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心灵驿站,专业知识网站!
当前位置: 心灵驿站> 酒泉>>齐心协力筑绿色屏障 ——记全省绿化模范单位瓜州县防沙治沙工作总站

齐心协力筑绿色屏障 ——记全省绿化模范单位瓜州县防沙治沙工作总站

发布时间:2025-07-17 15:59   文章来源:酒泉日报   阅读量:713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酒泉日报记者 郭 军
 通 讯 员 魏金龙
  在瓜州县城东的石岗墩,一排排防风林挡住大风;一块块治沙田,锁住黄沙。在这里感受静谧与苍凉的同时,也体会到了生命的伟大,尤其是瓜州人几十年来对绿色的守望与坚持。
  瓜州县地处河西走廊最西端,境内干旱少雨、风大沙多、植被稀疏,生态条件恶劣。多年来,瓜州县防沙治沙工作总站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依托甘肃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有利时机,乘势而上,主动作为,全面贯彻落实“生态立县”战略,强力推进“万亩生态林、千亩胡杨林、百亩常青林”工程,全力组织实施“三北”防护林、重点风沙口治理、封滩育林、城区生态防护林等建设项目,构筑了全县生态保护的绿色屏障。瓜州县防沙治沙工作总站也于2002年6月被授予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筑牢绿色屏障
  深秋时节的瓜州县锁阳城镇北桥子村压沙造林区,红柳、芨芨草、芦苇等植被在阳光的照射下一片金黄;连绵起伏的沙丘上,一个个草方格牢牢锁住流沙,守护着这片绿洲。
  “以前,一场大风能把碗口粗的树刮断,风停后,院子里清理出的沙子能拉好几架子车。”附近的居民吴军说。
  近年来,瓜州县防沙治沙工作总站始终把绿化造林作为主责主业,全面贯彻落实“生态立县”战略,每年争取国家及省、市、县财政投入3000万元以上,用于全县农田防护林、绿色通道林网建设和风沙口治理、封滩育林等绿色屏障工程,全面夯实生态环境基础。为减少风沙危害,瓜州县在石岗墩开展了以生态治理与沙产业开发齐举、生态造林和产业培育并重的治理,累计投资3.6亿元,治理石岗墩风沙口面积6万亩,让昔日“黄龙肆虐”的风沙口变成林网交错的重要生态屏障。
  瓜州县防沙治沙工作总站还紧盯重点区域防护林建设,特别对绿化造林和年度确定的“三北”工程造林、重点生态绿化项目,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通过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人工造林与封滩育林相结合,全力推进生态建设。在具体任务落实上,实行领导干部包抓责任制,全面落实植树造林任务,确保生态建设目标任务完成。
要苦干更要巧干
  治沙,要苦干,更要巧干。为提高林木成活率,瓜州县防沙治沙工作总站采用挖大坑、栽大苗、截杆栽植、栽前泥浆蘸根、栽后覆膜保墒等抗风沙、抗旱造林技术,并选择有专业资质的施工企业开展植树造林,使全县造林成活率由过去的不足40%提高到85%以上。
  近年来,瓜州县组织实施了城北玄奘大道、城南20公里万亩生态长廊、城东风沙口治理等生态绿化项目,着力打造了绿化造林的“民心工程”“示范工程”,为全县绿化造林和风沙口治理树立了样板和标杆。同时,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和重点工程绿化造林管护队伍,负责组织和落实全县年度绿化造林任务,认真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在城东、城南、城北区域建立稳定的义务植树基地,规划面积1.5万亩,实行义务植树登记卡管理制度,干部职工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8%以上。
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瓜州县防沙治沙工作总站按照“建一区、绿一片,修一路、绿一线”的思路,先后实施了瓜州县城市生态文化创新区绿化、石岗墩风沙口治理、疏勒河城区段绿化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人工营造生态防护林1万亩,建成疏勒河城区段胡杨林景观带,打造城区生态防护屏障。按照“大通道、宽林带、多树种、高标准”的建设理念,组织完成城南20公里万亩生态长廊绿化工程,栽植树木60万株,树木成活率达90%以上。按照“统一规划、因地制宜、防治并重、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生物固沙和造林治沙、设置沙障和封沙育林的有效方式,对城东、石岗墩、七墩滩、西沙窝、北桥子等重点风沙口实施综合治理,生物固沙2万亩,治沙造林3.6万亩,使全县沙化面积减少12万亩,恢复耕地6万多亩,有效治理了土地沙化,遏制了流沙危害。
干部群众积极参与义务植树。    马玉林 摄
祝福文案
志愿技巧
网名昵称
祝福的话
心情文案
经典语录
故事人生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