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乡政字〔2018〕76号
瓜州乡人民政府
关于上报《瓜州县西域风瓜果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三变”改革实施方案》的报告
瓜州县三变办公室:
现将《瓜州县西域风瓜果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三变”改革实施方案》上报,请于审核。
附件:瓜州县西域风瓜果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三变”改革实施方案
瓜州乡人民政府
2018年5月18日
瓜州乡党政综合办公室 2018年5月18日印制
打印:潘 昕 校对:豆迎科 共印3份
瓜州县西域风瓜果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
“三变”改革实施方案
为深化农村改革、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农民群众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致富步伐,按照中央、省市、县关于深化农村综合性改革的有关政策要求,根据《瓜州县“三变”改革实施意见》,现就西域风瓜果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工作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 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农村改革和推进扶贫开发等战略决策,按照瓜州县“三变”改革的安排部署,坚持问题引领和底线思维,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龙头、产业为平台、股权为纽带,全力推进合作社“三变”改革,盘活农村资源、资产、资金,建立合作社发展长效机制。
(二)主要目标。一是聚集发展要素,盘活农村资源,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二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无公害蜜瓜、设施蔬菜,推进合作社无公害蜜瓜、设施蔬菜产业规模化、生态化,实现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最大化。三是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大力培育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四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加大贫困群众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闲置资金、闲置土地的利用效率,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促进农民增收。
二、主要内容
(一)资源变资产,让沉睡的资源活起来。以西域风合作社为依托,充分利用我村土地资源丰富、有“汉使张骞”等蜜瓜知名品牌的优势,通过合同或者协议方式,以土地入股的形式,投资入股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按股分红,获得股权收益。
(二)资金变股金,让分散的资金聚起来。以农民通过合同或者协议方式将自有资金入股发展产业,按股获得分红和收益。一是整合财政项目资金。积极争取各类可变资金集中投入到经营主体发展产业项目,或通过村集体采取财政资金股权量化形成股权,获得分红。二是用好扶贫专项资金。将我村精准扶贫户的专项贷款资金精准量化给贫困户作为股金,投入到效益较好的经营主体享受股份分红。三是撬动社会各类资金。引导村集体、经营主体、个人将各类自有资金折算为股权,投入产业发展,按股获得分红。
(三)农民变股东,让增收的渠道多起来。在农民资源的前提下,以土地经营权、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通过合同或者协议方式,投资入股经营主体,按股分红成为股权投资人,变为股东。通过农民转股东,有效转变农民的投资方式、创业方式、就业方式和增收方式,让农民成为产业链、资金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参与者和受益人。
三、股权设置
本着“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利益共享、控制风险”的原则,在广泛征求股东意见的基础上,确认评估方式,合理设置和量化经营主体、合作社及农民之间持有的股权结构。
四、收益分配
(一)个人收益分配。根据合同或协议约定,按农民投入合作社的土地资源,按照个人享有的股份比例以每亩土地400元进行收益分配。
(二)合作社收益分配。根据合同或协议约定,按合作社享有的股份比例进行收益分配。在农民每亩土地400元保底价的基础上,根据合作社收益情况,以合作社收益的30%,按照农户投入比例进行分红,确保合作社与农户双赢。
五、实施步骤
(一)确定“三变”资本。对用于入股的农民土地资源、劳动力等,合理确定其价值,并经合作社理事会讨论通过。
(二)确定股份合作内容。农民与及承接经营主体相互之间按照股权设置和量化的要求,协商一致,确定合作项目、合作方式、合作股份、利益分配方式及违约责任等事项。
(三)签订合同协议。合作当事人按协商内容,约定双方权利和义务,依法签订合同协议。
(四)履行合同协议。合作当事人按照签订的合同协议约定,履行权利和义务,兑现收益分配。
六、保障措施
(一)建立健全农村产权制度。一是建设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按照县、乡《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我村建立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站,通过县乡村三级产权交易网络体系确权赋权活权,解决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哪些能入股”的问题,促进农村资产资源权属明晰化,保障农村产权依法自愿公开公正有序交易。二是强化农村业务培训。以三工村村组干部、西域风合作社理事为主,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三变”改革业务培训,通过业务指导、讲座培训、考核颁证的方式,培养一批“三变”改革专业队伍。
(二)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动员三工村群众围绕蜜瓜、设施蔬菜等特色产业,带头创办经济实体,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积极支持大专院校毕业生、外出务工人员、乡土能人等回乡创业就业,为“三变”改革夯实人才基础。
(三)建设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园区。一是要积极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村级经济合作组织;二是采取多种方式引进实力强、信誉好、有公益心的企业直接参与到产业化经营主体中来,构建良好的发展平台;
(四)搭建融资、风险担保平台。依托农投公司,吸引集体资金、农民自筹资金、社会资金、金融资金参与“三变”改革。依托担保公司为“三变”改革提供风险防控保障,加强对“三变”改革的监督管理,增强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能力,从制度上为“三变”改革加上“安全阀”。
(五)建立健全权益保障机制。一是加强对合作社租赁农户承包地的监管和风险防范,建立健全资格审查、项目审核、风险保障金制度,对租地条件、经营范围等作出规定。二是建立股份联结机制,引导农民和合作社依法订立合同或协议,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股份联结机制。三是建立股权分红机制,入股主体和合作社按照合同确定的收益分配方式进行分配,在集体资产评估量化、资金量化、合理划分股权结构的基础上,入股主体和承接经营主体合理确定入股主体股金所占股比及收益分配办法,通过签订股权分红协议约定相关事宜。四是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照合作制原则完善股权结构和治理方式,确保合作社和农民履行股东的职责、行使股东的权力、参与重大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