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心灵驿站,专业知识网站!
当前位置: 心灵驿站> 酒泉> 瓜州>>五个千亩基地振兴产业 “三变”改革助力脱贫攻坚

五个千亩基地振兴产业 “三变”改革助力脱贫攻坚

发布时间:2025-07-19 13:59   文章来源:瓜州县人民政府网   阅读量:5577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广至乡抢抓省市产业扶贫政策机遇,把农村“三变”改革作为助推产业扶贫政策落地见效、带动贫困户稳步脱贫、村集体持续增收的有力抓手,结合本乡镇产业发展优势,培育引进“三变”改革承接主体,完善收益分红模式,全力打造五个千亩基地,在振兴乡村产业的同时,持续助力贫困户脱贫增收,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一是利用产业扶贫资金,推动千亩温室蜜瓜基地建设。按照“扶贫资金带动、项目支撑为主、统一规划实施、产权归属集体、农户按股分红”的原则,乡政府持续投入财政扶持资金,以资产收益类项目为主,分年度规划建设日光温室、钢架大棚,现已建成日光温室、钢架大棚1500座。2020年将充分利用已建成钢架大棚,依托深圳阳光庄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乡蓬莱生态家庭农场、广绿联合社和西域风瓜果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四家承接主体,采取以村集体、农户劳动力、温室、钢架大棚等资源入股的模式,在全乡六个行政村种植两茬订单温室流星雨蜜瓜1000棚(2000亩)、订单温室巴西蜜瓜84棚、订单温室西洲蜜52棚,合作社每年以不低于8%的收益进行分红,红利中20%归村集体所有,80%分红给农户,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户分红增收的同时农户还可以通过劳动力入股获取二次分红。该模式可以有效带动卓园村、新堡村、岷县村、临潭村、卓尼村六个行政村427户贫困户实现稳定收益。现已完成211棚的栽植工作,今年计划再统筹产业扶贫资金近千万元,在广至乡现代戈壁生态农业产业园,新建日光温室62座,新建高标准钢架大棚350座,目前,日光温室及钢架大棚都已开工建设。

二是积极引导经营主体,构建千亩大田蜜瓜基地。为适应产业化发展方向,广至乡充分发挥合作社整合资源优势,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联结机制,引导西域风瓜果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广至乡卓园村、卓尼村、洮砚村与260户农民签订3000亩订单种植大田蜜瓜,合作社派出技术员全程技术指导,通过“统一种源、统一育苗、统一施肥、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采摘、统一包装、统一销售”七个“统一”环节的全过程管控,辐射带动周边800户农户发展生产,有效解决农户种不好、卖不掉的难题。

三是着力培育新型产业,推动发展千亩甜菜种植。广至乡大力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在全县率先推广甜菜种植,积极对接酒泉糖厂在新堡、岷县、临潭三个行政村全面推动甜菜产业发展。广至乡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农户以每亩350元的价格将耕地入股酒泉糖厂,农闲时参与甜菜种植,收益与产量和商品率直接挂钩,推广种植大田甜菜1000亩,截至目前,已完成1000亩合约签订工作。

四是紧盯饲草产业发展,打造千亩构树产业基地。广至乡党委政府以“咬住青山不放松”的精神,立足本乡土地盐碱化大、农产品种植效益低下的实际情况,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因村施策,大力发展构树饲草产业发展。以新堡村为中心,依托瓜州县立林生态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采取“公司+贫困户”模式,在新堡村、岷县村、临潭村三个行政村,入股1000亩耕地用于种植饲草构树。目前,已与新堡村25户贫困户以每亩350元的保底价格签订了385亩为期7年的土地流转合同,正在进行岷县村、临潭村两个村的合同签订工作。

五是抢抓中药材产业发展机遇,大力建设千亩枸杞基地。中药材产业作为全县推动多年的特色优势产业,在规模种植、产品加工、对外营销等方面已有一套完备的产业链集群。广至乡党委、政府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决定在岷县村、临潭村、卓尼村三个贫困村大力推进枸杞产业,带动壮大村集体、农户增收。目前,已依托瓜州县满地红枸杞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统一提供种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田间管理、统一订单收购”,率先在岷县村、临潭村、卓尼村三个贫困村栽植枸杞苗木近1000亩,与120户贫困户签订了订单种植收购合同。下一步,广至乡将采取“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由合作社选派技术员实行统一种植与管理,大力发展枸杞产业,持续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

祝福文案
志愿技巧
网名昵称
祝福的话
心情文案
经典语录
故事人生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