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心灵驿站,专业知识网站!
当前位置: 心灵驿站> 酒泉> 玉门>>玉门新时代的“铁人”精神践行者

玉门新时代的“铁人”精神践行者

发布时间:2018-10-16   文章来源:酒泉日报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19.jpg


   花海镇紫龙珠葡萄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户将收购的葡萄分级装箱

   玉门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是“铁人”王进喜的故乡。多年来,“铁人”精神一直在玉门大地薪火相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玉门人开拓进取、奋发有为,挥洒着辛勤的汗水,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他们是行业排头兵、是改革拓荒人、是致富带头人、是技术传授人,他们更是新时代“铁人”精神的践行者。

新能源产业的急先锋

   在玉门市新能源建设第一线,鲁强和他的同事日夜操劳着。白天上班,他在各个新能源企业跑现场、搞调研,打电话、跑部门,帮新能源企业联系协调各种事项。夜幕降临,他还和同事研究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计划着要去哪些部门衔接政策,要和哪些新能源企业对接合作,要请哪些专家学者为玉门新能源产业发展问诊把脉。玉门市58家新能源企业的名称、规模、年产值、运营情况等,他心里都有一本“明白账”。

   随着玉门市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一排排风机、一块块太阳能板日渐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见证了鲁强的辛劳和付出。他自己都记不清有多少个节假日没有休息,又有多少个工 作日加班到深夜。

   2016年9月13日,国家能源局确定第一批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20个。玉门市入选示范项目4个,成为此次国家光热示范项目获批数量最多、装机规模最大、技术路线最全的县市。可大家不知道的是,在项目申报过程中,针对收资内容多、上报时间紧的实际,鲁强带领玉门市能源局一班人克服重重困难,仅用一天时间就完成了8个光热项目的所有资料收集工作。

   就是用这样的干劲,鲁强带领玉门市能源局一班人克服困难、真抓实干,使玉门新能源产业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态势。2014年以来,玉门市共争取风电指标85.4万千瓦,新增电力装机124.7万千瓦,建成了甘肃首个风光互补发电项目、甘肃首个风光储电网融合验证示范项目、甘肃首个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完成了全国首个百万千瓦级光热发电基地规划,成功争取到国家首批25万千瓦光热发电指标。目前,玉门市各类电力装机累计达372万千瓦。玉门市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连续多年被评为新能源产业百强县。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推动者

   每个工作日,3200平方米的玉门市民中心服务大厅都人来人往,124个办事窗口可以办理662项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类事项。“一处跑、跑一次”的标识随处可见,也得到了办事群众的广泛认可。

   “一个蹦子跳进来,就把所有要办的事都办完了。”办事群众的话虽然质朴,却是最大的肯定和动力。

   作为这项改革的推动者,玉门市审改办主任杨晓东每天都会来市民中心看一看。2017年5月至今,杨晓东始终以能干事、干成事的魄力和决心,严格执行玉门市委、市政府推行“一处跑、跑一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各项决策部署,战斗在改革一线,全面负责推进和落实改革各项工作任务。改革进程中,杨晓东深挖实干,创新提出的“三集中三到位”改革法,“一处跑、跑一次”政务理念以及“首席代表”“一个人”完成审核、“一枚章”终结审批、“一处跑”办理完毕的便民办事流程,为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努力实现“全城通办”的乡镇便民服务模式被一一得到实践检验和社会认可。

   玉门市民中心服务大厅启用以来,日均办件2074件,审批类事项当日办结率97.2%,便民服务事项即时办结率100%。从事行政审批的工作人员减少了40%,审批时间按日计算压缩了57%。

   富民强村的引路人

   今年56岁的魏玉斌是玉门市昌马镇东湾村一位有着31年党龄的老党员,也是东湾村党支部书记。自担任党组织书记以来,魏玉斌聚焦主责主业,狠抓基层党建,不断探索乡村发展道路,破解发展难题,团结带领全村党员群众调结构、兴产业,建协会、办企业,学政策、搞改革,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强村引路人、“三变”改革先行者。

   “三变”改革为农村发展带来了机遇,魏玉斌及时组织召开村“两委”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广泛宣传改革政策,先后召开“三变”改革宣讲11场次、讨论会5场次,使村班子成员思想统一,拧成了改革的一股劲。

   为确保改革成功,魏玉斌深入调研、大胆创新、认真谋划,拟定了“1+5”改革工作机制,制定了“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的工作目标,细化改革推进的6项重点10大步骤。

   秋风起,藜麦红。为增加农民收入,魏玉斌到外地考察学习,带领群众发展以藜麦、小米为主的高原小杂粮基地3000亩,并与青海三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长期签订藜麦种植收购合同。

   2017年,魏玉斌牵头联合昌马镇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成立了玉门市昌马供销社昌顺源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为延伸产业链,实现农产品加工增值,魏玉斌协调争取资金建设小杂粮加工厂,解决加工销售问题。为保证入股农户的切身利益,魏玉斌多方征求意见、仔细核算对比,制定了大家都认可的资源、资产、资金确股量化和分红办法。

   作为昌马镇东湾村的“主心骨”和“老班长”,魏玉斌始终扎根乡村,辛勤耕耘,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铁人”的为民情怀。

   田间地头的农技贴心人

   “用自己学到的知识为农民群众服务”是一名基层农技人员的基本追求,也是靳生杰的工作信条。

   2015年,靳生杰被领导安排到赤金镇蹲点,主抓日光温室韭菜技术指导服务工作。他边干边学,经常在韭菜棚里一蹲就是五六个小时,不懂就查资料,请教专家、同事和农民。

两年后,他成了一个精通温室韭菜栽培技术的行家里手。为进一步提升日光温室韭菜品质,先后引进韭菜新品种14个、新型农药9种,开展韭菜新品种引进、韭菜行栽穴植、昆虫病原线虫和化学药剂防治韭蛆等试验示范8项(次),总结完善了日光温室韭菜标准化栽培技术。为让种植户及时掌握新技术,他从韭菜育苗、移栽、水肥管理、温湿度调控、病虫害综防等关键环节都在现场作指导、搞培训,累计举办培训班81场次,培训农户3600余人次,现场指导1146场次,发放技术资料7300余份。

他常说:“在田间跑,累是累,但作为一名基层农技人员,能把自己掌握的先进实用技术教给农民,看到他们丰收的喜悦,对我们来讲就是最欣慰的事情。”

22年来,靳生杰以农业科技创新、技术储备、技术推广为己任,奔走在农业生产一线,足迹遍及玉门市12个农业乡镇的田间地头、温室内外,前后引试瓜菜、经济作物新品种128个,其中面上推广应用了43个。承担开展日光温室韭菜品种引进、栽培密度、韭蛆防治等试验示范32项(次),负责实施了苹果蠹蛾疫情综合防控、枸杞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等重大科技建设项目26项,示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农田节水、韭菜行栽穴植和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技术25项,农业新材料12个。

    增收致富的带头人

   花海镇紫龙珠葡萄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李生虎是土生土长的花海人。他坚信,只要有个好的带头人,就一定能把党员群众凝聚起来,一定能唱好带领农户共同增收致富这台好戏,让老百姓收入越来越好、日子越来越美。

   李生虎是生意人,也是一名共产党员。他说:“老百姓最现实,什么挣钱他就种什么。”李生虎在合作社建立了党组织,实施“统一供应良种、统一供应药肥、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保护价收购、统一商标销售”的“五统一”运营模式,从本村的党员入手,一户一户做工作,向他们讲扶持政策、分析市场行情、承诺种植收购意向。

   为了畅通销售渠道,他先与酒泉、兰州等地大型市场建立了合作关系,并通过他们联系省外成熟的销售网络,接通了与长沙、广州、海口等12个大中城市的销售网络,形成了种、产、储、销一条龙的产业链条,为全镇葡萄产业发展闯出了一条新路子。

   为了提高效益,他申请注册了“紫龙珠”红提葡萄品牌商标,设计产品包装,花海葡萄以“紫龙珠”品牌正式推向水果市场。他看准了错季销售提升效益的优势,投资450万元建设恒温库8个,解决了鲜食葡萄长距离外运的保鲜问题。2015年,葡萄大丰收,全镇的800吨葡萄一销而光,种植户们真正得到了实惠、尝到了甜头,体味到了亩收入过万元的喜悦,也对“领头雁”李生虎竖起了大拇指。

   李生虎始终坚持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2016年,花海镇葡萄在遭受霜冻灾害之后,他否决了“随行就市进行收购”的方法,坚持履行年初承诺,自掏腰包对种植户进行补贴,每公斤补贴达到1元,全镇累计补贴超过25万元,最大程度降低了种植户的损失。在收购和外销环节,他常常叮嘱员工说:“达不到标准的果品,即便是烂掉,也绝不允许以次充好。”每年春季,他总是主动把最优质的化肥农药等农资先行提供给种植户,邀请专家免费进行实地技术指导。当农户问及何时兑付农资款时,他总是豪爽地说:“不急,等你葡萄赚了钱再给。”简单的一句话,温暖了许多葡萄种植户的心,他们说,跟着李生虎干,放心。


祝福文案
志愿技巧
网名昵称
祝福的话
心情文案
经典语录
故事人生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