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心灵驿站,专业知识网站!
当前位置: 心灵驿站> 酒泉> 瓜州>>瓜州县推进卡网联动 切实织密网格“立体网”

瓜州县推进卡网联动 切实织密网格“立体网”

发布时间:2025-07-19 14:33   文章来源:瓜州县人民政府网   阅读量:2061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自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开展以来,瓜州县坚持把“卡口抓排查,网格抓管控,信息互联通”的卡网联动机制作为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重要手段,全力严防死守,确保疫情可防可控。

强化“卡口”排查。按照“关口前移、源头防范”和“宁可十防九空,不可错漏一人”的要求,切实把牢疫情输入第一道关口,在火车站、高速公路、国道出入口、村组路口等重点部位科学规范设置县级卡口12个、乡村级检查点354个,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值守,对来瓜人员全天候、无遗漏登记监测,采取劝返、隔离、入网管控等方式综合施策、分类处置(无居所人员按照“非必要不进入”原则进行劝返,对不可劝返的送至定点宾馆留观;发热人员立即移送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对有居所的人员立即与所在社区(村组)核实信息,并移交社区(村组)纳入网格进行管控)。至目前,12个县级卡口累计检查火车739列次、汽车10782辆次,人数49648人次,未发现疑似病例。

加强网格管控。按照“以点带面、网格管控、全面覆盖”的思路,积极开展外来人员网格化群防群控工作,印发《建立社区村组网格化群防群控管理机制加强外来人员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抽调全县2028名干部组成网格化群防群控工作小组,在城区建立部门科级干部、渊泉镇干部、社区干部、居民小组长、片区民警、医务人员、部门单位职工包抓小区(楼院)的“7包1”的网格化群防群控包抓体系,在其他乡镇建立县级领导包乡,乡镇科级干部包村,乡镇干部、村组干部、驻村工作队、派出所民警、卫生院医务人员包组到户的网格化群防群控包抓体系,实现了所有乡镇、村组、社区、楼院、农垦团场等689个网格监管全覆盖。严格按照“四问一测一登记”(问来自何处、乘坐交通工具、家庭住址、身体健康情况,测量体温,登记联系方式)要求,用二维码扫码登记等方式,做好小区、村组外来人员摸排登记,确保外来人员信息不漏登、不错登。坚持把来瓜“四类人员”管控作为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严格管控、精心服务”要求,安排“一名乡镇干部、一名村(社区)干部、一名公安干警、一名医务人员”的“四个一”管控力量,建立居家隔离人员健康档案,一对一、点对点、人盯人,24小时盯紧看牢,严防因随意外出走动造成疫情传播风险。同时,由党政领导、医护人员、网格员、社区干部与居家隔离人员建立“温情家庭”微信群,通过视频方式为居家隔离人员讲解防控知识,开展心理疏导,落实居家消毒等措施,最大限度阻断疫情传播渠道,确保了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强化信息互联互通。建立健全外来人员信息共享“双向通道”,全面打通信息传递、共享的堵点、盲点,对卡口检测登记的“四类”人员,在明确去向、住址的前提下,第一时间与相关乡镇互通信息、核实情况,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所在乡镇将反馈人员纳入网格管控,同步将人员信息反馈县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台账、统一处置,形成了上下贯通、运转高效,卡网联动、无缝衔接的外来人员管控体系。并通过筛查民航和高铁返瓜人员信息,迅速掌握是否有密切接触史,第一时间反馈社区(村组)纳入网格管控,切实做到了外来人员信息互联互通,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加强人员流动管控。借助药品销售这个重点环节,实行感冒药品实名制购买登记制度,动员社会力量科学检测发热患者等重点人群,为社区网格化防控管理提供早期预警和一手信息。关停影院、网吧等娱乐场所,规范婚丧嫁娶行为,取消公众聚集活动,对街道、广场、公共场所自发聚集的人员,由职能部门随时督办监管,劝导疏散,消除病毒传播风险。

祝福文案
志愿技巧
网名昵称
祝福的话
心情文案
经典语录
故事人生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