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心灵驿站,专业知识网站!
当前位置: 心灵驿站> 酒泉> 瓜州>>“十四五”甘肃审计工作发展规划

“十四五”甘肃审计工作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21-08-12   文章来源:审计局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十四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和《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甘肃“十四五”规划纲要),结合审计工作实际,制定“十四五”甘肃审计工作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 发展环境和指导方针

  
  做好“十四五”时期的审计工作,必须深刻认识审计工作面临的发展环境,牢牢把握审计工作的指导方针。
  一、发展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审计领域重大工作,为审计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十三五”时期,全省审计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作为审计工作的统揽和主线,始终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重大政治责任,紧紧围绕《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主要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积极推进审计全覆盖,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工作,五年累计审计3万多个单位,促进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269.81亿元,推动健全完善制度705项,移送问题线索1868件,较好发挥了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十四五”时期是我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全省审计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任务和机遇。
  ──新形势对审计工作提出新要求。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外部环境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经过“十三五”时期的接续奋斗,我省已进入新发展阶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总体上处在多重发展机遇的叠加期、深化改革开放的攻坚期、弥补基础短板的突破期、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缩小发展差距的窗口期。全省审计机关要胸怀“两个大局”,立足我省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方向,进一步拓展势能、增添动能、发挥潜能,不断把审计事业向前推进。
  ──新发展阶段审计工作面临新机遇。未来五年,我省仍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发展环境。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区域竞争势必更加激烈,但各种生产要素向西部流动的速度不断加快,东中部产业向西部转移的态势更为明显。我省经济总量较小,但发展势头强劲、优势日益凸显、潜力加速释放,政策机遇多重叠加。全省审计机关要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不断开创审计工作新局面。
  ──新时代赋予审计工作新职责新使命。审计工作涉及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必须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开展。全省审计机关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新时代的新特点、新使命、新部署、新要求,认真落实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部署要求,不断创新和完善审计理念、审计手段、审计管理和审计制度,为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保障。
  ──审计工作还存在一些短板。随着审计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审计监督的政治保证和制度保障更加坚强有力,但审计作用发挥与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安排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全省审计工作发展还不平衡,审计全覆盖的质量和水平还不够高,审计成果的质量、层次和水平还有待提升;工作任务重与力量不足的矛盾仍较突出,审计干部队伍能力素质还不能完全满足审计事业发展需要;审计工作创新与审计形势发展变化还不完全适应,审计信息化建设需进一步加强,审计组织方式需进一步优化。全省审计机关要深刻认识新时代审计事业发展存在的薄弱环节,综合施策,加快补短板、强弱项,主动担当作为,更好履职尽责。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完善审计制度机制,加强全省审计工作统筹,加快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更好发挥审计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为我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提供监督保障。
  三、基本原则
  ──把牢政治方向,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站位,站稳政治立场,服从服务大局,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审计工作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指引的方向前进。
  ──坚持党的领导,切实强化根本保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和完善党领导审计工作的制度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全面落实党中央对审计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要求,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好监督保障作用,在新征程中焕发新气象、展示新作为。
  ──坚持依法审计,积极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和依法审计理念,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提高审计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坚持原则、恪尽职守、勤勉尽责,始终做到查真相、说真话、报实情。全面辩证看待审计发现问题,按照“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客观审慎作出评价和结论。
  ──坚持人民至上,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推动共同富裕作为审计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进一步拓展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改革创新,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坚持与时俱进,推进审计理念、思路、方法、制度、机制创新,及时揭示和反映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坚持用改革的视角发现问题,以改革的思路推动解决问题,做到揭示问题与推动解决问题相统一,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一体推进。
  ──坚持系统观念,全面协调推进工作落实。坚持全省审计工作一盘棋,强化党委审计委员会对本地区审计工作的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增强审计工作的前瞻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提高宏观意识和全局观念,围绕“国之大者”“省之大计”谋划和开展审计工作,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分析原因、提出建议,充分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
  四、主要目标
  按照《“十四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和甘肃“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审计工作实际,确定以下主要目标。
  ──健全集中统一的审计工作体制机制。把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落实到审计工作全过程各环节,构建覆盖全省、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审计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军地联合审计工作机制;健全党委审计委员会关于审计领域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形成审计工作全省一盘棋。
  ──着力构建全面覆盖的审计工作格局。统筹各级审计力量,消除监督盲区,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审计监督体系,做到党中央和省委重大政策措施部署到哪里、国家利益延伸到哪里、公共资金运行到哪里、公权力行使到哪里,审计监督就跟进到哪里。实现审计全覆盖纵向与横向相统一、有形与有效相统一、数量与质量相统一。
  ──推动形成权威高效的审计工作运行机制。坚持依法审计,用事实和数据说话,维护审计监督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着力构建审计计划、组织实施、复核审理、督促整改等既相互分离又相互制约的审计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审计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

第二部分 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做好“十四五”时期的审计工作,必须围绕甘肃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审计工作全过程各环节,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治已病、防未病”,发挥好审计机关对推进甘肃“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的监督作用,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作出新贡献。
  五、政策落实跟踪审计
  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促进政令畅通为目标,准确把握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定位,加大对经济社会运行中各类风险隐患揭示和查处力度,及时发出预警;加大对民生领域政策落实、资金和项目审计力度,维护人民利益;加强和改进跟踪审计组织方式,进一步突出跟踪审计的时效性。
  ──建立各专业审计与国家重大政策措施有效对接机制。审计机关应将自身职责与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制定的重大政策措施有效对接,采取各级审计机关分级实施审计与审计署在全国范围统一组织专项政策审计相结合的方式,每年选择若干项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政策措施,集中力量开展专项审计,发挥专业优势,确保审深审透。
  ──突出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的任务重点。根据各级党委、政府的规划部署和工作举措,对各级审计机关的审计目标、审计侧重点进行区分,顺着政策落实的全链条、各环节开展跟踪审计,并根据审计结果,对该项政策措施的实现程度和有效性进行总体分析评价,提出健全制度、完善政策、堵塞漏洞、强化执行的审计建议。
  ──构建重大政策措施审计事项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梳理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事项,对各板块政策审计事项编制审计操作指南(规程)和政策汇编,明确政策目标、政策要求、审计思路、常见问题、审计方法、政策法规依据;以提高政策执行效果为目标、以问题导向为基础,积极探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六、财政审计
  以增强预算执行和财政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推进预算规范管理、建立健全现代财税制度、优化投资结构为目标,加强对预算执行、重点专项资金和重大公共工程投资等的审计。
  ──财政预算执行及决算草案审计。围绕财政预算执行过程和结果,每年对各级政府预算执行及决算草案进行审计,重点关注预算收入统筹、预算支出管理和财政支出标准化推进、预算编制的合规性和完整性、预算执行和绩效管理、政府财务报告体系建设及实施等情况,促进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政府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监督,对市县政府财政收支情况5年内至少审计1次。
  ──部门预算执行及决算草案审计。围绕部门预算的完整性、规范性、真实性,重点关注预算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以及财经法纪执行等情况,对各级党政工作部门、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部门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5年内至少审计1次,重点部门和单位每年安排审计,深入揭示预算执行中各类违规和管理不规范问题,促进各预算单位规范管理,增强预算约束。
  ──重点专项资金审计。围绕重点领域预算绩效管理,重点关注科技、文化、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等专项资金分配、管理和使用情况,以及相关的政策目标实现情况,推动省级、市县政府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促进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和重点专项资金提质增效。
  ──政府债务审计。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部署,重点关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控、隐性债务化解和地方政府债券资金使用绩效等情况,推动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遏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增量、稳妥化解存量,提高政府债券资金使用绩效。
  ──税收、非税收入和社会保险费征管审计。积极配合审计署开展税收审计工作,重点关注税费征管真实性完整性、税费优惠政策落实及成效巩固,收入征管制度改革推进等情况,推动健全收入征管制度,提升收入征管质效,提高政府税收和非税收入规范化、协调化、法治化水平。
  ──重大公共工程投资审计。围绕项目预算执行、决算和建设运营,加强对政府投资为主,关系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的全省重点投资项目、省列重大建设项目的审计监督,聚焦重大项目决策、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工程招投标、物资采购、工程结算、资金管理、项目管理、概(预)算执行等关键环节,揭示投资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持续开展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促进甘肃“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的重大工程项目及相关政策落实,提高投资绩效,推动投融资体制改革。
  ──国外贷援款项目审计。围绕我国政府与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签订协议约定的职责,在项目执行期内每年开展1次审计,重点关注国外贷援款项目财务收支、项目执行和绩效情况,以及债务管理情况,促进提高项目质量和外资使用效益,推动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
  七、国有企业审计
  以推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健全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为目标,加强对省属国有及国有资本占控股或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以及国有资本监管部门的审计。
  ──国有企业资产负债损益审计。围绕国有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重点关注国有企业重大投资项目、资产处置以及风险防控等情况,促进企业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和会计信息质量,提高经营管理绩效和国有资产(资本)保值增值。
  ──国有企业改革审计。围绕国企改革“1+n”制度体系和三年行动方案决策部署,重点关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国有企业科研投入、科技成果转化等情况,促进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推动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和监管审计。围绕“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重点关注国资监管部门履行职责、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情况,推动监管部门职能转变,提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绩效,促进优化国有资本布局、规范国有资本运作、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
  ──境外投资和境外国有资本审计。围绕境外投资和境外国有资产安全、规范、高效运营,重点关注国有企业贯彻落实“走出去”“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决策部署、境外重大投资、重大项目建设管理、境外国有资产经营绩效和安全完整等情况,促进提升企业国际化经营和抗风险能力。
  八、金融审计
  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推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安全高效的现代金融体系为目标,加强对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的审计。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情况审计。围绕统筹发展与安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持续关注重点地区、重点领域等的风险状况,加大对地方金融监管部门职能履行情况的监督,促进健全金融风险防控、预警、处置、问责的制度体系,维护金融市场健康平稳运行。
  ──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情况审计。围绕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重点关注金融机构资产质量、经营管理、风险防控、公司治理及内部管控等情况,促进金融机构完善公司治理,依法合规经营,增强竞争能力。持续推动金融审计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金融审计数据分析平台,实现对金融机构的常态化监督。“十四五”期间,统筹安排金融机构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风险防控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实现省属金融机构5年轮审1遍。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情况审计。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重点关注货币政策传导效果、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及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情况等,促进信贷结构优化、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金融普惠性。
  九、农业农村审计
  紧扣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把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为“十四五”期间农业农村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发挥审计在全省乡村振兴体系中的保驾护航作用。
  ──保障粮食安全相关审计。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农业科技、种子基地建设等,重点关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任务落实,种质资源和耕地保护情况,推动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防止耕地“非粮化”“非农化”,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大力发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保护种粮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安全和有效供给,促进粮食安全相关措施落实到位。
  ──乡村建设行动实施和农业农村改革任务推进情况审计。围绕乡村建设行动实施和农业农村改革目标,重点关注乡村建设规划实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以及完善农业补贴、农业保险等情况,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情况审计。围绕过渡期内“四个不摘”政策落实和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等重点任务,促进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做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有关政策贯彻落实的跟踪监督,把发现问题与推动整改、完善治理紧密结合起来,保障乡村振兴各类专项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十、资源环境审计
  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面深化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领域资金、项目和相关政策落实情况的审计。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围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结合本地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市(州)、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促进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和正确政绩观,认真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推动解决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突出问题,切实维护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利益。
  ──资源环境专项资金审计。围绕节能减排、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修复等财政专项资金投入、分配、管理和使用情况,重点关注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水源涵养、水土保持、中小河流治理、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等重点项目的实施效果,保障资金安全,促进政策目标实现。
  ──生态文明建设政策落实情况审计。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任务,重点关注河(湖)长制和林长制推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祁连山生态保护和治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规划落实等情况,促进建设山川秀美、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新甘肃。
  十一、民生审计
  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维护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目标,重点审计民生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情况,促进公共资源、公共资产、公共服务公平合理分配,确保民生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就业优先政策落实审计。围绕就业优先政策贯彻落实和就业补助资金的分配、拨付、使用情况两条主线,聚焦困难企业、小微企业以及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保障,科学制定审计实施方案,推进全省促进就业优先政策落实等专项审计,反映和揭示存在的问题,为促进就业政策精准落实、资金高效使用提供决策参考和依据支撑。
  ──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和改革推进情况审计。围绕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公积金、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等住房保障资金管理情况,重点关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建设、住房制度改革等政策落实情况,促进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提高住房保障有效供给。
  ──社保审计。利用3至5年时间,采集养老、医疗、低保、工伤等社会保障事业直管部门、经办单位和社保事业单位业务、财务数据,以及公安等单位的关联数据,完善数据的标准化工作,建立数据模型,全力做好社会保险基金审计;围绕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医疗救助、残疾人补贴、优抚安置、彩票公益金等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重点关注资金申请、审核、分配、使用等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特殊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到位,促进完善优化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社会救助体系。
  ──教育审计。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领域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开展审计,重点关注普惠性学前保障、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职业教育“技能甘肃”构建、高校“双一流”建设等政策落实情况,推动教育经费保障、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办学模式等方面深化改革,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源,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卫生健康体系建设和改革推进情况审计。围绕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等资金投入和管理使用情况,重点关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和分级诊疗体系等,以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情况,促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医疗资源有效配置,全力推进健康甘肃建设。
  十二、经济责任审计
  强化干部管理监督,促进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进一步加强对全省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
  ──科学确定经济责任审计计划和审计重点。科学制定经济责任审计中长期规划,以任中审计为主,坚持党政同责、同责同审。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对象数据库,围绕领导干部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根据不同类别、不同级次、不同地区(部门、单位)领导干部的履职特点,进一步规范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内容,重点关注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决策部署,推动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管理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防控重大经济风险等履职情况。
  ──规范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以查清的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为准绳,在审计范围内,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进行评价,认真贯彻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考虑历史情况,着眼长远发展,准确界定责任,力求审计结论客观公正、问题处理实事求是,鼓励探索创新,支持担当作为。
  ──推动深化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加强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协作配合,发挥监督合力,建立健全审计整改落实以及责任追究等结果运用制度,及时向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反馈审计情况、提出整改要求、开展整改督察,推动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以及整改情况作为考核、任免、奖惩被审计领导干部的重要参考。
  十三、督促审计查出问题全面整改落实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推动审计查出问题有效整改、巩固和拓展审计整改效果为目标,坚持揭示问题与推动解决问题相统一,推动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做实审计监督后半篇文章。
  ──强化落实审计整改责任。党委审计委员会要加强对审计整改工作的领导,发挥党委审计委员会统筹协调、督促落实的作用,及时研究审计查出重大问题的整改推进情况,对审计整改工作提出要求。审计机关要推动被审计单位压实整改主体责任,强化主管部门对其管辖行业领域的监督管理责任。及时组织对审计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促检查,以后年度审计中也要重点关注以前年度审计整改情况,重点核实整改结果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防止敷衍整改、虚假整改。推进审计监督与纪检监察、人大监督、司法监督、党委和政府督查协调配合,形成更有效的审计整改合力。
  ──健全审计整改工作机制。对审计查出的问题,形成问题清单,逐项分解到有关地区、部门和单位,明确整改责任主体,整改要求要科学合理、分类施策:对于能够立行立改的,提出明确、具体、可操作、标准统一的整改要求;涉及体制机制或相关法规政策不完善的,提出深化改革、完善制度的意见建议,督促有关部门单位研究改进。推进审计整改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我省进一步强化审计整改工作的意见和制度,提高审计整改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加强审计整改结果运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联动,把审计监督与党管干部、纪律检查、追责问责结合起来,将审计整改情况作为考核、任免、奖惩领导干部的重要参考。健全审计整改约谈和责任追究机制,对拒不整改、推诿整改、敷衍整改、虚假整改的,审计机关可提出处理意见建议,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提请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或主管部门研究处理。

第三部分 落实各项保障措施

  
  做好“十四五”时期的审计工作,必须坚持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把省委对审计工作的各项安排要求细化、实化、制度化,加强审计业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和信息化建设,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
  十四、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成果,认真落实党对审计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审计工作全过程各环节,善于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问题,在推动甘肃“十四五”规划纲要落实过程中更好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健全党委审计委员会运行机制。党委审计委员会要加强对本地区审计工作的领导,立足区域发展战略和本地区实际,增强审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上级党委审计委员会要加强对下级党委审计委员会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要认真履职尽责,加强研究谋划、沟通协调、服务保障、督察督办,确保各项部署要求落到实处。
  ──完善推动党中央关于审计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关于审计工作的安排要求落实机制。党委审计委员会要及时传达学习党中央关于审计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中央审计委员会议定事项以及省委审计委员会相关要求,结合实际研究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党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要建立健全审计监督重大事项督察督办制度,建立定期“回头看”和报告、通报、问责制度,加大督察督办力度,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安排要求有效落实。
  ──严格执行审计领域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对重要审计情况、重要审计报告、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及其处理意见等,审计机关要首先向本级党委审计委员会请示报告,经批准后再按法定程序办理。下级党委审计委员会重大事项要及时向上级党委审计委员会请示报告,委员会主要负责同志为第一责任人,对请示报告工作负总责。制定审计领域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清单,实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责任追究制度。
  ──加强对全省审计工作的领导。坚持审计工作全省一盘棋,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上级审计机关要加强审计项目计划的统筹和管理,优化审计组织方式,合理配置审计资源,加强对下级审计机关的考核和干部管理。健全完善军地联合审计工作机制,积极稳妥推进军地联合审计工作。加强对内部审计的指导和监督,积极推进建立国有企业总审计师制度,依法核查社会审计机构出具的相关审计报告,积极利用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力量,增强审计监督合力。
  十五、全面加强审计业务管理
  加大审计创新力度,在盘活用好审计资源上下功夫、挖潜力,向管理要效率,靠创新提效能。
  ──创新审计理念思路。积极开展研究型审计,深入研究和把握党中央、国务院重大经济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安排要求的政策背景、战略意图、改革目标等根本性、方向性问题,不断提升审计工作的政治性和前瞻性。根据审计实践需要,强化审计理论研究,推动审计理论、审计实践和审计制度创新。
  ──创新审计组织方式。根据审计项目性质,综合运用上审下、交叉审、同级审等审计组织方式,对涉及全省的大项目,统一调度兵力打好决战;对急难险重的任务,集中优势打好歼灭战;对党中央和省委临时交办、时效性强的任务,快速集合兵力打好闪电战;对历史遗留问题和体制机制问题,善于坚守阵地,打好持久战,不断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
  ──加强审计流程管理。加强调查研究和整体构思,科学制定审计项目计划。加强年度计划和五年规划的衔接,做好通盘考虑,编制好中长期审计项目库,原则上年度审计项目应在中长期审计项目库中筛选确定。在开展试审或对审计对象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制定审计工作方案、实施方案。厘清各环节质量控制责任,提高复核审理效率,更好服务审计业务开展。加强审计项目过程控制,规范延伸调查行为。
  ──加强审计质量管控。树牢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生命线理念,强化法治意识、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在法定职责权限范围内开展工作,规范审计程序和行为,有效防控质量风险,维护审计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实行质量分级负责制,健全完善审计质量管控制度,推动建立与信息化建设相适应的审计质量管控体系,进一步提升审计质量和成效。发挥优秀审计项目对审计质量的示范引领作用。
  ──强化审计结果运用。建立健全全省各级审计机关审计结果和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对相关审计结果跨年度、跨地域、跨行业、跨领域的综合分析,深度提炼普遍性、规律性、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加大审计结果公开和审计整改情况公告力度,强化与其他监督部门和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健全完善重大案件线索移送和重要问题移交机制。
  十六、加强审计干部队伍建设
  全面落实“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的总要求,加强审计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锻造信念坚定、为民服务、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
  ──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持续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党建工作和审计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推动机关党建与审计业务融合发展。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格执行审计“四严禁”工作要求和审计“八不准”工作纪律,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加强审计机关内部审计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自觉接受纪检监察、人大监督、民主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各方面监督。
  ──加强专业能力建设。坚持把学习作为提升专业能力的首要途径,大力创建学习型机关。经常性开展理论研讨、学习交流、岗位练兵等活动,教育引导审计人员增强补课充电的紧迫感,紧跟时代发展潮流,自觉补齐自身能力短板弱项。持续完善审计实务导师制,发挥传帮带作用,不断提高审计干部能查、能说、能写能力。加强实践锻炼,积极推进轮岗交流,鼓励干部通过多岗位锻炼经受磨炼、增长才干,提升综合能力。
  ──严把选人用人关口。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把政治关、品行关、能力关、作风关、廉洁关,统筹做好干部选、育、管、用工作。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注重在工作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持续加大对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落实和完善精准考核、奖惩分明的激励约束机制,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优化领导班子配备,增强整体功能。
  十七、坚持科技强审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强审的要求,加强审计技术方法创新,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审计,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
  ──提升信息化支撑业务能力。加快金审工程三期项目建设应用和持续优化,建成数据采集、数据校验、数据整理和数据分析的智能化操作平台,提高大数据发现和查处问题的能力,切实做到精准审计。完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开展网络安全常态化检查,持续提升网络安全防御和应急处置能力。
  ──持续推进大数据审计工作。大力推广“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系统研究”的大数据审计工作模式,变审计人员“路上跑”为审计数据“线上跑”,变“现场找线索”为“带线索到现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数据分析和疑点核实中去。利用现有信息系统资源,及时将审计项目中形成的数据分析思路转化成审计模型嵌入数据分析平台,结合年度工作计划,积极做好大数据审计对接、合作和应用工作。健全数据集中管理制度规范,保障数据安全。
  ──加强数据资源分析利用。坚持以用为本,充分利用政府数据平台,扎实开展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单位数据与行业数据以及跨行业、跨领域数据的综合比对和关联分析,促进审计工作从现场审计为主向后台数据分析和现场审计并重转变。加强数据和分析模型共享共用。
  十八、抓好规划实施
  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对审计工作的领导,积极主动支持配合审计工作。凡是管理分配使用公共资金、公共资产、公共资源的部门和单位,凡是行使公共权力、履行经济责任的领导干部,都要依法自觉接受审计监督,认真做好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建立健全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
  全省各级审计机关要根据规划要求,加强组织领导,研究制定具体落实措施,落实规划实施责任,抓好规划实施。省审计厅要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和效果评估,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祝福文案
志愿技巧
网名昵称
祝福的话
心情文案
经典语录
故事人生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