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心灵驿站,专业知识网站!
当前位置: 心灵驿站> 酒泉> 瓜州>>沙河常顺:党建引领,跑出共建共治共享加速度

沙河常顺:党建引领,跑出共建共治共享加速度

发布时间:2025-07-19 14:03   文章来源:瓜州县人民政府网   阅读量:8564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沙河常顺:党建引领,跑出共建共治共享

加速度

常顺村地处沙河回族乡西端,西与双塔金河村相连,东距沙河乡集镇2公里,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0448亩,8个村民小组,405户1487人,建档立卡281户1047人,未脱贫4户6人。村党支部下设党小组3个,共有党员47人。近年来,常顺村党支部紧紧围绕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党建为统领,以问题为导向,探索“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格局,推动了乡村振兴发展。

党建引领富民产业共建,鼓起群众的“钱袋子”

常顺村是一个贫困村,有耕地10448亩,枸杞种植面积5879亩,占到了56.3%,是群众收入来源的一个重要渠道。但是,土地僵板严重,枸杞品种不佳,市场销售不畅、种植效益不高等问题长期制约着全村群众脱贫增收。

面对制约群众增收的一系列问题,常顺村党支部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党建引领作为解决突出问题的新引擎,注重在“找差距、列问题、抓整改、促发展”上抓创新、求突破。以全县“牢记嘱托践初心,结对共建聚合力”活动开展为契机,常顺村党支部与瓜州县农牧局、瓜州县林果中心等帮扶单位联合举办“党建共建、产业共创、初心共守、使命共担”党性实践活动,帮扶单位党组织充分发挥党建资源优势和业务技能优势,派遣本单位优秀党员干部带着设备、带着项目、带着技术深入常顺村田间地头,和群众同吃同劳动,帮助群众进行测土配方、品种改良等工作;村党支部组织支委班子成员和党员代表到县直帮扶单位学习党建工作经验、到红色教育基地共缅革命先烈、到廉政教育基地开展警示教育,不断加强城乡党组织之间的双向联系、双向交流,促进标准化建设和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同时,村党支部、帮扶单位党组织和乡产业联合党支部召开“诸葛会”,建立了“1+3”合作社规范运营促进模式,即每个合作社由1名村党支部支委委员、1名帮扶单位党员干部、1名乡机关干部包抓指导,帮助各专业合作社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完善章程、解决实际难题。

2019年,常顺村党支部和本村合作社围绕本村枸杞产业发展优势,达成了扶贫车间共建协议,把闲置的村小学改建为枸杞加工包装扶贫车间,有效利用了村级闲置固定资产,为合作社解决了场地难题,带动了贫困户就近就业,增加了集体经济,促进了产业发展。同时,村党支部在乡“党建+电商扶贫”工作室指导下,和瓜州县乐村淘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合作,设立村级电商服务站点,举办青年党员电商培训班,指导群众利用抖音、微店等流行热点拓宽枸杞产品网络销售渠道,先后培养出了梁艳红、王春芳等一批青年电商销售能手。如今,村党支部+帮扶单位党组织+乡产业联合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贫困户)的产业共建模式,正逐步成为常顺村产业发展的新趋势,而随着产业做大做强,群众的“钱袋子”也一天天鼓了起来。

党建引领和谐村庄共治,走出治理的“新路子”

作为沙河回族乡最大的一个村,常顺村的人口占到了沙河乡人口的2/5,家大了,管理自然难。但连续几年来,常顺村没有发生过大的矛盾纠纷,没有发生过越级上访事件,没有发生过重大安全事件。和谐团结共治,成为当前常顺村健康持续发展的主旋律。

近年来,常顺村党支部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党建+自治”为基、以“党建+法治”为魂、以“党建+德治”为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全面推进新时代乡村振兴建设工程,对标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发挥党管“三农”工作的政治优势,走出了一条以“党建为引领、文化为纽带、生态为底色”的乡村振兴之路,结出了乡村治理的硕果。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自治力量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将党的领导与群众广泛参与紧密结合,积极领导开展基层协商民主,设立村民办事大厅,为群众自治组织积极提供办公场所和设备,统筹村务监督、村民议事、用水协会、红白理事会、调解委员会、监督小组等自治组织作用发挥,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建立规范的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栏,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坚持民主管理,全力推行民情联系卡和服务百姓档案工作,村民自治、共治的氛围进一步形成。同时,常顺村党支部发挥组织优势和阵地优势,建立第一书记接待室,由常顺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兼常顺村驻村工作队长蒋新荣每日定期走访群众、定时“坐班坐诊”,帮助支部不断提升标准化水平,协调解决群众所需所盼。村党支部按照宪法和党章的要求,领导村经济社会组织依法开展工作,积极运用法治方式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化解社会矛盾。先后建立党员中心户、党员治安户长、无职党员治安巡逻队等队伍,定期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群众会议等时机宣传法律法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基本知识等,不断加强全村法治管理。遵循国家生态制度,推进绿色产业法治化建设。一方面,在遵守国家生态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积极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环境整治”“厕所革命”等决策部署,拆除一批违法建筑,加强对环境监管。另一方面,着力推进零农残枸杞种植,逐步促进绿色产业法治化、规范化建设。村党支部把“以文化人”作为治村的法宝,在村规民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萌芽状态的矛盾和纠纷,第一书记、党员干部主动上门调解、说服引导,真正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村党支部通过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伦理道德规范为准则,将党建活动融入道德教化之中,大力褒奖善行义举, 每年组织社戏开展“高台教育”,开展优秀“家训”展示等活动,常态化开展“文明家庭”“沙河好媳妇”“沙河好婆婆”,加强对村民的感恩教育、传统文化和礼仪教育,让身边人讲述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不断提升德治水平和精神扶贫成效。

党建引领美丽家园共享,过好幸福的“小日子”

常顺村作为沙河乡的西大门,沿路沿线民居多。几年前,只要到了常顺,大家就能感受到新建移民乡的荒凉和落后,没有油路没有树,路上到处堆得的是沙子石子,群众藏头房的院墙还是东倒西歪......但现在到了常顺,笔直的柏油马路贯穿全村,油路两边的太阳能路灯高高耸立,人行道全部小方砖铺筑,整齐统一的院墙成了文化墙,院内抗震安居房一点不比楼房差。而变化最大的则是村党群活动中心区域,过去坑洼不平、围墙横立的状况已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鲜花盛开、乔灌结合、廊亭挺立、灰瓦白墙的美丽景象。这一切的改变,源自常顺村党支部实施的“党建引领攻坚农村环境整治、党群联手共建幸福美好家园活动。活动中,常顺村党支部树立绿色发展生态观,强化环境保护道德观,积极开展绿色家庭、卫生庭院的评比活动,通过宣传橱窗、抖音快手、横幅标语等媒介手段,广泛宣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观,提高村民建设“绿色家园、美丽村庄”的道德意识,从精神层面培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关爱自然的道德观,引导和约束村民个人恪守环境保护的道德标准。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帮扶干部、驻村工作队带头引领作用,强化党建带团建、党建带妇建,全方位发动环境整治“群众革命”,组建党员突击队2支、青年志愿队3支、巾帼保洁队2支,建立了“党员中心户1+n”“党员保洁责任区”“先锋环境指数定期评”“积分超市”“”村民门前三包责任制”等保洁模式,通过项目出资、村民出力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以村民共管共享模式推进了常顺村美丽乡村建设。

沙河乡常顺村党支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从人民群众关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把党建引领贯穿始终,“共建共治共享”探索上加快步伐,更好激发社会参与活力,不断增强基层队伍本领,努力构建既井然有序又充满活力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有利推动了脱贫成效巩固、推动了乡村振兴发展

祝福文案
志愿技巧
网名昵称
祝福的话
心情文案
经典语录
故事人生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