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村委会,乡属各站所、驻乡各单位:
现将《广至藏族乡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广至藏族乡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县委、县政府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根据《瓜州县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结合我乡实际,健全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机制,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创新环境监管体制机制为切入点,以“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安全”为目标,进一步整合管理资源,提升监管效能,形成“政府组织实施、乡村各级联动、相关站所各负其责、全乡群众积极参与”的环境监管工作机制,实现环境监管工作的规范化、长效化、精细化。
二、网格划分
在乡行政区域建立二级网格,以乡人民政府为责任主体,书记、乡长为二级网格第一责任人,分管环保工作领导为第二责任人,并配备专职环保工作人员。乡级环境监管网格化体系在一级网格(县政府)的指导下开展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工作。
以全乡六个行政村为单元,以各村村民委员会为责任主体建立三级网格。村级书记、主任为三级网格内第一责任人,并明确一名班子成员专门负责环保工作,制定村级环境监管网格化体系,在二级网格(乡政府)的指导下开展环境监管网格化工作。
三、职责分工
(一)二级网格职责
二级网格(乡政府)在一级网格(县政府)的指导下承担乡域内环境保护工作,负责指导辖区内各级网格的建立运行,对全乡环境保护负有主体责任。
1.划分下级网格。以六个行政村为单位,建立全乡环境保护监管责任区网格。
2.建立工作机制。将乡域内所有三级网格区域划片,落实监管网格责任,明确环境监管工作体系,以公益岗环境整治队伍区划为依托,全面掌握片区内环境保护状况,及时研究解决疑难问题,监督检查环境保护监管工作。
3.实施日常监管。解决乡域内各类环境保护信访问题,预防群体性事件和越级上访事件;根据实际情况,组织环境污染专项整治行动,消除环境污染隐患;组织开展污染源监管、饮用水源地保护、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秸秆禁烧、河道塘坝、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污水厂,垃圾场)等巡查工作;积极引导辖区内工业、企业完善审批手续,对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项目及时制止,必要时移交县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大力宣传环保法律法规,提高群众环保意识。
4.加强辖区内环境保护工作。具体承担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业面源污染监管、集镇治污设施运行维护,做好道路清扫、垃圾清运、规范化填埋等工作。
5.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立本辖区突发事件、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预案,落实人员、装备、物资器材,加强演练,并及时向县环保局上报信息。
6.做好下级网格监督检查工作。督促下级网格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二)三级网格职责
村级为三级网格在二级网格(乡政府)的指导下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对村辖区内环境保护工作负有主体责任。
主要负责调处辖区内环境污染纠纷,负责辖区内秸秆禁烧、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煤炭私售、厕所革命、畜禽粪便处理、四好公路建设、建筑垃圾处理等重点环保领域的巡查工作。发现辖区内发生污染和出现新的污染源,要及时向二级网格负责人报告处置;及时反映群众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建议和要求。
四、建立工作制度
(一)强化组织保障。乡政府成立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书记、乡长任组长、分管领导、各包村领导任副组长、成员主要由乡环境保护办公室、派出所、供电、安监等有关部门及各村党总支、村委会负责人组成,负责辖区内污染防治,保障全乡环境保护工作顺利开展。各村要建立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责任名单,将工作任务靠实到具体的干部和群众,做到村村有网,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不留死角。
(二)严格考核制度。将环保监管网格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积极推进环境监管网格化体系建设,将责任明确到各村和相关站所,具体负责具体落实,做到任务分解到位,责任落实到位。严格按照目标考核办法,对各村进行考核。乡纪委、环保站要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加强环境监管网格化建设指导和督查督办,对工作推诿、拖拉、失职现象,要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三)加强宣传教育。加大宣传动员力度,充分利用宣传标语、各村组微信群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要求到村到户,使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来,营造政府组织领导,各村、站所齐抓共管,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
(四)加大巡查力度。乡级各业务站所和村级要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加大各重点领域的巡查,确保谁监管谁负责,定期巡查,不出问题。站所的巡查一月一次,交环保站备案,村级的巡查以公益岗为主,一月一次,包村工作组负责督促。
上一篇 : 三道沟镇开展季节性用工安全检查保障农民工权益
下一篇 : 摘帽不松懈 帮扶不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