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心灵驿站,专业知识网站!
当前位置: 心灵驿站> 酒泉> 瓜州>>瓜州县:架起培训输转桥梁 敲开脱贫致富大门

瓜州县:架起培训输转桥梁 敲开脱贫致富大门

发布时间:2025-07-19 14:14   文章来源:瓜州县人民政府网   阅读量:882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近年来,瓜州县结合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人员多,外出务工积极性低的特点,以培训输转一体化、参加培训能输转为目标,在开展精准扶贫劳动力技能培训的同时,积极促进精准扶贫劳动力转移就业。建立培训输转一体化服务体系,多举并措增强外出务工的积极性,解决外出务工的后顾之忧,使有输转意愿的精准扶贫劳动力有渠道、有门路实现输转就业,形成“一人稳定就业,脱贫致富一家”的良好格局,有力推动了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

一、夯实培训质量,提高就业素质

瓜州县坚持把提升精准扶贫劳动力就业素质作为促进转移就业,实现培训输转一体化服务体系的“钥匙”,使更多的精准扶贫劳动力从“苦力型”转变成“技术型”,增强精准扶贫劳动力发展的后劲,提升就业综合竞争能力的手段。

瓜州县就业技能培训紧扣就业市场需要、精准扶贫劳动力自身优势和培训意愿设立项目,狠抓培训质量提升,针对精准扶贫劳动力文化水平低的特点在培训计划安排中提高实操课的比例,增强实际操作能力,在授课方式上实现学员实际操作授课教师现场指导,使培训内容和方式更加符合精准扶贫劳动力需要。在培训时间上灵活安排,务工返乡期间安排培训,使精准扶贫劳动力可以及时掌握就业技能,使培训、务工两不误。认真分析了劳务市场需求,有目的开展针对精准扶贫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培训,按照贫困户自身需求和市场需求积极引导贫困户参加就业前景好、实用性强的焊工、电工、中式烹调师、农艺工、家畜饲养员等工种的培训。

通过参加就业技能培训提高了精准扶贫劳动力的“造血”功能,提高了就业竞争力。截至目前,全县已培训精准扶贫劳动力583人。

二、转变输转方式,拓宽就业渠道

瓜州县充分认识到通过劳务输转增加劳务收入,对脱贫攻坚的重要性。建立统一领导,乡镇劳务工作站、村组紧密参与,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劳务中介机构、劳务经济人、劳务带头人为纽带的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与输转一体化服务体系。将掌握就业技能的精准扶贫劳动力输转出去,发挥输转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

一是落实就业扶持政策,推进地企合作,协调对接县域企业吸纳精准扶贫劳动力就业。指导乡镇劳务组织面向较大工程项目、企业和工业园区开展用工专项服务,不断扩大就近就地转移就业规模,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创建领办“扶贫车间”,吸纳精准扶贫劳动力就近就业,使参加培训的精准扶贫劳动力可以就地就近就业。通过地企合作成功吸纳精准扶贫劳动力117人。

二是推行“互联网+劳务输转”模式,促进劳务输转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利用互联网为平台,获得更多的信息资源,发挥纽带作用将用工企业、劳务中介组织、务工者多方联系起来,实现精准对接。通过互联网将就业信息及时发布,使有务工意愿者及时了解用工信息,并通过线上咨询等方式详细了解岗位信息。如甘肃东诚众劦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利用互联网平台对接用工企业及时准确掌握岗位需求信息,同时利用互联平台及时将用工信息发布,使务工者及时了解用工信息。

三、发挥典型引领示范,构建培训输转一体化机制

经过大胆探索,大力扶持,瓜州县已建立培训输转一体化服务体系,并涌现出一批能够助推脱贫攻坚的典型。

瓜州县绿洲劳务公司,根据瓜州县沙河乡少数民族精准扶贫劳动力多,外出务工积极高,但是普遍没有掌握一技之长特点,借助县人社局开展的就业技能培训,开展用工单位有需求的针对性培训,通过培训使外出务工群众掌握一技之长,满足用工单位的需要,同时对接协调用工企业照顾少数民族务工者的生活习惯。已向新疆、广东等地的用工企业输转800人次以上的精准扶贫劳动力,人均实现年劳务收入4.5万元以上。

大力推行“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劳务输转中介机构”模式。培训前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联系劳务输转中介机构确定用工岗位,深入乡镇村组与有培训意愿的精准扶贫劳动力对接了解就业需求,按照劳动力就业需求和劳务输转中介机构用工岗位需求,确定培训内容、设置课程,开展订单、定岗培训,实现培训后输转上岗。瓜州县形成了“瓜州县晨光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甘肃乐轩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瓜州县东诚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甘肃东诚众劦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甘肃孚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瓜州县众创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张掖红海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瓜州县中信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甘肃睿诚人力资源咨询有限公司”、“瓜州县启飞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玉门誉通劳务派遣有限公司”的模式。截至目前,通过培训后输转精准扶贫劳动力241人。

四、抓住增效根本点,促使效益新提升

通过建立健全培训输转一体化平台,组织精准扶贫劳动力参加培训,实现转移就业,缓解了劳务市场的供需矛盾,解决了“人找不到活,活找不到人”的问题,满足了用工企业对技术型务工者的需求,使精准扶贫劳动力找到理想的务工单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一是促进精准扶贫劳动力观念的转变和素质的提高。通过参加培训后输转,使精准扶贫劳动力在务工的实践中使培训学习的技术得到了巩固提高,进一步增强了自身造血能力。通过外出务工,开阔了眼界,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更新了观念,改变过去死守一业、死守一家、死守一方的传统观念,极大的带动其它精准扶贫劳动力务工的积极性。

二是增加了精准扶贫劳动力收入。当前瓜州县农产品价格普遍较低,务农成本高、见效慢收入低。劳务输转是精准扶贫劳动力增收的一条捷径,相对于在家务农,外出务工成本小、见效快,收入为纯收入,是助力脱贫攻坚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按照掌握就业技术后在外务工最低标准每天100元计算,每月可实现劳务收入3000元。通过外出务工有效的增加了精准扶贫劳动力的收入,敲开了脱贫致富的大门。

祝福文案
志愿技巧
网名昵称
祝福的话
心情文案
经典语录
故事人生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