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敦煌市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深化水利改革、提高供水保障能力以及流域生态保护与恢复,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持续强化用水监管。全面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强化红线刚性约束,制定印发《敦煌市水资源管理控制指标》《敦煌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意见》《敦煌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健全水权分配制度,促进水资源合理配置。启动实施节水评价管理,在规划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中增加节水评价内容,实行取水工程(设施)核查登记,加强取用水计量监控,建立水资源承载力监测预警机制,严控高耗水高污染项目取水,水资源监管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2020年,敦煌市成功入选全国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二是全面加强源头节水。坚持“以水定结构、以水定规模、以水定发展”的原则,全面推进农业、城镇和工业全领域节水。在农业节水方面,严格执行“三禁”政策,加快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调整种植结构、推广节水技术,敦煌市农业用水比重由2011年的90.27%下降到2020年的77.27%,实现净节水量1726万立方米;积极推广灌溉用水计量设施,全市2750眼农灌机井实现智能计量设施全覆盖,并建成实时监控平台,农业灌溉用水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城镇节水方面,以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为基础,对星级酒店进行节水器具改造,普及率达到90%以上;实施城市地下水源地置换工程,在保证城市用水需求的基础上,有效减缓了地下水位下降趋势。工业节水方面,建立工业用水管理制度,将年取水量1万立方米以上企业全部纳入重点用水单位监控名录,定期开展水平衡测试及水效对标,对超过取水定额标准的企业分类分步限期实施节水改造,有效降低了工业用水。
三是全力保障生态用水。实施月牙泉水生态修复工程,限制区域内地下水开采量,月牙泉平均水深提高至1.6米。实施疏浚归束河道工程,连通党河与疏勒河,增加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用水,有效改善了区域水文地质环境。加强水电站引泻水流量监管,督促水电站定期维护生态水流量监测设备,确保生态基流下泄量不低于1.38立方米/秒,西湖自然保护区周边地表植被覆盖率进一步增加,生态治理初见成效。
四是营造节水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新闻媒介,结合“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六五世界环境日”、“全国节能宣传周”等宣传活动,集中开展节水形势宣传、知识普及和政策解读,在景区、城市主要街道,投放通俗易懂、主题鲜明、内容鲜活的节水公益广告、海报,全社会用水观念逐步转变,形成了全民节水良好氛围。
上一篇 : 敦煌市田间学校成为农民致富的“加油站”
下一篇 : 敦煌市以规范促提升景区发展不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