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瓜州县祥龙生态枸杞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交易市场,红彤彤的枸杞散发着喜人的色泽和光芒,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晾晒、分级、包装、出库等工作,合作社负责人杨生祥脸上止不住的笑意,“今年枸杞行情不错,枸杞品质也好,产品供不应求,是个丰收年”。
瓜州县祥龙生态枸杞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双塔镇金河村的党支部书记杨生祥牵头成立的。金河村是整建制移民村,主要安置永靖和礼县移民,刚移民过来的时候,土地盐碱大,生产条件较差,脱贫攻坚的任务十分艰巨。杨生祥说,“刚迁过来的时候,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告别“靠天收”,用上“滴灌浇”,能把日子过得比以前好一点。后来发现枸杞产业有潜力,就成立了合作社,把群众组织起来,共同增收致富。”
瓜州县气候干燥、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种植枸杞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瓜州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大力扶持发展枸杞产业,全县枸杞种植面积已突破15万亩。在扩规模的同时,更注重枸杞品质的提升,申请认定了瓜州枸杞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1个5.8万亩,并被认定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经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评定,瓜州枸杞品牌价值达21.53亿元,瓜州枸杞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瓜州县祥龙生态枸杞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顺应政府“建大基地、树大品牌、育大龙头、占大市场”的发展思路,流转、吸纳群众土地1000多亩,建成连片枸杞绿色生产基地1个,并成立枸杞交易市场。该枸杞交易市场占地面积5000多平米,为枸杞收购商提供产品信息、收购场地,协助收购、产品加工、分级包装、货运及食宿等全方位服务。至目前,已完成投资600余万元,新建枸杞烘干房12套,购置安装色选机1套,新建枸杞包装生产线1条。在完成硬件设施的同时,还配套建设标准间16间,按照三星级宾馆标准配备相关设施,免费提供给收购商住宿。
产业要长久,品质是保证。合作社生产过程中采取统一供肥、统一剪枝、统一管理、统一防治的办法,统防统治,确保枸杞产品达到绿色无公害标准,370项检测指标全部达到出口标准。“今年,我们采用生物菌肥、生物农药,并且聘请植保专家,全程指导农户管护枸杞,每亩地成本达到200元,比传统防治方法高30元,但我们达到了零农残、绿色无公害的标准,售价比其它枸杞高了5元,每亩地反而增收1000元左右。”瓜州县祥龙生态枸杞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生祥说。今年已有106户农户加入祥龙生态枸杞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了绿色生态枸杞种植协议,农户以枸杞地入股,统一使用公司指定的有机肥料、有机农药和技术规程,自己种植管理。枸杞成熟后,公司以高于当年市场价的价格全部收购,绿色生态枸杞种植基地规模已达到2500亩。合作社为充分发挥扶贫带贫作用,还建有“扶贫车间”。合作社修剪、施肥、除草、采摘过程和世纪红枸杞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收购、加工、销售环节,都需要大量劳动力,这为村里的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增收渠道。长期务工的村民有60多人,短期务工人数最多可达100余人,村民的工资性收入明显增长。
合作社做强产业当先锋,政府解决难题强后劲。为了解决合作社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短缺的问题,瓜州县人民政府与甘肃瓜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甘肃省农业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推出 “兴陇合作贷”融资产品,为祥龙生态枸杞合作社提供贷款300万元,保证了合作社生产发展所需资金。从6月底开始,客商陆续入住祥龙生态枸杞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交易市场,现在已进驻企业、合作社、商贩73家,枸杞干果的吞吐量每天可达30余吨,预计年底交易枸杞干果量达2000吨以上,交易额预计可达9000万元以上。
上一篇 : 聚焦问题抓整改 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下一篇 : 农业农村系统以“学习强国”引领学习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