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心灵驿站,专业知识网站!
当前位置: 心灵驿站> 酒泉> 瓜州>>瓜州县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野生动植物明显增多

瓜州县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野生动植物明显增多

发布时间:2025-10-26 08:30   文章来源:瓜州县人民政府网   阅读量:1907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瓜州县围绕祁连山和大敦煌生态圈保护,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通过调大绿地总量,调优生态环境,县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保护区野生动植物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多。

根据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综合科学考察和近年来科研监测数据显示,保护区新增高等植物93种,脊椎动物52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动物7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种,二级保护动物6种。

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通过红外相机监测,先后采集到雪豹、白唇鹿、蒙古野驴等珍稀野生动物影像资料,刷新保护区野生动物名录,说明保护区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都在不断增加,生态环境在持续改善。

近年来,为掌握保护区野生动物分布区域、种群数量,制定科学生态保护规划和措施,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建立保护区野生动物监测体系,持续开展野生动物资源定位监测工作。

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管理局与兰州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部南京环科所、中科院动物所等科研院所紧密合作,开展全国大中型哺乳动物红外相机试点观测项目,并成为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野生动物综合监测计划首批示范保护区,相机点位覆盖保护区所有野生动物重点保护区域,基本掌握区内野生动物种类、数量、分布,以及种群动态变化趋势,为制定野生动物保护规划与措施提供技术依据。

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80万公顷,是中国唯一以保护极旱荒漠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为主多功能综合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荒漠植被和湿地成为普氏野马、野驴、珍稀鸟类等濒临灭绝野生动物“避难所”和“救生圈”。

针对生态脆弱区资源保护中存在突出问题,保护区管理局重点实施露天矿生态修复保护工程,实施保护区内矿山企业全面环境恢复治理。同时,以基础科研为重点,加大资源监测力度,确保保护区监测数据科学性和连续性,并严格落实巡查制度,遏制随意进入保护区非法行为,确保保护区内生态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保护区建成管护站8个,安装红外相机85部,设置植物固定监测样方62个,野生动物引水、饮水点19个,建成荒漠生物物种储存基地2400亩,移栽、繁育荒漠植物100种。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提升管护能力,严格执行保护区准入制度,有效维护区域生态安全。

瓜州县坚持生态立县战略不动摇,在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上持续发力,深入实施城区千亩胡杨林,20公里万亩生态长廊,“引水入城”和保护区生态水利项目、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18%,累计恢复湿地面积1300公顷,县域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保护区内野生动物数量,典型荒漠植被覆盖度也呈现出逐年增加趋势。

祝福文案
志愿技巧
网名昵称
祝福的话
心情文案
经典语录
故事人生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