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共瓜州县委办公室 瓜州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瓜州县纪委监委关于开展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折)通”管理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县委办发[2019] 53号)和《瓜州县财政局关于印发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折)通”管理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瓜财字[2019] 99号)要求,现就我镇开展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折)通”管理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批示指示精神。针对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发放中出现的违规代管、扣留“一卡(折)通”,拖延发放、滞留资金,贪污挪用、虚报冒领,资金分配以权谋私、优亲厚友等突出问题,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专项治理,全面摸清“一卡(折)通”管理使用和补贴资金分配发放等情况。
二、治理范围
(一)2018年中央、省财政部门安排的34项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通过我镇惠农户发放的14项;
(二)“一卡(折)通”管理问题专项治理具体问题清单;
(三)县财政部门安排直接兑现给农村居民的补贴资金;
(四)2017年以来县财政、审计部门发现的涉及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问题的整改和处理情况,以及专项治理期间群众举报的有关事项。
三、治理内容
(一)全面清理“一卡通”办理、管理、使用情况。围绕群众“一卡(折)通”“办了多少”“卡在哪里”“谁在用卡”,核实每户有几张卡,如何保管使用,是否存在他人代为保管,重点关注是否存在党员干部私自保管代管、违规收卡借卡,甚至扣留扣压群众“一卡通”等问题。
(二)逐户核查群众应享受惠民惠农补助项目、具体补助标准和资金到人到户等情况。围绕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有哪些”“是多少“在哪里”“何时发到个人账户”,摸清2018年以来每户群众享受补贴项目、具体标准和资金到人到户情况;重点关注是否存在该享受未享受、不该享受的违规享受补助等问题。
(三)逐项检查补贴资金分配情况。补贴资金公示公告是否落实到位,是否存在分配安排、审核审批中优亲厚友、吃拿卡要、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等问题。
(四)全面核实补贴资金发放情况。补贴资金是否及时、足额发放,是否超范围、超标准发放,重点关注是否存在贪污侵占、截留挪用、虚报冒领、套取骗取、私存私分、克扣索要等违纪违法问题。
(五)惠民惠农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着力整治党员干部和其他人员利用“一卡(折)通”“雁过拨毛”、滞留克扣、虚报冒领、骗取套取、截留挪用、贪污侵占;在惠民惠农财政补贴申报审核过程中,优亲厚友、吃拿卡要,滥用职权、以权谋私,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
四、实施步骤本次专项治理行动从2019年4月初至2019年9月20日结束,利用6个月时间集中开展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折)通”管理问题专项治理,共分四个阶段组织实施。
(一)自查自纠阶段(4月初至6月10日)1、按照县委、县财政局专项治理工作方案要求(县委办发﹝2019﹞53号文件)、(瓜财字[2019] 99号),对照治理范围、治理对象和治理内容对我镇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折)通”管理问题进行全面清查摸底和自查自纠。
2、在摸清有关情况和基础信息的基础上,采取“一户一表、逐户采集、当面核实”的方式,逐户摸清“一卡(折)通”保管使用及补贴资金到户情况,如实填报《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折)通”到人到户信息采集表》(表6)、《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折)通”入户核查表》(表7)。清理要求落实到每一个人、每一张卡、每一个项目、每一笔资金。
3、各村、各包村工作组对照附件中所列“一卡(折)通”管理问题专项治理具体问题清单,清理在自查阶段发现的问题,填报《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专项治理自查自纠发现问题表》(表3),建立问题清单。坚持边查边改、立查立改,当前纠正有困难的要落实整改责任,制定计划限期整改。对于2017年以来各类审计、检查发现相关问题未整改的,要结合本次专项治理限期整改。
4、主动协调瓜州农商银行双塔支行配合开展工作,积极为用卡(折)农户调取交易明细,推动专项治理工作深入开展。
5、自查清理工作结束后,认真填写清查《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专项治理摸底情况汇总表》(表1),《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专项治理问题统计表》(表8),《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专项治理核查问题统计表》(表9),并起草严谨细致的自查清理工作情况报告,报县纪委监委。
(二)比对分析阶段(6月10日至7月25日)
各村、各包村工作组自查工作结束后,要对自查清理的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甄别出问题数据,逐一进行调查核实。认真填报《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折)通”专项治理检查发现问题汇总表》,对一般性问题进行纠正、整改,对涉及违纪违规问题线索移送镇纪委监委处理;同时做好迎接上级部门全面检查的相关准备工作。
(三)重点抽查阶段(8月1日至8月25日)根据各村、各包村工作组自查清理结果,在镇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折)通”管理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小组的统一安排下,对各村、各包村工作组专项治理情况进行重点抽查。同时,做好迎接市、县相关部门抽查的准备工作。
(四)巩固提升阶段(9月1日至9月25日)各村、各包村工作组要将整改工作贯穿于专项治理始终,针对自查、检查、抽查中发现的问题,逐条逐项梳理,分门别类整改,限期进行整改。针对专项治理发现的薄弱环节、关键节点、突出问题,举一反三,健全制度机制,强化源头防范治理。同时要分析问题根源,总结经验做法,深入研究政策制定和决策层面的解决方案,提出补贴发放和监督管理的意见、建议。要进一步补充、修改、完善惠民惠农领域基础信息,按照“宜统尽统、一户一卡、卡随人走”原则,规范“一卡通”办理发放和资金管理。要探索打造集中统一的资金发放管理系统和大数据监管平台,通过多种渠道强化信息公开,实现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全过程、无死角的监管监督。集中治理结束后,适时开展“回头看”,不断巩固深化专项治理工作成效。
专项治理行动结束后,形成专项治理工作报告(包括基本情况、主要做法及成效、存在问题、整改结果、完善政策措施的建议等)和专项治理整改情况表(表5),于9月5日前报财政局监察股。
五、治理措施
(一)全面清理,找准治理靶向。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治理重点,逐项、逐笔、逐人、逐卡进行全面清理,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项无差错”,摸清真实底数,建立具体问题清单。
(二)集中整治,着力解决问题。坚持目标导向,通过入户核查、比对数据、查阅资料、实地核查、个别走访等方式,严格审核“一卡(折)通”清理情况。
(三)严肃查处,形成有力震慑。坚持从严导向,建立问题线索移送机制,及时移送专项治理工作中发现的惠民惠农领域问题线索。对性质严重、影响恶劣,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采取提级办理,直查直办,督办交办等方式,坚决查处、严查快办;建立通报曝光机制,对典型的人和事,一律点名道姓公开曝光。
(四)标本兼治,推进源头治理。坚持效果导向,针对专项治理工作发现的薄弱环节、关键节点、突出问题,举一反三,健全制度机制,强化源头防范治理。结合专项治理工作,对惠民惠农领域基础信息进行补充、修改、完善,通过对比分析数据,筛选异常信息,实现监督关口前移。进一步强化信息公开,通过村务公开栏、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短信提醒等方式,全过程公开财政补贴政策项目及资金申请、审批、发放,确保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准确、快捷、安全发放到群众手里。
六、工作要求
(一)靠实工作责任,强化组织领导。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问题专项治理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安排部署和重点关注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政治任务和政治责任。为确保专项治理工作有序推进,要充分认清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性、特殊性,提高政治站位,摆上重要日程,认真研究谋划,精心组织实施。党委要担起政治责任,履行主体责任,强化组织领导,层层压实责任,专人负责,责任到人,切实履行好治理工作主体责任,为深入开展专项治理提供组织保障。
(二)加强沟通协调,建立长效机制。各包村工作组间应加强沟通协调,协同开展工作,定期交流情况,重大问题要随时沟通,构建事前沟通、事中协作、事后反馈的良性工作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推动专项治理扎实有序开展。
(三)严格责任追究,依法严肃处理。对专项治理工作走过场、打折扣、敷衍塞责、推诿扯皮、弄虚作假、隐瞒问题的,将严肃追究具体责任人的责任。对严重违法乱纪的,及时依纪依法追究责任。要加强对检查发现问题的汇总、分析与研究,及时通报各类违规违纪问题。
(四)注重时间节点,巩固提升成果。专项治理阶段性工作时间节点要求明确,按照“坚持、巩固、深化”的要求,该清理整治的要持续清理整治,该巩固深化的要持续巩固深化,认真梳理总结,加大治理力度,扎实做好专项治理工作。要在既定的期限内稳步推进治理工作,及时上报各类资料,共同配合完成专项治理工作任务。同时把整改落实作为日常监督的重要内容和长期任务,坚决防止出现消极应付、敷衍应付、弄虚作假等问题,通过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折)通”管理问题专项治理,打造“一卡(折)通”升级版,让“小卡片”成为党和政府形象的名片,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