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心灵驿站,专业知识网站!
当前位置: 心灵驿站> 资讯> 甘肃>>献身平凡岗位 四十年无差错――记兰州车站售票车间客运计...

献身平凡岗位 四十年无差错――记兰州车站售票车间客运计...

发布时间:2019-01-21   文章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经济日报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献身平凡岗位 四十年无差错

——记兰州车站售票车间客运计划员靳国平

  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燕春丽 通讯员 刘松强

  靳国平是兰州车站售票车间客运计划员,1979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兰州车站从事过客运员、客运值班员、客运计划员,一干就是40年,他本人于1999年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多次获得集团公司、车站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铁路客运车站的计划室被誉为售票车间的“大脑”,担负着整个车站的客运调度命令接发、客运营销数据分析和团体票订购服务等工作。

  40年,14600天,问问时间都去哪儿了?藏在了靳师傅的鬓角里,枕在了铮亮的铁轨上。今年已年满60周岁的他,早已将车站当成了第二个“家”。2019年是他的最后一个春运,这足以成为他最骄傲的回忆。

  靳国平出生于1959年,中等个子,身材微瘦,穿着整齐统一,因为工作上的热心和细心,赢得了同事和旅客的尊敬,同事们亲切地称他为“靳师傅”。

  靳国平说:“过去那个年代没有客票所。随着科技的发展,他见证了客票计划从人工变化到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上世纪80年代,票签都靠手工粘,一个售票员面前有两个大柜子,柜子里有300多个小格子,每个小格子里都放着不同到站的硬纸板车票,旅客购票时,售票员就从相应的格子里取出硬纸板车票,打印好日期后,票签用糨糊粘贴在票面上。票签上的车次、座位号要由计划室敲出来,一个人敲章一个人核对,生怕出错。

  “那时兰州站虽然每天只有二十几趟车,每天旅客发送量也就几千人,但是计划室的工作却一点也不轻松。”靳国平说,随着改革的发展,进入上世纪90年代,计划室有了局域网,车站计划室的作业方式也随着时代而悄然改变。

  1996年,铁路开始实行计算机售票,硬纸板车票退出了历史舞台,红色机打车票登场。兰州站计划室的计算机与车站售票窗口前的计算机构成了一个小局域网,通过局域网计划员可以更及时准确地了解车票发售情况。虽然有了内部局域网,但列车车次、票额等信息还是需要计划室手工输入。几乎每两个月,计划室都要将这些客票信息对照上级部门下发的《票额分配表》,在计算机的后台系统中输入一次,每天安排专人,根据列车开行变化,对信息进行补充输入和核对。计划室里有一半人每天盯着电脑干这个工作,工作虽然繁琐一点,但比票签时代还是省力很多。进入新世纪后,兰州站计划室迎来了互联网时代。管理实现信息化,客票信息由集团公司客票所统一分配管理,计划室的计划员只要对着计算机进行信息核对就可以了。

  靳国平感慨道:“现在客流量是以前没法比的!”40年前兰州站候车室内旅客稀稀拉拉,如今,兰州站每日客发量达到4万人左右。40年前,计划室里的一份“春运客流调查报告”就薄薄一页纸,申请加开的列车也没几趟,如今增加到了20多页,客流情况分析细致到每一天。虽然计划室工作内容和工作量增加了许多,但是由于实现了信息化管理,计划员忙而不乱。

  每年的春运都是靳国平最忙的时候,早上从八点接班到晚上七点下班,客流高峰每天要检票6000多张。工作再困再累,他都不怕,最委屈的就是旅客不理解。候车大厅像一个流动的社会,每日来来往往的旅客数以万计,人多了问题也就多了,每天不同的状况也是层出不穷,可靳国平一干就是40年。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靳国平总是面对笑容地解决问题,从来没有怠慢过旅客,也没有抱怨过什么,他总是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

  说起40年的铁路工作,靳国平眼里满是欣慰。认真、负责、严谨,没有出过差错,而且家人也都能理解、支持他。提起家人,他很愧疚。父母亲住院,在身边照顾的时候还得看着表,一到时间就要往单位赶。家里的事都是爱人一个人操心,自己也帮不上多大的忙。靳国平笑了笑说,“等退休了,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好好陪陪家里人,陪陪老伴,给孩子做饭。”不过,一想起就要离开干了一辈子的地方,心里真不是滋味。

  “我很喜欢这个职业,快要退休了,2019年是我的最后一个春运,我要站好最后一班岗,值好最后一班,不给自己留下遗憾。”

祝福文案
志愿技巧
网名昵称
祝福的话
心情文案
经典语录
故事人生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