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西湖镇坚持将基层党建“最大政绩”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不断深化拓展基层质量提升年活动,扎实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有效将党支部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走出了一条基层党建与产业发展互融互促、互动双赢的“振兴之路”。
支部吹响“集结号”,党建引领“筑堡垒”
坚持把建强战斗堡垒作为提升组织力的基础性工作,把全年党建重点工作融入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任务,采取学一个标准、查一次问题、补一批短板的“三个一”工作法,对标争创具体任务,强化措施落实,压茬倒逼抓对标、促争创,有效推动了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稳步推进,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执行力有效提高。始终把“三链”建设作为助推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按照党员特长相近、产业发展相同、产业布局相邻的原则,创新设置特色产业党小组16个,选拔政治素质高、“双带”作用发挥明显的党员大户担任党小组长,最大限度将发展同一产业的党员、致富能人的优势资源聚集在产业链上,形成了以党支部为主体、产业党小组为骨干、致富党员为基础的产业党组织新架构,有力推动了党支部与产业发展双向融合。全镇先后建成有机黑木耳、机采棉、小杂粮、田园综合体等先锋富民示范点5个,形成了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百姓的良好局面。
支部锻造“大熔炉”,党员争竞“排头兵”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党员就是排头兵”。坚持把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作为增强发展活力的重要举措,注重从“实”处着力、用创新求“活”、在“严”上规范。将每月5号规定为党支部的“党员固定活动日”,通过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用足用活“甘肃党建”“学习强国”等载体,深入开展以“党员比奉献、干部比服务、群众比致富,合力促发展”的“三比一促”活动,综合运用党员先锋指数评定,干部考核、群众致富排行榜等评价体系,在党员、干部、群众中广泛开展先进典型评比培树活动,从产业发展过程、技术服务培训、销售平台搭建、滞销问题解决等方面帮扶帮带,形成“抱团式”“捆绑式”“链条式”发展模式,评定先锋党员35名,优秀村组干部15名,群众致富标兵15名,切实为广大党员立起了标杆,树起了旗帜,有效解决无职党员“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鲜明导向,在全镇营造出人人争上游、户户奔小康的良好氛围。
支部挺起“主心骨”,党群携手“奔小康”
“小康不小康,关键靠支部”。面对城郊村人口老龄化、土地撂荒、经营粗放、效益低下等问题,西湖镇大力实施“支部创业带富工程”,创新“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党员+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坚持以“支部领产业、党员做示范”为举措,健全完善“1+1、1+n”联系帮带机制,全力组织开展送信息、送政策、送项目、送技术、送服务“五送”活动,通过主动深入农户讲政策、谈前景、算收入,带头“吃螃蟹”种植“试验田”,积极动员广大群众发展特色产业。至目前,全镇压减棉花2.35万亩,新增种植机采棉1000亩,订单种植黑木耳100座,新建日光温室42座,连片种植观赏制种花卉300亩,奶油巧克力草莓、樱桃、普罗旺斯西红柿、火龙果等特色果蔬种植规模持续扩大,党建引领产业振兴的示范效应不断扩大。真正让贫困群众走上了增收致富的“快车道”,形成了上下联动兴产业、百舸争流促脱贫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