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是具有收藏价值的“古董”,名家大师的作品往往一壶难求,紫砂壶曾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现也有机器大批量制造的。制作原料为紫砂泥。紫砂壶从选泥、制作成壶坯等关键工序都是用手工操作的,因而制作十分精细,鉴别紫砂壶的好坏可以从泥料、颜色、器型、比例、细节、合理等六个方面来鉴定。
紫砂壶如何鉴别真假
1、颜色特别鲜亮、刺眼,鲜艳的壶不看!(基本化工料的,自然界色彩斑斓鲜艳的色是警示色)
2、拿在手里没有分量感的不看!真正紫砂壶体重。 (假料,当然一些薄胎壶比较轻的,但我一般宁愿错杀!主要是觉得薄胎壶使用要小心,易碰坏)
3、鉴别紫砂壶时绿色的、颜色怪异的壶不看! (绿色、铜绿、红的都是加化工料)
4、壶表面水色好的要小心!如果是未泡养过的壶,看上去水色就很好的,这种壶尽量不要!
一种情况是泥细,浆泥。壶表面浆厚,看壶的颗粒都被表面一层浆裹着,或者更本就看不出颗粒,这样的“泥壶”不要,因为透气性大大折扣,失去紫砂的味道了,紫砂壶应注重“砂”感。
二种情况是泥料里含有化料,炼泥的时候加入了“芒粉”,做成的壶水色好看,壶颜色均匀。
5、紫砂壶鉴别时看壶的颗粒要清晰。有些加化料的壶,化料将颗粒包裹着的,颗粒看着不清析(需要用20-30倍放大镜看)。
6、壶是有杂质的,而且杂质还不少呢,这些杂质不光是铁质。这些杂质通常表现为黑色颗粒,在壶表分布不均匀,所以很多真正壶出窑时是比较难看的,看上去过分干净和均匀的壶需要小心。
7、紫砂壶就要有颗粒感,壶颗粒是比较清晰、干净的。颗粒看上去分布是不均匀的,比较自然,和调砂不同的。调砂颗粒一般是“浮”在壶表面的,或者这些砂内外渗透,但颗粒特点是分布比较均匀,有人为操纵的感觉。颗粒在泥料里比较“和谐”,调砂颗粒就显得比较“生硬“一些。
8、敲击壶听声音,紫砂壶的声音应该是比较“闷”的那种陶罐声,如果敲击听到的是“叮叮”的瓷器声,这样的壶不碰。听声是为了辨别一下壶的烧制温度,“叮叮”的声音是壶瓷化的声音,一般是浆壶或者是假壶(化料)。
9、透气性不能做为检验紫砂壶的充分条件,一些化料壶也是有透气性的。
市场上一把真正的紫砂壶价格在二三百到几十万都有的。
选择紫砂壶先要保证泥料纯正。因此泥为根本,只有泥料好,其它各项才有价值。
鉴别纯正的紫砂壶先学会三步:一看 二听 三摸。
一、看颜色:纯正紫砂的颜色,不论紫色、黄色、红色或者是两者之间的颜色都应有玉石般的韵味,其光质为黯然之光,象上了油一样,越擦越润,不能上腊,不能抛光,可参考老玉石的材质效果,材质越稀有、越有价值,因为资源有限。
二、听声音:紫砂壶是陶之上品,所以壶的声音是陶的声音。泡茶以后,声音沙、哑、沉,不能象金属声或者瓷器那么脆声,声音沙哑说明材质透气性好,内部不结晶,能保持茶的香味,不易变味。
三、手感:紫砂壶的手感应具光滑圆润、舒坦,虽有颗粒但很圆润,紫砂颗粒一般以32目-60目为适宜,通过传统手工加工,石磨碾粹的砂粉其手感和机器加工出来砂粉的手感是不同的。
四、养壶效果:好的紫砂,通过养壶泡茶少许,然后用于布干擦就能看出哑光色质,油性很重,时间养的越长,色质越深沉,古朴,直产生壶之灵气,与人通性情。
紫砂壶讲究紫砂材质,讲究砂质的效果,紫砂矿岩从矿石风化到颗粒状,然后用石磨碾成带有颗粒的粉沫,加水练成熟泥,制作茗壶,这种原始的泥料加工方法,能很好地保持砂壶的透气性,使其日用功能良好,优良的材质颗粒效果使壶的音质为深、沉、沙、哑。
砂料佳的颗粒为32目-60目。原始的加工方法,可使砂壶产生圆滑、舒适的感觉。紫砂壶的表面不论偏紫、偏红、粉红、豆紫等,养壶不久都应有象上油的感觉,不能枯、乏,显得没有活力象老人的皮肤。
紫泥应紫里泛青、泛红,红泥应红而不艳,本山绿泥应黄里发青。过去茗壶的颜色与龙窑的气氛有关。龙窑烧制的茗壶的颜色与龙窑的气氛有关。龙窑烧制的茗壶,一般断面发黑。
纯正的紫砂材质,是紫砂壶造型设计的前提,充分利用材质的特点、颜色,表达紫砂的材质美、造型艺术美、日用功能美。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讲究健康长寿,无毒、无害的纯正紫砂茶具更会被人们所青睐。
紫砂壶的造型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讲究其点、线、面的美感。讲究壶体整体的设计、新颖,要求制作人员以人为本,加以人性设计。壶体讲究气度,讲究合理的壶咀、壶把、壶钮的功能搭配协调。, 对于爱壶者而言,先分清壶的制作,是全手工或是手工壶,观观察壶体的造型是否优美,有无作品个性。壶体结构搭配是否协调,这是关键,如果是光货表面是否平滑,咀把过渡是否自然,做工是否精细、干净、利落。
其次观察出水是否流畅、干净,把子是否省力,盖子是否紧密。
光货造型在传统观念上,同一把造型外轮廓曲线有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之说。光货造型或丰满、或清秀、或粗犷、或刚毅,给人感觉 圆、稳、匀、正。
现代陶艺手法制作的茗壶,讲究形体的艺术趣味,在不规则中求稳重,变化之中求规律,充分显示作品的灵气,讲究作品的艺术效果,追求返朴归真的意境。从原有的壶艺法则中变成无法,充分享受美的感觉。
花货是自然界中的自然形态、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素材加以提炼装饰,古代花货中尤以供春壶、鱼化龙为出神入化,现代作品如始祖等、花货讲究精神,讲究提炼,讲究变化,作者必须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并且能够舒适的把玩,一把好的花货作品必须形好、工好、艺术构思好、日用功能好,烧制效果好。
鉴别一把紫砂壶的好坏应从它的泥料、做工、款等几个方面来入手。目前市场上见到的紫砂壶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没有任何收藏价值的劣质壶,一类是具有收藏价值的紫砂壶。劣质壶的原料往往是沙锅泥、花瓶等低档泥料,它的颜色油亮,呆板,打碎后可以明显看出里外层的颜色不同。这类壶的价格往往在几元到几十元之间,基本没有收藏价值。真正的紫砂壶所选用的泥料是由紫砂岩风化、粉碎、调配而成的,具有色不艳,质不腻等特点,用不同档次的紫砂泥作成的壶,它的市场价格有很大的差别。
古壶难觅,新壶五花八门,新壶的价格有的常规标准。市场上一般的紫砂壶,价格基本在10~30元之间;技术人员制的壶,均在100~500元之间;工艺师制的壶,定在500~2000元之间;工艺大师的作品少则几千元,每把在万元以上。的制壶大师顾景洲,每年才制几把壶,他的作品乃壶中珍宝。
紫砂壶鉴定方法
把好紫砂壶最基本的实用性功能就是好用,出水流畅度作为一把壶是否好用的标志。对出水的要求是:出水七寸不散花,收水利索不流涎的程度。达到这种要求跟壶流的形状,长度,出水孔的位置都有很大关系,同时要求壶流和壶型相匹配,不要小看小小一个壶流,其中隐藏了非常大的学问。对好壶要求出水顺畅,收水果断,也就是出水时要形成一条水柱,刚劲有力,线条流畅,断水时简洁利落不流涎。当然这对制作者的工艺水平也是很大的考验。
想要形成好的出水和很多因素有关,例如壶型、壶流型状、壶流的位置、流管内壁、嘴的口径、网孔出水的有效面积等等,最容易被人忽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细节:气孔。当气孔处理不当的时候,把壶内注满水倒出时,就会有突突突的声音,水流不集中。当倒茶的时候壶内形成负压,在此时只有空气通过壶盖上的气孔进入壶内补充,才能保证有水流出。
气孔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水流出,要掌握其中气孔的度才能出水顺畅,收水果断。如果气孔过大,空气进入壶内的时候就会发生吱吱吱的声音,而且水花散成泛花。如果气孔过小就会使空气进入时受阻,就会发出突突突的声音,导致出水一跳一跳的现象。由此可见,气孔的设计决定了出水的状态,出水可以说是一把壶的点睛之笔,做好了锦上添花,做不好就只能成为败笔了。要想做到出水优秀,紫砂壶的制作工艺需要达到以下要求:
1、壶流根部大于口部。
2、内壁需光洁顺畅,才能保证出水流畅。
3、水孔的总面积要大于流口面积,目的是增加出水压力和收水回力。流身斜出壶身以45度左右最合适,多余45度易“漫”,少于45度则“喷”。
4、有的制作者在坯体成型后,轻轻敲击流口前端下部让它稍微向上弯,也有在流口内壁下沿做小凹槽,都是为了改变出汤的瞬间流向,力图避免收水时滴涎。
但是并非所有的壶型都适用于这种方法。例如龙蛋,西施,因为特定壶型和壶流的关系,根本不可能做到完全不流涎,对于龙蛋,西施这类壶使用时只能从细节处注意,比如注水时不要太满,收手的动作果断迅捷,备个茶巾好及时擦去茶水,避免长时间流涎导致壶身颜色不一致的情况。
上一篇 : 西湖龙井和龙井的区别
下一篇 : 掌握名茶的主要特征,识“十大名茶“鉴别方法
2021cap什么时候报名 cpa考试多少钱
自考网报名如何缴费(自考缴费流程图)
平泉四中什么时间报名毕业 平泉四中什么时间报名毕业生
澳洲485签证转永居 澳洲482签证转永居
性格内向的人适合什么专业 性格内向的适合学什么专业
富士山下歌词意思解析_富士山下歌曲歌词
运动等级查询(运动等级查询不记得编号)
湖北护考怎么报名 湖北护考怎么报名考试
男郑姓男宝宝取名大全集(756个)
男孩取名寓意健康平安(免费707个)
免费自动取名2024年(优秀752个)
免费给新生儿取名字(好听161个)
免费给男宝宝取名字(精心挑选6594个)
龙年女宝取乳名(推荐478个)
今天男孩子出生叫什么名字好(329个)
二儿子取名字(精彩推荐902个)
2024腊八节暖心祝福语短句 很火爆的腊八节优美祝福语最新
抖音关于情人节的祝福语(精选49句)
抖音最新最火的祝福老公生日的祝福语
抖音里最火的生日祝福语
2024除夕发朋友圈的句子
2024龙年春节祝福语
2024龙年祝福语
2024元旦贺词祝福语大全
2024癫公癫婆版跨年文案 让人爆笑的跨年说说
2024的跨年搞笑文案短句 跨年发朋友圈有意思的沙雕文案
2024淡然心态的早安励志文案短句 心态好的早安语录温柔暖心
十一月再见十二月你好的文案 十二月你好励志短句
抖音很潮很独特的霸气句子(推荐67句)
抖音喝酒的句子(优选48句)
抖音好玩的经典句子
假期结束努力搬砖的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