拼搏要奋斗。“铁人”曾带领贝乌5队月进尺5009.3米,祁连山上立标杆。我们也要立下赶超目标,学习“铁人”的忘我拼搏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
  第三,落实层面。落实层面要弘扬科学求实精神和埋头苦干精神。铁人曾说,“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如果我们连不说假话空话都做不到,写在纸上有东西,落到实处无踪影,自己检查就过不去,谈何子孙万代。对于形式主义的顽疾,一要立场坚定,二要拿出管用的办法,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解决一个就用制度固化一个,埋下头像“老黄牛”一样苦干。
  第四,合作层面。玉门的发展,既要依托自身优势资源,又要从外部引进大量技术、资金、人力资源,一定要以开放包容之心,向优秀者学习,与强者合作,打造高质量的朋友圈,汇各方资源,聚有志之士,共同建设美丽玉门。
  三、怎么弘扬
  焕发活力,开足马力。
  一是坚持以做成事为标准,玉门市委提拔的每一名干部都是工作业绩突出的。二是在资源配置上向重点工作倾斜,特别是人力资源。三是对问题和困难不要等,一点一点克服,最后通盘解决。
  另外,把正确的事做到极致。正确而重要的事,就要调集能调动的最大资源去做;每一个部门都要马力全开,努力去争全省第一,实现玉门改革和发展各项工作的全面赶超。
玉门油田公司离退休管理中心二站站长
王进喜外甥 张 继
  今天是个让我永远铭记的日子。在我姑父“铁人”王进喜诞辰95周年之际,酒泉市委、市政府举办了隆重的纪念活动,我作为“铁人”家族的一员,感到无比激动。
  1986年,16岁的我随姑姑到了大庆油田,后来参军转业成为一名石油工人。2011年,我由大庆油田调入玉门油田。
  在大庆油田工作期间,姑姑经常与我聊起姑父。在和姑姑生活的20多年间,我深受“铁人”家风的熏陶和“铁人”精神的教育。“铁人”精神激励我成长,教会我做人,让我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姑父王进喜由一个放羊娃成长为一名石油工人。他怀着对党的深厚感情,以苦为荣,忘我工作,先后获得了“钻井闯将”“全国劳模”等称号。他带领的1205标杆钻井队到大庆油田后,一不问吃,二不问住,人拉肩扛,竖起井架,用5天打成一口井,创战区纪录,“铁人”的美誉传遍全国。他“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崇高思想境界和“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英雄豪迈气概,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树立了榜样。
  “铁人”的一生,是创业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奉献的一生。他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立下了不朽功勋。“铁人”精神是对“铁人”崇高思想、优秀品质的高度概括,是工人阶级精神风貌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完美结合,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教育和鼓舞子孙后代拼搏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
  “铁人”精神是燎原的火种,是我们石油人的优秀基因,是我们奋斗的不竭动力。作为“铁人”的后代,作为一名光荣的石油工人,要听党话,跟党走,做“铁人”精神的传承者,为党旗增辉,为党徽添彩。
  “铁人”精神是一面旗帜,一辈又一辈石油人不断赋予“铁人”精神新的内涵。我们要向老一辈石油英模学习,与时俱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苦干实干,为建设百年油田多作贡献。我们要学习和弘扬“铁人”精神,用担当诠释忠诚,用实干诠释尽责,用有为诠释履职,用友善诠释正气,以“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忠诚和实干,加快勘探开发步伐,打好勘探开发进攻战,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新贡献。
华北油田北京勘探公司退休干部
王进喜秘书 卢泽洲
  王进喜同志无限忠于党,无限忠于祖国,无限热爱石油事业。他工作忘我、勤奋学习、关心同志、廉洁奉公的高尚情操,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7年多的工作接触中,他既是我的领导,又是我的良师益友。
  1962年,我被分配到大庆钻井二大队,在钻井1215队当地质实习员。因我给《战报》写的稿件刊登在头版头条,被大队看中调去大队团总支当干事。一天晚上,我正在写上报材料,“铁人”大队长来找我说:“小卢,咱们签个师徒合同吧?你给我当师傅。”我很诧异地说:“大队长,您是老师傅,又是领导,我怎么能做您的师傅?”他却说:“能者为师,我没文化,你教我,咱们每天一起学《毛泽东选集》。”
  在之后的近2年里,几乎每天晚上我们都要坚持一起学一段《毛泽东选集》,与学文化相结合、读与议相结合,读到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搞清楚再往下读,他读一段,我们就议一段。
  学习中,他的韧劲,让我佩服。他工作特别忙,经常半夜回来,如果当天学不成,第二天一定会补上;办公室人多,我们就到草原上或院外僻静的地方去学习。一天晚上,他从井队回来看我已经睡了,就自己学了起来。我一觉睡醒时,他还在抄写《矛盾论》。
  王进喜刻苦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他的笔记本上有很多自创的“象形字”,钻杆、钻头、帐篷等都有他记下的特定符号,但这种方法远远跟不上工作的需要。于是,王进喜决心学“愚公”,闯过文化这道关。他常说:“小卢,你就把我看成学生,我错了,你得指正。别看牛走得慢,但它有后劲,我要学老牛的苦干精神,你也要憋足劲头把我教好。”
  为了提高写作能力,王进喜常用写信的方式练习。1964年冬天,我看他给在山东东营指挥会战的领导焦力人写信很吃力,想帮他写,他却坚持自己写完让我帮他改。改后,他又反复抄改了好几遍。他告诉我,他也要拥有独立写信、写稿子的本事。王进喜总说:“我拿着笔杆子,比扛着钻杆还重,每学一个字,就像翻一座山,我要翻山越岭去见毛主席。”1965年初,他已经能较熟练地阅读报纸上的文章,可以写一些简单的发言提纲和短文、诗歌。
  1965年7月,石油工业部准备在大庆召开全国石油系统第二次政工会,我被抽到会议筹备处做“铁人”王进喜事迹展览的相关工作。一天,王进喜找到我说:“领导让我在大会上发言,还要派《战报》记者采访我,我想让你帮我准备准备。”
  王进喜说:“大会战开始时,我常去总部开会,有时很晚还看到老部长们仍在工作。他们南征北战几十年,一把年纪了还和我们住牛棚、苦作战,就是因为国家缺油,他们有压力。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国家缺油,这压力不应该全压在领导身上,我们每个人都应分担一些工作。”
  王进喜给我讲了很多类似的故事,我都一个个记下并整理出来让他看。我们反复修改后,形成一篇题为《为石油事业艰苦奋斗一辈子》的15000余字的发言稿。在第二次石油工业部政治工作会上,王进喜3个多小时的发言,受到与会上千名代表的一致好评。会后,发言稿还登在了《战报》上。
大庆油田公司1205钻井队第20任队长 赵明涛
  会战初期,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1205人,怀着“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豪情,“人拉肩扛运钻机”“破冰取水保开钻”,甩掉了中国贫油落后的“帽子”,在石油工业史上立下赫赫功勋,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铁人”精神。
  进入新时期,以大庆新“铁人”李新民为代表的1205人,发扬“岗位报国、矢志一流、自我超越、求实创新、和谐奉献”的新时期“铁人”队5种精神,实现了国内树红旗、海外立标杆。新中国成立65年来,一代代1205人始终听党话、跟党走,在“铁人”精神的激励下,不断创造高指标、新纪录。1205队是全国第一支“月上五千、年上双万”的钻井队,第一支钻井口数突破一千口、两千口的钻井队,第一支钻井总进尺突破10万米、百万米、二百万米的钻井队;目前是钻井队总进尺全国纪录保持者,已累计钻井2312口、进尺290多万米;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单位等300多项称号。
  成绩来之不易,创业未有穷期。在荣誉和成绩面前,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成绩是老一辈1205人创造的,我们新一代1205人要牢记“铁人”老队长“一切成绩和荣誉都是党和人民的,我的小本本上只能记差距”的谆谆教诲,始终做到“讲进步不要忘了党,讲本领不要忘了群众,讲成绩不要忘了大多数,讲缺点不要忘了自己,讲现在不要割断历史”,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65年来,变化的是队伍更替,不变的是精神永恒。我们要始终坚持继承不丢根,无论是国内1205队,还是此刻在万里之遥的伊拉克奋战的海外1205队,传承好“铁人”精神是我们1205人终生的使命和无限的责任。我们将把发扬“铁人”精神作为一种追求、一种品格,融入血液里,落到行动上,永远做“铁人”精神的守护者、传承者、践行者。我们要以新、老“铁人”为标尺,自觉做到“三带头、四不离”,即没有特殊情况不离井队、复杂工况不离钻台、节假日不离井场、关键环节不离岗位。
  我们要始终坚持创新守住魂。2017年,我们瞄准提速提效两大主题,探索数字化、模块化、信息化钻井,施工中以消除钻井生产过程中的一切浪费为目标,创新实施了以流程看板、标杆追踪、视觉营造、行为改善、准时运行、精益保障为主要内容的精益钻井生产管理模式,全年钻井70口,进尺再上10万米。
  我们要始终坚持发展永当先。面对新时代、新使命,我们将继续发扬“铁人”老队长的“识字搬山”精神,立足岗位,精益求精,引领干部职工提素质、学本领、强技能。坚持做到“理论提升不走形式、技能提升不留余地、作风养成不打折扣”,将1205人打造成钢铁先锋、钻井工匠。
玉门油田公司作业公司修井二队队长 刘 灿
  孙健初、靳锡庚、严爽、王进喜等老一辈石油英雄赋予了玉门石油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自强不息”的基因,不管沙侵油蚀还是岁月风尘,传统和灵魂不变。
  70多年前,在民族危亡之际,在穷塞绝域之地,石油开拓者来到茫茫戈壁,当他们在测绘图上填写出“老君庙”这个地名后,轰隆隆的钻机打破了大漠的寂静,戈壁上架起了一座座简易帐篷,挖出了高矮不一的窑洞,一群群口音各不相同的石油创业者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聚集到这块土地上,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在这片荒无人烟的戈壁为中国建成一个油田。老一辈石油人凭着“安下心、扎下根,不出油、不死心”的壮志豪情,在不具备居住条件的地方,以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战天斗地,为新中国摘掉贫油国的“帽子”、实现独立自主的强国梦奉献了全部。他们那种“天当房,地当床”的艰苦创业精神不会泯灭;他们那种流血、流汗甚至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不会泯灭;他们那种“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迈气概不会泯灭;他们为祖国、为人民创建的功绩不会泯灭。他们当中,王进喜的名字也永远会被石油人铭记。
  1923年,出生于甘肃玉门的王进喜,少年时代过着异常贫苦的日子。1950年,王进喜通过考核成为玉门油田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代钻井工人,师从开创中国冬季打井先河的钻井队队长、被誉为“祁连山下的冬青树”的全国劳动模范郭孟和,练就了过硬的钻井本领。王进喜先后担任司钻、队长职务。1954年,在勘探白杨河油田的“战场”上,王进喜带领的贝乌5队首次实现钻机整体搬家,创造了中国钻井史上“当天搬家、当天开钻”的纪录。1958年9月,在“大战白杨河”的勘探实践中,王进喜带领贝乌5队创出“月进尺5009米”的全国钻井纪录,贝乌5队被命名为“钢铁钻井队”,王进喜被誉为“钻井闯将”。时至今日,王进喜“钻透祁连山,标杆插上祁连山”的豪迈誓言仍激励着玉门儿女。1960年,松辽盆地拉开勘探开发序幕,玉门油田精锐骨干力量纷纷请愿前往大庆,王进喜带领钻井队前往大庆支援开发建设。他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迈气概,组织队伍“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体现出异乎常人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为制服井喷,他用身体搅拌泥浆;为加快生产,他没日没夜盯在井场……“铁人”之称由此而来。新中国成立40周年时,中共中央组织部把王进喜、雷锋、焦裕禄、史来贺和钱学森5人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群众中享有威望的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世纪之交,王进喜被列入“百年中国十大人物”,载入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他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立下了不朽功勋,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铁人”精神。
  “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要把中国贫油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穿越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时空,这个声音依然雄壮铿锵,这份情怀依然感天动地。如今,虽然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好了,但是玉门石油创业者的精神没有丢,迎难而上、为国争光的主旋律仍在唱响。我们这一代玉门石油人依然坚守着这片热土,沿着先辈的足迹奋勇向前。2016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大力弘扬以“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为核心的石油精神,凝聚新时期干事创业的精神力量。“石油精神”不仅是对石油石化企业精神及优良传统的高度概括和凝练升华,也是整个石油队伍“敢打硬仗、勇创一流”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玉门油田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玉门精神是“石油精神”的源头,玉门精神和“铁人”精神一脉相承。
  在玉门井下,可以随时感受到新时期的“铁人”精神,在钻修井、压裂施工现场,在荒漠戈壁、祁连山脉……钻井工人无惧高温严寒和风霜雨露,24小时坚守岗位,哪怕泥浆和井水喷淋全身;压裂施工现场的“战士”克服重重困难,不断提高工作精度、缩短作业流程时间;驻外施工的小伙子在高强度、高压力环境下连续工作几个月,负责调度的同事一年光手机就用坏了3部……
  事业有传人,精神有传承,玉门油田芳华依旧。79年的时光长河里,玉门油田有英雄走过,也有更多的平凡人。无论是如涓涓细流的漫长坚守,还是惊天动地的辉煌瞬间,所迸发出的令人震撼的力量,讲述的都是不变的精神追求和对信念的坚守。
玉门市政协退休干部 张怀德
  1960年3月15日,王进喜带领钢铁钻井队和玉门油田的1.8万名石油工人,告别亲人,义无反顾地前往东北松辽平原参加石油大会战。这一去,“铁人”10年没有回过家乡。直至1970年4月5日,国家石油部在玉门油田召开全国石油工作会议,“铁人”王进喜应邀参加,他才抽出一天回了趟家乡和平村(现已改名铁人村)。
  王进喜的小女儿月琴1962年4月出生在大庆。一岁半时,女儿突发急症,高烧39度,且伴有抽风症状,急坏了王进喜的母亲和妻子。当时,王进喜一家从玉门搬到大庆不久,暂时住在距萨尔图20多公里的会战职工宿舍。万般无奈下,王进喜的妻子王兰英冒雪出门找到一个下夜班的工人,求他跑到几公里外一个有电话的单位,给在井上工作的王进喜打了电话,让他派车把孩子送去医院。不巧的是当天正好有一口油井发生井喷,王进喜和队友正忙着压制。一边是孩子重病,一边是争分夺秒制止井喷保护国家财产。危急之时,王进喜只说了3句话:孩子的病不能耽误,让家人自己想办法立即送孩子到医院救治;小车是公车,公车不能私用,不能坏了规矩;井喷事故比天大,决不离开井场半步。
  经过一夜的抢修,油井恢复正常,但孩子却因为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留下了终身残疾。事后,井队队员都抱怨“铁人”,说他不近人情。但王进喜却说:“我可以接受大家的批评和家人的抱怨,但我不能放弃原则。我早就说过,公车不能私用,在我这里没有特权。如果我自己定下的规矩自己都不遵守,还怎么去要求别人?”
  1966年6月4日,王进喜随中国石油代表团到阿尔巴尼亚访问,帮助阿尔巴尼亚进行新建油田的规划设计,给予他们技术支援,并作交流学习。这是王进喜第一次走出国门参观学习。结束访问回国前,石油部领导给每个成员发了几百元的外汇券,大家都争相购买一些工艺品、便宜电器啥的,但王进喜却一眼看上了当时国内市场上还没有的一种烧水用的小电器“热得快”。他二话不说买了3个。这一幕被团长唐克看到,他不解地问王进喜:“来一趟国外不容易,应该给家里买点好东西,怎么花钱买这玩意儿?”王进喜说:“这是我最需要的。我们的钻井工人常年在外打井,一年四季奋战在戈壁荒漠,吃不上热饭、喝不上热水,有病连熬中药都没办法,因为井场不能生火。有的工人小病拖成了大病,轻病拖成了重病,拖到最后住进了医院,不但自己痛苦,还要花钱,也耽误工作。有了这东西,以后他们就不用再受罪了……”
  “铁人”简单的几句话,却让唐克心头一震。他说:“我这还有500元外汇券,你拿这些钱再买2个‘热得快’。”但“铁人”却笑了笑说:“3个‘热得快’够用了。这东西太贵,不需要买那么多。再说,我们国家科技那么发达,相信用不了多久,也会造出这玩意的。”
  王进喜1960年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家人在1年多后搬到大庆。当时王进喜一家有9口人,全靠王进喜一个月几十块钱的工资和弟弟、弟媳干杂活挣的钱生活。组织上知道他家经济困难,就安排他的妻子王兰英到农场喂猪,1个月挣20块钱。王兰英一干就是10年。期间,组织上考虑到他家的实际困难,推荐王兰英转为正式工,但却被王进喜拒绝了。他说:“我看喂猪挺好的,无须给组织上增添麻烦。再说了,比我困难的工人多的是,要解决也是先给他们解决。”不仅如此,“铁人”还会跑前跑后为那些家庭生活困难的工人争取名额,帮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铁人”井队有个老工人叫马万福,他是“铁人”在玉门油田时认的徒弟。马万福家中孩子多,5口人几年了在大庆油田落不上户,没户口就买不上粮食,生活特别困难。“铁人”多次向上反映,希望解决马万福家属、孩子的户口问题,但总是批不下来。在一次井队会议上,“铁人”说:“马万福是我们井队的技术骨干,但他家5口人都没有户口,没法买粮食,一家人经常挨饿。都是阶级兄弟,我们大家要伸出援助之手。怎么帮?我想了想,咱井队共37个人,从今天起,每人一天节约1两粮交给老马,帮他渡过难关。”为此,马万福非常感谢“铁人”。“铁人"却说:“这是国家的困难时期,你要体谅国家的难处。我们这样做,一是帮你,二是为国家分忧解难。只要你把工作干好,我就放心了。”
  弹指一挥间,“铁人”离开我们已经48年了。他虽然走了,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铁人”精神。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将继续弘扬“铁人”精神,将其发扬光大,深入人心……
玉门市赤金镇铁人村村民 王生荣
  我叫王生荣,玉门市赤金镇铁人村人。我们村之所以叫铁人村,是因为“铁人”王进喜就出生在我们村。我小时候常听村里的老人讲“铁人”王进喜的故事。那时候我很好奇,怎么人人都认识王进喜。10岁时,我见到了王进喜本人,那时他已经是大领导了。他个子不高、黑黑的脸,身上透着一股子正气。
  17岁参加劳动后,看到家乡人民奋斗拼搏、无私奉献的身影,我终于体会到“铁人”精神的伟大之处,真正对“铁人”王进喜产生了敬仰之情。王进喜的“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讲进步不要忘了党;讲本领不要忘了群众;讲成绩不要忘了大多数;讲缺点不要忘了自己;讲现在不要隔断历史”等名言,每时每刻都在鞭策着我。在我看来,“铁人”精神就是实干、奉献。
  为了弘扬“铁人”精神,玉门市委、市政府在我们村建起了铁人王进喜故居纪念馆,村上还经常举办“忆铁人、学铁人、做铁人”系列活动,通过“一本书、一堂课、一句话、一则故事、一个广播、一部专题片”,组织村民忆“铁人”、学“铁人”。慢慢地,村上涌现出了一批创业致富的“产业铁人”“制种铁人”“文化铁人”“养殖铁人”等新时代“铁人”。村民在传承发扬“铁人”精神的同时,努力把“铁人”家乡建设成了美丽乡村示范点。通过环境卫生整治,实现了全域无垃圾,建成了“铁人”故里旅游景区;村民住上了二层小洋楼,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总之,“铁人”精神是一种为国争光、为国分忧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一种不计名利、不计报酬、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是一种对技术精益求精、为事业练就一身硬功夫、真本领的科学求实精神;是一种不安于现状、不拘于常规、奋发思变的创新精神。新时代,我们应该把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铁人”精神发扬光大,把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勇攀高峰,为家乡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玉门油城学校九年级学生 裴雅帆
  巍巍祁连雪山,滚滚石油河畔,悠悠涛声激荡千年。79年前的某一天,斧凿之声叩响了这片沉睡的戈壁滩。一群怀揣“甩掉贫油帽子”这个强国梦想的石油工人,在这里打下了第一口油井,立起了第一支钻杆,发出了惊天动地的第一声呐喊:“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从此,“铁人”王进喜这个名字天下流传。70多年来,一批批祖国的优秀儿女,跟随“铁人”的步伐,从玉门到大庆,从大庆到吐哈,从吐哈到乍得,“出产品、出人才、出经验、出技术”,为共和国输送着工业发展的血液。一代石油工人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优秀品质,凝聚成了熠熠生辉、永久不灭的“铁人”精神!
  我,一名生于“铁人”家乡的石油娃。这里有我的父母姐弟,有我的伙伴师友;这里是我们生生不息的家园。我们深爱着脚下的这片土地。从三三区到北坪,从北坪到中坪,从中坪到南坪,从南坪到“八井”,再到绵延不断的祁连山脉,每一寸土地,都曾留下过“铁人”的足迹。脚踏一方土,头顶一片天。今天,走在油城,仍能感受到“铁人”王进喜和一代石油工人滚烫炙热的家国情怀。油城,因为“铁人”而骄傲;我,因为身在“铁人”奋战过的土地而自豪。
  我,一名沐浴着21世纪阳光的少年。学习文化知识,勇攀科学高峰,练就一身报效祖国的好本领,是我们当下的理想。求知道路有坎坷,人生不断有挫折。每年清明节,学校都组织我们到油城公园“铁人”王进喜塑像前祭扫。“铁人”的高大形象和伟岸品格一直激励着我们:“有了困难怎么办?这像打仗一样,只能进,不能退;只能上,不能等!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天大的困难也要上。”正是受着这样的鼓舞,课堂上,我们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题;操场上,我们一次又一次刷新自己的成绩;生活中,我们学着自立、自理,为父母分忧解难。“铁人”精神,渗透在我的血液里,是我成长的精神基因。
  我,一名共青团员。有幸生活在这个昂扬奋进的新时代,“与全国人民一道奔入小康”,这是多么令人心潮澎湃的目标呀!“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我也有自己的梦,就是让油城变得更美丽,让家乡变得更富足,让爸爸妈妈每天都有笑脸。习近平爷爷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为了实现梦想,我们共青团员将以责无旁贷的使命迎接时代的挑战,勇作祖国建设的栋梁。“铁人”王进喜说:“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新时代的共青团员更要立志用双肩担起民族振兴的重担,以梦想为帆,扬帆起航!
祝福文案
志愿技巧
网名昵称
祝福的话
心情文案
经典语录
故事人生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