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心灵驿站,专业知识网站!
当前位置: 心灵驿站> 酒泉> 敦煌>>司法局不断提升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水平

司法局不断提升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水平

发布时间:2025-07-17 23:43   文章来源:敦煌市司法局   阅读量:8260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敦煌市司法局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全市“七五”普法规划的制定和运行,认真履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职责,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能作用,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不断推进和活跃青少年法治教育、法律援助工作,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完善体制机制。一是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完善了司法行政系统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分管领导“主要抓”,业务分管领导“协调抓”,各股室、律师所、基层司法所“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制定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全年工作方案,签订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了职责分工,细化了工作措施,量化了目标任务,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制订了工作制度;健全完善了局机关、律师所、基层司法所例会制度,制定了月汇报、季督促工作制度,把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纳入全年司法行政工作之中,常抓不懈。二是健全完善考评机制。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工作职能,将青少年列为重点普法对象。同时,借助“智慧敦煌”社会管理信息系统,月初分解下发工作任务,月底上报普法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并将完成情况纳入《敦煌市社会治理工作目标责任书》考核,进一步落实了工作措施,靠实了工作责任,为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加强校园法治建设,推进青少年普法工作。一是推进校园法治文化建设。组织协调全市中小学校开展了开学“法治教育第一课”和“传唱学唱校园法治歌曲”等校园法治文化建设“十个一”系列活动,并建立健全了“法律进校园”长效机制。同时,利用春季、秋季开学“第一堂法治课”为中小学校在校学生上了一堂国家安全法教育课。在全市14所中学举办“献礼十九大·法治校园行”文艺巡演,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增强青少年的法治观念。会同教育部门根据青少年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实施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推动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坚持发挥学校第一课堂的作用,督促指导全市中小学设立法律知识课程。推行“教材、师资、课时、效果”四落实制度,组织中小学校开展“宪法晨读”和征文、演讲等活动,进一步推进青少年学生法律素质教育,从小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行为习惯,使青少年从小树立宪法意识和国家意识。利用集市逢集日、周末以及重要节日节点在镇、村(组)、社区、学校、家庭开展禁毒、防艾法治宣传活动,宣传艾滋病预防、毒品危害等知识,提高青少年的防艾、拒毒、防毒的意识。二是健全完善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工作制度。积极开辟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第二课堂,健全完善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工作制度,调整充实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定期开展法治讲座活动,以案释法,用身边的案例教育学生认真学法,遵纪守法,从小树立法治观念,争做守法好公民。在中小学校普遍开展“政法干警、律师进校园”活动,组织政法干警、律师深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法律咨询活动,协助做好“依法治教”工作,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督促指导全市中小学设立法律知识课程,推行“教材、师资、课时、效果”四落实制度,组织中小学开展“宪法晨读”和征文、演讲等活动,进一步推进青少年学生法律素质教育,从小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行为习惯。在中小学校普遍开展“政法干警、律师进校园”活动,组织政法干警、律师深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法律咨询活动,协助做好依法治教工作,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三是加强法治宣传阵地建设。在城市街道、农村乡镇、村、村民小组等公共场所建立了以道路交通安全、禁毒反邪、食品安全、青少年权益保护、预防青少年犯罪等知识内容,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卡通漫画为表现形式的法治文化长廊或法治宣传墙;精选了法治警言格言和普法宣传标语下发给了市区道路两旁单位、商家,借助他们的LED电子显示屏流动播放,使青少年在上下学途中和休闲娱乐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法制熏陶。同时,在校园内设置与青少年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涉及道路交通安全、食品安全、预防犯罪等为主要内容的法治文化宣传墙和法治宣传专栏以及班级法治宣传角,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形成校园法治文化特色。四是创新青少年普法途径。结合“智慧敦煌”普法篇应知应会知识——城市家庭版、农村家庭版、酒店游客版、公众普及版信息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将预防青少年犯罪有关的知识类、常识类、宣传公益类、警示提示类、技巧类等视频或动漫卡通宣传片,通过“智慧敦煌--平安法治栏目”,以影视剧的形式上传至“智慧敦煌”飞儿机顶盒终端,把法治宣传教育延伸到家庭中,法律知识展现在电视上,让青少年在休息娱乐时接受法治教育。五是推进虚拟工读学校建设。选派各基层司法所长和社区矫正专职工作人员担任各乡镇虚拟工读学校教学点法制辅导员,指导学校经常性的开展法治教育和行为矫治工作。

加强青少年帮扶教育,切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一是扎实做好青少年法律援助和权益保护。安排法律援助中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要求,切实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律援助,维护广大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二是加强社区对未成年人的社区矫正工作。为做好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按照未成年人的矫正管理工作要求,司法局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实行分类管理。一是强化家庭教育。要求矫正管理机构加强与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监护人的联系,定期指导教育监护人开展好矫正监管的同时,教育监护人尊重未成年子女的生理、心理特点,有效做好家庭教育,为未成年服刑人员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奠定基础。二是强化管理,坚持分类实施。严格保护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信息。接受社区矫正期间,保护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身份,矫正宣告不公开进行,矫正档案严格保密,严格管理。针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一律实行严格管理,每周电话汇报一次,每月当面报告一次。坚持经常实地走访,及时掌握未成年人社区服刑人员的动态。三是强化心理辅导。针对未成年人年龄、心理、身心发育、犯罪特点等特殊情况,制定了有益于其身心健康发展的矫正方案,由矫正管理人员单独对未成年人社区服刑人员开展思想、法治等教育活动。针对未成年矫正的逆反心理比较严重的特点,侧重于感恩教育,加强心理疏导。指导未成年人多观看积极向上的影片,推荐阅读一些先进人物事迹、法律知识等书籍。引导他们主动认清自身问题,切实分清善恶,激发积极参与改造的动力。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分辨善恶,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服从管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重塑人生。四是强化职业技能和技术教育。对未成年人的教育重在思想教育,加强与学校及安置单位的联系,力争使就学的未成年服刑人员享受正常的义务教育;同时,对已经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未成年人,加强对他们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信息推荐,按照就业市场化的要求,司法局主动加强与就业培训中心的协作,及时收集、筛选用工信息,每月2期,定期为他们提供就业信息,为未成年刑满释放人员搭建了择业平台。

祝福文案
志愿技巧
网名昵称
祝福的话
心情文案
经典语录
故事人生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