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十七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八十九条明确规定,审计部门对本级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每年向本级政府提出关于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结果报告,并受政府委托向本级人大报告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通过预算执行审计对政府部门财政收支规模、结构、管理和政策实施效果的审查,揭示预算分配和执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完善资金分配、加强预算管理的建议,促进提高政策实施效果。随着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基层审计机关如何提高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一、充分做好审前准备
一要制定好审计实施方案。要明确审计目标,细化审计内容,结合以往取得的审计成果,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线索,确定审计重点,减少审计过程中随意确定的审计步骤和方法,明确分工和责任,便于落实责任和考核、检查以及追究审计质量责任。
二要整合审计资源。对人力、业务、信息、技能等审计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发挥特长、专长,以实现人力资源最佳配置。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合理安排审计项目计划,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三要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各股室、各审计组要紧紧围绕财政审计这条主线,各司其职,从纵向和横向等方面互通信息,全面地反映和揭示带有共性和普遍性特点的问题,为财政审计提供最基础的分析依据。
二、确定好审计内容和重点
一要关注财税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一是关注积极财政政策实施情况,相关制度规定的健全完善和简政放权与“放管服”改革推进情况、重大建设项目推进落地情况、促进转型升级、节能环保、减轻企业负担情况等。二是关注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工作落实、扶贫重点工程项目落实、资金使用绩效等情况,揭露和查处扶贫领域重大伟大违纪问题。
二要关注预算和决算草案编制情况。一是关注预算法定程序的规范性,预算调整、预算支出及政府性债务的审批程序及预算信息的公开。二是关注财政决算草案编制程序的合规性、编报事项的准确性和部门决算批复的合规性。
三要关注政府债务及资金管理情况。一是关注举债程序的合法性,审查债务余额是否在批准的限额之内,债务资金是否列入预算接受人大监督。关注债务资金的投向是否用于建设领域。二是检查举债方式的规范性,揭示隐形债务风险。关注是否存在通过融资平台公司违规融资,是否通过其他变相举债和违规担保行为以及违规将公益性资产及储备土地注入融资平台公司用于借款还债,不规范的ppp项目以及利用棚户区改造项目等违规举债行为。
四要关注存量资金管理情况。一是关注国库资金管理规范性。检查银行账户开设过多、随意开户的情况,国库存款、各类专户存款在规定时点的存款规模,有无手续不全随意转存、调动资金等影响财政资金安全的情况,非税收入汇缴专户等过渡户收入是否及时缴入国库。二是关注预算结余、结转情况。检查预算净结余、专项结转、预算单位结转等,摸清各类结余结转资金基本规模。三是关注各类专户管理情况。检查各类专户资金的结存规模,是否定期对专户进行清理等,有无长期结存、结存资金过大、结存年限较长的问题。
五要关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规定执行情况。一是分析收到的本级横向财政拨款规模以及预算管理方式,揭示横向财政拨款预算监管不严,相关资金脱离国库监管的问题。二是关注通过以拨代支、向实有资金账户转移资金等方式,将财政资金从零余额账户转至本单位或所属单位的实有资金账户,造成人为调整财政存量资金数额、相关资金脱离国库监管的问题。三是通过数据对比筛查,揭示公务卡改革措施落实不到位、将财政资金违规划转到非税专户或单位实有资金账户的问题,并将有关线索移送相关单位审计组,跟进核查资金用途、流向和使用进度。
六要关注财政资金效益审计。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的目的在于明确资金流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以有限的资金创造最大的价值。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的关键在于政府预算应当与中、长期发展战略有机结合,以政府职能目标为导向,将绩效目标作为一种重要的约束手段,一方面要对财政资金的支出总量进行严格管控,另一方面要明确财政资金的各个流通方向,对财政资金分流进行严格管控。做好财政资金的绩效审计,对维护财政安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每年在开展同级财政审计时,选择一至二项对社会效益影响大、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资金进行审计,不仅要关心财政资金的真实合法,更要关心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把财政资金的真实、合法审计与效益审计结合起来,提高财政审计的层次和水平。
七要关注部门预算执行情况。部门预算单位是组成财政预算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部门预算审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延伸预算单位。在审计时首先要选准预算单位,选的标准主要是看资金量的大小和社会关注程度及管理情况。要围绕“财政预算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力争“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二是延伸一定数量的纳税人。延伸纳税情况主要是反映地税机关执行税收政策水平和税收征管质量。首先要对延伸纳税对象进行选择,这就需要在确定延伸纳税对象前,调查全部的纳税户有关资料,根据调查的情况确定对象。既要确定检查相关事业单位,也要检查一定数量的企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单位应安排一定数量进行延伸审计。重点检查有无偷漏税款的问题;是否存在税务部门征“过头税”,或是让企业纳税人“压税”等人为调节税收的情况;有无混淆入库级次、应纳税项目列入免税项目等情况。通过检查纳税人的账务处理,缴纳情况,查不了应当属于财政收入的税款,并且也是对财政、税务部门依法行政情况进行有效监督的重要依据,体现了高层次审计监督的作用。
三、加强综合管理水平
一要加强对内控制度的建设。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工作,提高审计质量,必须对审计过程进行全程质量控制,建立三级复核制度和审计项目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将审计过程全部纳入审计质量控制范围之内;坚持审计组长负责制,对审计质量责任进行明确划分;建立审计项目考核机制,对审计文书、查出问题、引用法规等内容全部量化,项目结合按考核指标进行考核。
二要加强对审计实施过程审计质量的控制。在县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中,审计人员必须以《审计法》为指引,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和《国家审计准则》等法律法规,按审计准则办事。做好审前准备工作相关工作,细化审计方案。采用合法正当手段搜集审计证据,并注意证据的充分性、合理性、真实性、可靠性、相关性和重要性。审计实施的全部情况都在审计报告中得到体现,审计报告的编制是审计风险控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审计报告措辞要严密,定性要准确,处理意见要公正、实事求是。审计决定必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规定的范围内对违法违纪问题进行处理处罚。
上一篇 : 瓜州县审计局持续巩固文明创建成果
下一篇 : 工业园区主题党日活动:开放40年,最美看瓜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