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4日发布
2019年6月,瓜州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年度计划,对全县范围内生产经营的餐饮食品及现制现售、餐饮具、农产品及食品专项52批次进行了抽检监测,现将分析情况公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2019年6月,其中合格批52次,不合格4批,样品不合格率7.7%。
二、监督抽检结果分析
(一)各类食品监测情况(详见下表)
各类食品监督抽检情况
序号 | 食品类别1 | 监督抽检样品 总量2(批次) | 不合格样品 数量3(批次) | 不合格率4 | 备注 |
1 | 餐饮食品 | 29 | 0 | 0 | ? |
2 | 食用农产品 | 13 | 0 | 0 | ? |
3 | 其他(餐饮具) | 10 | 4 | 40% | ? |
合 计 | 52 | 4 | 7.7% | ? |
(二)各环节抽检情况。餐饮食品及现制现售共抽检样品18批次,合格18批次;农产品抽检13批次,合格13批次;餐饮具抽检10批次,不合格4批次,不合格率40%;专项抽检11批次,合格11批。
三、抽检食品主要不合格及问题项目危害分析
(一)2018年3-5月份抽检食品主要不合格项目(详见下表)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监测不合格项目分布表
食品品种 | 不合格项 |
餐饮具 |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大肠菌群 |
(二)主要不合格项目危害分析:
1、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即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洗衣粉、洗洁精、洗衣液、肥皂等洗涤剂的主要成分,其主要成分十二烷基磺酸钠,是一种低毒物质,因其使用方便、易溶解、稳定性好、成本低等优点,在消毒企业中广泛使用,但是如果餐具清洗消毒流程控制不当,会造成洗涤剂在餐具上的残留,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2.大肠菌群:大肠菌群是国内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大肠菌群超标可能由于产品的加工原料、包装材料受污染,或在生产过程中产品受人员、工具器具等生产设备、环境的污染、有灭菌工艺的产品灭菌不彻底而导致。食用大肠菌群严重超标的食物可能引起肠胃感染性疾病。
四、不合格原因分析
(一)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计):餐(饮)具中检出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可能是部分单位使用的洗涤剂不合格或使用量过大,未经足够量清水冲洗或餐具漂洗池内清洗用水重复使用或餐具数量多,造成交叉污染,进而残存在餐(饮)具中。
(二)大肠菌群的高低表明了粪便污染的程度,也反映了对人体健康危害的大小,所以导致大肠菌群的主要原因是二次污染。如加工器具没有定期清洗消毒,操作人员在上完卫生间后洗手不彻底及个人卫生状况未达标。
上一篇 : 瓜州县农业农村局完成扶贫领域监督信息平台惠民资金录入工作
下一篇 : 瓜州县农业农村局党建引领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