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三季度以来,随着疫情防控向好形势的进一步巩固和经济宏观形势持续向好的双重利好,全县各级各部门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总基调,按照“六稳”“六保”的总要求,主动作为打出“组合拳”,全力以赴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全县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稳中向好,各项经济指标稳中有进。
一、总体情况及指标完成情况
(一)全县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前三季度,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7.69亿元,同比增长3%,全市排名第五,位次比上半年下滑2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77亿元,增长5.2%,全市排名第五,位次比上半年下滑四位;第二产业增加值29.58亿元,增长4.0 %,全市排名第六,位次比上半年下滑三位;第三产业增加值25.34亿元,增长0.4 %,全市排名第四,位次比上半年下滑二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5亿元,增长4.5%,全市排名第七,位次比上半年下滑1位。建筑业增加值1.48亿元,增长18%,全市排名第一,位次与上半年持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1亿元,下降5.5%,全市排名第四,位次比上半年下滑2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4.5亿元,增长7.7%,全市排名第五,位次比上半年提升1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197元,增长4.4%,全市排名第四,位次与上半年持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63元,增长6.2%,全市排名第四,位次比上半年下滑四位。
(二)地区生产总值由负转正,企稳回暖。在上半年全县各级各部门全力以赴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后,三季度进一步加大各类稳增长优惠活动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地区生产总值持续稳步回升,同比增长3.0%,增速高于上半年0.5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同比增长5.2%,增速高于全省0.1个百分点,低于全市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长4.0%,增速分别低于全省和全市0.6和5.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0.4%,增速低于全省0.8个百分点,高于全市0.7个百分点。
(三)种植结构继续调优,畜牧业逆风崛起。前三季度,全县一产增加值12.77亿元,同比增长5.2%,增速比上半年下滑0.9个百分点。全年播种面积74.41万亩,增长5.43%。全县粮食播种面积9.8万亩,同比增长34.19%;预计粮食总产量5.13万吨,增长32.43%。瓜类播种面积7.42万亩增长3.15%,预计产量14万吨,增长3.2%。中药材播种面积23.19万亩,同比增长7.06%,产量4.4万吨,增长9.58%。
瓜州县以牛羊设施养殖为重点,大力推广肉牛冻配改良、绵羊温精受配、全株玉米青贮、全价日粮混合、牧草深加工、畜禽标准化示范场粪污处理等畜牧新进实用技术,有力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和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实现草畜产业数量、质量和效益的同步增长。前三季度,猪存栏增长22.65%,出栏增长9.55%;牛存栏增长23.91%,出栏增长7.09%;羊存栏增长18.35%,出栏增长14.32%;家禽存栏下降0.63%,出栏增长5.68%。
畜产品产量同比呈两位数、牛奶和绵羊同比均在10%以上。禽蛋增长14.96%,牛奶增长12.33%,绵羊毛增长11.33%。
(四)第二产业止滑有效、稳中有进。前三季度,受工业增加值实现由负转正和建筑业增加值高速增长影响,全县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增速高于上半年1.9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增速高于上半年1.8个百分点,拉动第二产业增速提高2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速提高0.98个百分点。
(五)规模以上工业增速持续回暖,稳步增长。前三季度,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增速比上半年提高2.5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增速比上半年提高5.23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回升0.35个百分点;采矿业和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2.3%和28.4%,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回升3.7个百分点。
(六)第三产业低位运行。前三季度全县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5.34 亿元,增长0.4%,增速低于上半年2.1个百分点,拉低gdp增速下滑0.7个百分点。分行业中批发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卫生和社会工作、教育以及水利环境和公共施设管理业高速增长,成拉动全县第三产业平稳运行的主要支撑。前三季度,全县批发业销售额增长20.5%(增速比上半年下滑7.7个百分点),拉动三产增加值增长2.4个百分点;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工资总额增长37%(增速比上半年下滑4.7个百分点),拉动三产增加值增长1个百分点;教育行业工资总额增长33.2%(增速比上半年提高1.5个百分点),拉动三产增加值增长0.98个百分点;卫生和社会工作工资总额增长36%(增速高于上半年16.7个百分点),拉动三产增加值增长0.26个百分点。
(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降幅收窄。三季度,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1亿元,同比下降5.5%,降幅较上半年收窄2.6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零售额6.9亿元,同比增长2%。限额以下单位实现零售额17.2亿元,同比下降8.2%。分消费区域: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4亿元,同比下降5.1%;乡村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6亿元,同比下降6.4%。分消费形态看:餐饮收入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3亿元,同比下降13.2%;商品零售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37亿元,同比下降4.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实现由负转正压力大,主要是石油及其制品类零售是支撑瓜州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重要因素,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0%,占限上零售额的比重为80%。1-9月份石油及其制品类完成零售额5.64亿元,同比下降1.2%,拉低了限额以上社会零售总额增幅10个百分点,制约了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
(八)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前三季度,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7%,增速比上半年回升3.7个百分点,其中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7.5%,500-5000万元项目同比增长6.4%,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8%。
从构成看:建安工程投资同比增长10.8%,较上半年提升1.78个百分点;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3.2%,较上半年提升9.61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5.7%,增速较上半年提升4.4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4%,其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7%,增速相比上半年分别回升0.42和0.8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1.5%,增速比上半年回升8.18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前三季度采矿业和制造业投资逆势增长,同比增长90.8%,其中采矿业投资增长1.96倍,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投资增长34.5%。
(九)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前三季度,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197元,同比增长4.4%,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4个百分点。一是工资性收入是支撑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前三季度,工资性收入人均16657元,人均增加354元,增长2.2%,对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贡献率为29.8%,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1.31个百分点;二是经营性收入平稳增长。家庭经营净收入人均9412元,人均增加760元,增长8.8%,对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贡献率为63.9%,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2.81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63元,增长6.2%,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1个百分点。一是工资性收入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3039元,人均增加219元,同比增长7.8%,占可支配收入的26.7%,对可支配收入贡献率33%,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2个百分点。随着城镇化、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尤其是设施农业建设、戈壁农业和扶贫车间的加快发展,使本地用工需求增加,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创造了就业机会;加之本地务工工价上涨、最低工资标准提高,有力地保证了务工人员收入的提高,助推务工人员收入稳中有增;二是财产净收入增长16.7%。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财产性净收入-104.03元,同比增长16.7%,对可支配收入贡献率3.1%,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0.2个百分点。主要是农民理财产品、储蓄性保险收益、出租农业机械收益和转让土地经营权收益增加等带动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三是转移性净收入增长9.8%。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2178元,同比增长9.8%,占可支配收入的19.2%,对可支配收入贡献率29.3%,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1.82个百分点。
二、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
(一)农业结构调整难度大,产业链条较短,附加值较低。一是从目前瓜州县特色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产业规模在逐步扩大,但是农村经济结构还不够优化,农业产业化水平和标准化程度不高,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经营管理还比较粗放,农民“广种薄收、以量保收”的观念依然存在,乡镇、部门引导农民自我发展的意识不强,依赖思想比较严重,运用科技和精细化手段转变生产方式的能力不强,导致产业效益提升速度缓慢。二是特色农产品销售主要以鲜果、干果等初级产品销售为主,蜜瓜除商品瓜以外的二级瓜、三级瓜、尾瓜缺乏加工企业,瓜农只能低价贱卖,少量的甚至腐烂丢弃,无法带来更多收益;虽然枸杞研发产品较多,但产品深加工、终端产品开发仍然没有形成,同时生产企业的生产规模小,产品定位低,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
(二)规上工业制约因素突出,内生发展动力不足。一是电网外送不畅,风电企业弃风严重,能源汇集优势不能有效发挥,地方电力局域网建设协调难度大,发展高载能产业和新能源就地消纳工作推进难度大。二是工业和信息化融合水平不高,自主创新机制尚未形成,技术开发研究经费投入不足,创新平台等生产性服务业建设滞后。三是轻重工业结构失衡。前三季度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14.5亿元,其中重工业占100%,轻工业占0%。四是十大生态产业行业占比不平衡。目前瓜州县纳入十大生态产业核算的规上工业企业37户,其中清洁能源32户,占86.4%;清洁生产产业2户,占5.5%;先进制造业3户,占8.1%。
(三)三产部分行业提升困难。前三季度三产占gdp的比重达37%,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占三产比重20%的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加值下降10.8%、占三产比重3.2%的住宿餐饮业增加值下降10.5%、占三产比重7.2%的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下降9.1%,这部分行业活力不足,欠账弥补困难,对三产的带动力不强,发展空间需进一步提升。
(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后劲不足。一是五下项目“零”上报项目数量骤增。五下在库项目9月当月上报“零”投资额项目78项,占项目总数的40%,其中投产项目42项,其他36项因当月无投资额或建安工程已报送完毕其他投资无法提供相关凭证导致无法上报。另剩余投资超2020年计划投资的50%的共计21项(其中政府投资项目8项,民间投资项目13项。)导致项目多但未报数现状。二是工业投资放缓,制约全县投资增长。前三季度,全县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4%,增速较二季度提高0.42个百分点,作为建安工程实施的黄金期,增幅未显现出大幅回升,需引起重视。从结构上来看,占比达73.2%的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同比下降19.8%,降幅较二季度扩大3.09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来自于去年同期常乐电厂一期项目大力实施造成去年同期数较大,在库的风电项目与常乐电厂规模相差甚远,投资增量提升空间较小。
(五)消费复苏相对较缓。一是23户限上企业单位中,10户商品零售额实现增长,占全部单位的43%。57%的企业单位增长不及预期,影响整体增速。二是服务消费回补缓慢。餐饮、旅游等服务消费前期欠账较大,短期内转正仍比较困难。住宿餐饮行业受消费地域性、竞争激烈等影响,弥补前期缺口仍有较大差距,有超8成的企业营业额下降,累计增速仍为负增长。1-9月,全县住宿业和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分别下降6.7%和14.3%,其中限额以上住宿业同比下降14.3%,餐饮业同比下降21%,下降趋势难以在短期内逆转。
(六)城镇居民收入拉动力弱。一是工资性收入增长后劲不足。城镇居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工资性收入,前三季度占比达到59.1%,对城镇居民增收起决定性作用,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增长受政策性增资影响较大,科发奖、取暖费、晋级晋档工资调整等均为持平或略增,机关单位年终奖金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发放标准降低,影响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如果没有新的增资政策出台,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压力将持续加大。二是肺炎疫情影响,经营收入压力较大。一方面,受疫情影响,部分经营门店关门停业,经营收入受到一定影响;另一方面,互联网购物的兴起和经营成本上升,进一步挤压了经营主体的盈利空间,经营净收入增长步履维艰。
(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压力大。一是受近年来增收基数逐年加大,加之今年前期低温和极端天气影响,全县农业不同程度遭受损失,对农民增收增加了难度;二是农业比较效益仍然低。价格“天花板”和成本“地板”双重挤压,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可能性不大;受资源环境约束,农业规模扩张难度大,依靠转型升级提高效益短期效果不明显。
三、对策建议
一要聚焦“拓存量”抓生产建设。继续抓好各项对冲政策措施的落地,切实减轻企业经营压力。强化企业经济运行监测,继续坚持月分析、季调度制度,紧盯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尤其是对行业占比高、影响大的企业准确掌握其生产经营计划和运行困难,加大帮助支持力度,确保老企业保基数、新企业有增量,助推行业稳定回升。持续落实好企业复工复产相关金融扶持政策,加大放款力度,为企业复产复工注入“金融活水”,纾解企业困难。
二要聚焦“创增量”抓招商引资。在项目谋划储备上下功夫。紧盯国家支持的重点领域,围绕十大生态产业谋划、储备、发展一批战略性强、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重大项目,争取项目纳入省市规划“盘子里”。在推进落实上下功夫。严格落实县级领导联系包抓项目制度等工作制度,切实做到目标到人、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在项目培育上下功夫。依托风电二期二批、柳沟工业园区等项目建设,建立产业基础,延伸产业链,为推动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三要聚焦“新动能”抓扶持培育。坚持“抓大不放小”,对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接近“四上”标准的企业和个体户,重点培育、重点扶持,尽快纳入统计,支撑全县经济增长。盯紧项目开工进度,已开工的项目要切实加强项目管理、加快工程进度,形成实物工作量,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做到应统尽统,支撑全县投资增长。
四要聚焦“六稳”深挖消费潜力。全面落实“六稳”措施和“六保”任务以及促消费扩内需的各项措施,挖掘消费市场潜力,提升消费市场活力。鼓励企业创新经营方式,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打造多业态联动营销活动。继续组织重点商圈、企业开展营销活动,促进消费回流和潜力释放。下大力气抓好冬季旅游,进一步拉动吃、住、游、购等相关行业发展,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要聚焦“新模式”抓产业调整。依托十大生态产业中的中医中药产业和循环农业发展要求。围绕枸杞、甘草、肉牛、肉羊等主导产业,加大“标准化、规模化、良种化、产业化”建设扶持力度,调整农业结构。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针对全县现代服务业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行业代表性差、盈利能力弱,支撑力不足的现状,加大市场主体培育力度,补齐行业短板,使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成为全县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全县2020年三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分析表 | ||||||
| ||||||
指 标 名 称 | 计量单位 | 上年同期 | 本年 | 同比增长(%) | ||
一、地区生产总值 | 万元 | 665820 | 676942 | 3.0 | ||
其中:第一产业 | 万元 | 129965 | 127688 | 5.2 | ||
第二产业 | 万元 | 288460 | 295808 | 4.0 | ||
其中:建筑业 | 万元 | 12531 | 14850 | 18.0 | ||
第三产业 | 万元 | 247395 | 253446 | 0.4 | ||
二、农林牧渔及服务业增加值 | 万元 | 20113 | 21563 | 7.2 | ||
期末牛羊饲养量 | 万头(只) | 31 | 37 | 18.3 | ||
三、全部工业增加值(现价) | 万元 | 276260 | 281283 | 3.5 | ||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 | 万元 |
|
| 4.5 |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 | 万元 | 409486 | 418555 | 2.2 |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 | 万元 | 40671 | 47925 | 17.8 |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 | 万元 | 59483 | 66917 | 12.5 | ||
四、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 万元 |
|
| 7.7 | ||
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万元 | 255134 | 241004 | -5.5 | ||
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27009 | 28198 | 4.4 |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10700 | 11363 | 6.2 | ||
七、财政总收入 | 万元 | 73601 | 53177 | -27.7 | ||
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万元 | 32252 | 23897 | -25.9 | ||
八、 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 万元 | 684071 | 790343 | 15.5 | ||
其中:居民储蓄存款 | 万元 | 497544 | 546701 | 9.9 | ||
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 万元 | 964095 | 882188 | -8.5 | ||
上一篇 : 瓜州县应急管理局持续开展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百日专项行动
下一篇 : 县工信局扎实开展贫困人口检视核查工作
2021cap什么时候报名 cpa考试多少钱
自考网报名如何缴费(自考缴费流程图)
平泉四中什么时间报名毕业 平泉四中什么时间报名毕业生
澳洲485签证转永居 澳洲482签证转永居
性格内向的人适合什么专业 性格内向的适合学什么专业
富士山下歌词意思解析_富士山下歌曲歌词
运动等级查询(运动等级查询不记得编号)
湖北护考怎么报名 湖北护考怎么报名考试
男郑姓男宝宝取名大全集(756个)
男孩取名寓意健康平安(免费707个)
免费自动取名2024年(优秀752个)
免费给新生儿取名字(好听161个)
免费给男宝宝取名字(精心挑选6594个)
龙年女宝取乳名(推荐478个)
今天男孩子出生叫什么名字好(329个)
二儿子取名字(精彩推荐902个)
2024腊八节暖心祝福语短句 很火爆的腊八节优美祝福语最新
抖音关于情人节的祝福语(精选49句)
抖音最新最火的祝福老公生日的祝福语
抖音里最火的生日祝福语
2024除夕发朋友圈的句子
2024龙年春节祝福语
2024龙年祝福语
2024元旦贺词祝福语大全
2024癫公癫婆版跨年文案 让人爆笑的跨年说说
2024的跨年搞笑文案短句 跨年发朋友圈有意思的沙雕文案
2024淡然心态的早安励志文案短句 心态好的早安语录温柔暖心
十一月再见十二月你好的文案 十二月你好励志短句
抖音很潮很独特的霸气句子(推荐67句)
抖音喝酒的句子(优选48句)
抖音好玩的经典句子
假期结束努力搬砖的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