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玉门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2014年底全市11381名贫困人口,在2019年底已减少到0,贫困发生率也降低至0,全市顺利退出插花型贫困县序列。
马一四么是独山子乡源泉村的建档立卡户,十多年前举家搬迁至此,马一四么从来不敢想现在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
独山子乡源泉村五组村民马一四么:“我的房子是2016年修的,2017年完工,总共花了十七八万元钱,乡政府补助了两万元,这样才把这房子修好的。卧室、厨房、卫生间都齐全,很舒服。”
住上了新房子,心情好了,马一四么就开始发展增收产业。
独山子乡源泉村五组村民马一四么:“今年产下的,10亩地里面生产的枸杞,最近价格不太好,过两天价格好了再卖,现在卖一公斤卖个十五六块钱,过两天价格好了可能卖个二十几块钱,总共下来卖个一万元。”
黑枸杞是马一四么家的第一笔收入,马一四么的第二笔收入来自他养的羊。
独山子乡源泉村五组村民马一四么:“养了40只羊,家里面剩下的就这几只,现在羊都外面放出去了,一年下来收入个一两万块钱。我儿子和我外面出去打工,一年打工也挣个三四万块钱,种地一年收入一万块钱,养羊收入两万块钱,这样下来一年也收入个六七万块钱,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了。”
日子越来越好的不仅仅是马一四么一家一户,村里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精准扶贫带来的好日子。
独山子乡源泉村五组村民马二洒:“变化特别大,路也通了,路灯亮了,危房进行了改造,我们生活水平也提高了,都脱贫了。”
独山子乡源泉村八组村民黄四辈:“有很大的变化,卫生环境我们都搞的干干净净的,红的黄的旗子每月贴一次,这个红旗是卫生好一点的,黄的是卫生一般的。”
独山子乡源泉村八组村民黄阿两古:“对我来说是很好,生活变化大以后我们更加努力,这就是我们的梦想。”
玉门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安成玲:“五年前,源泉村是玉门市基础条件最薄弱、贫困覆盖率最广、贫困人口最多的自然村。这五年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帮扶下,在全体村民的努力下,整个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如刚刚村民们所说的那样,现在村子里面道路通畅了,房子漂亮了,产业增多了,大家的腰包也鼓了起来,2019年10月源泉村顺利实现了全村整体脱贫,现在老百姓是离贫困越来越远了,离幸福越来越近了。”
独山子乡党委副书记张贵军:“这五年来,独山子乡党委政府贯彻“421”脱贫攻坚计划,带领群众抗风沙、战盐碱,全乡721户建档立卡户3616人,全部脱贫,四个贫困村全部摘帽,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年底的5280元增长到2019年年底8737元,每年增长了10%以上。”
作为全省建乡最晚的乡镇,贫困程度深、基础条件差、收入水平低曾一度是六墩镇的代名词。“十三五”期间,六墩镇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带动,扶持农户发展“庭院经济”,现如今,生态芦花鸡养殖已经成为了六墩镇响当当的农业品牌。作为合作社负责人的薛根平,这两天每天都在忙着接单送货。
玉门市康欣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薛根平:“大概今年销售芦花鸡1万多只,大概的收入20多万元。”
六墩镇副镇长李建功:“这五年来,我们六墩镇以产业为引领,持续带动农民增收,自2014年贫困群众收入4245元,到2019年年底,群众人均收入已经达到了9433元,我们全镇五个村282户贫困户已经全部脱贫摘帽。”
“十三五”期间,玉门市大力培育增收主导产业,全面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着力拓宽贫困人口增收渠道,不断增强贫困人口自我“造血”能力。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2014年3394户11381人降到2019年的0户0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1.62%降至2019年的0。2019年4月,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玉门市顺利退出插花型贫困县序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整体脱贫,贫困村退出率达到100%。随着一幅幅脱贫攻坚的宏伟画卷在玉门大地徐徐展开,幸福美好的小康梦想正在这里变得越来越真实可感。
上一篇 : 中石油集团公司总经理李凡荣在玉门油田调研
下一篇 : 下西号镇多措并举抓好秸秆禁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