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心灵驿站,专业知识网站!
当前位置: 心灵驿站> 资讯> 甘肃>>金昌市河西堡镇:一个老工业重镇的社会治理路径

金昌市河西堡镇:一个老工业重镇的社会治理路径

发布时间:2025-07-16 01:15   文章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经济日报   阅读量:4859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河西堡:一个老工业重镇的社会治理路径

  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赵吉仁

  永昌县河西堡镇被确定为金昌市“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试点单位以来,镇党委、政府借鉴“枫桥经验”,建立健全了“十项机制”,探索治理路径,创新治理模式,初步形成了党委、政府、社会组织、居民群众之间相互协同、相互合作的治理模式,营造了安定有序、公平正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金昌市委书记王建太在河西堡镇调研时要求,要强化党建引领,全镇多方联动,创新社会治理,造福人民群众,把河西堡镇打造成金昌市社会治理的样板。

  “八网”建设 惠及民生

  河西堡镇作为全省工业大镇,经过50多年的发展,在金昌电投、金化集团、金铁集团、金泥集团、瓮福公司等国有大企业的带动下,孕育了大中小企业225家,其中工业企业126家,形成了九条产业链,成为金昌市的工业重镇。2018年,河西堡镇域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和大口径税收分别为29.5亿元,11.2亿元和2.38亿元,分别占永昌县的42%、85%和41%。

  在这样一个工业大镇,从何处入手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目标?镇党委书记杨延勇对记者说: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从改善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住房、出行、生态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努力补齐发展短板,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为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为共建、共治、共享打下了坚实基础”。

  这番司空见惯的话,往往可能就是一句空话,但近年来河西堡镇在具体实践中则实实在在兑现了这一承诺。

  特别引人关注的是,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城镇基础设施中的“八网”(路网、渠网、供水网、排污网、供热网、生态网、美化网、亮化网)建设,彻底改善了镇区基础条件,驻地企业和城乡居民赞不绝口。

  近三年,建成道路10.5公里,全镇“六纵八横”路网框架已基本建成。新建农田水利渠道23.4公里,维修老旧农田水利渠道2.2公里,有效改善了农田水利设施。建成给水管网17.8公里,排水管网23.5公里,有效提升了镇区和园区生产和生活用水承载能力。镇区共建成换热站10座,敷设一级管网25.4公里,敷设二级管网17.2公里,绿化用水管网45公里,现状供热面积达160万平方米,基本实现镇区集中供热全覆盖。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按照“点、线、面”三位一体推进的方式,在城镇建“绿色景观”,在农村建“绿色银行”,在企业建“绿色工厂”,在园区建“绿色屏障”。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全民共建的方式,动员全镇干部党员、企业职工、城乡居民等各界人员11万人次,新建鸳鸯池生态林,种植各类苗木4.3万余株,矮灌木3.4万余株,花卉1.8万余株,草坪21万平方米,既成为绿色屏障,又成为老百姓休闲娱乐的场所。驻镇企业完成厂区绿化22.5万平方米。2018年,全镇新增绿化面积66.6万平方米,镇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2.7%。完善城镇亮化工程,镇域内19条道路实现亮化,方便居民晚间出行。

祝福文案
志愿技巧
网名昵称
祝福的话
心情文案
经典语录
故事人生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