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民生保障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今年以来,街道社区在民生保障工作中聚焦特殊群体,着力践行为民服务初心,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切实兜牢民生保障底线,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是高度重视,加强工作领导。街道社区高度重视民生工作,成立了民生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年初制定了工作计划,确保每季度召开一次安排部署会议,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责任,切实了解困难群众存在的各种问题,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出问题,做到应救尽救、应帮尽帮。
二是精准摸排,深入困难群众。每季度组织各社区对困难群众、低保户、残疾人、困境儿童等全面摸底排查,摸清和掌握家庭情况,同时,充分利用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时机,深入到群众中,明确救助对象,建立救助台帐,做到情况清、底数明,问题准。
三是规范程序,做好社会救助。街道社区在各项惠民政策的评定过程中,都严格按照个人申请、社区初审、社区管委会两级联合入户调查的程序,特别是在低收入保障对象评审过程中,严肃视频听证会议,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评审,充分发扬民主,多方听取意见,最终确定保障对象,将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保障范围。
四是应保尽保,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严格按照政府确定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动态调整,今年5月份起,城市社区管委会精心组织,认真开展入户摸排调查,为1125户1653人完成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标,月提标金额77280元。截至9月份,共发放低保金833.5万元。按照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的动态管理机制,今年目前共新增低保对象59人,退出低保对象100人。
上一篇 : 街道社区“四个到位”全力打造阳光低保
下一篇 : 金塔县:软硬兼施 打造优质旅游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