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数外三门分数加上选修三门的赋分成绩进行排名。
等级赋分的具体算法
等级赋分使用科目:、地理、化学、生物
等级赋分的基本思路是:将每门选考科目的同一类型考生成绩按照分数高低依次排序。排序中,根据比例划分不同等级,按照公式赋予不同等级分。
等级分的满分值为100分,起点分值为30分。也就是说,假如考生考了0分,排到E等级。赋分后,少也有30分。
卷面分换算等级
将思想、地理、化学、生物学每门科目考生的卷面分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的人数比例分别约为17%、33%、33%、15%、2%。
按照等级划分分数区间
根据考生卷面分划分的等级,来换算等级对应的分数区间。等级分换算对应表如下:
等级分计算
运用等级赋分公式将考生选考科目卷面分换算成等级分,四舍五入得到考生转换后的等级分,计入终总成绩。等级分计算公式:
新高考等级赋分
新高考改革后,、地理、化学、生物这四门选考科目的等级赋分,不仅受到卷面分影响,还与命题难易程度、所选科目人数息息相关。
考生成绩进行等级转换后,与原始分(卷面分)相比,可能偏高,可能偏低,也有可能相等,这主要取决于命题的难易。
如果题目偏简单,考生原始分数就会整体偏高,转换后的等级分数低于原始分数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反之,如果题目偏难,考生原始分数会整体偏低,转换后的等级分数就可能高于原始分数。
当排名固定时,选考同一类型科目的人数越多,该科目赋高分机会越多。
今年高考卷分为哪几类如下:
全国高考试卷有八套。
目前全国高考还没有统一试卷,全国教育个体异蚂晌竖不同无法统一。2023年高考全国共有八套试卷,分别是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高考I卷、新高考Il卷、北京自主命题卷、天津自主命题卷、浙江自主命题卷、上海自主命题卷。
目前我国大部分省份高考使用的都是全国卷,全国卷还分为甲乙丙卷,还有一些省份高考采取自主命题方式。对于学生来说需要弄清楚自己省份高考用的是什么试卷,这样才能在复习的时候更有针对性。
近几年中有很多声音,建议高考再次走向全国一张卷,统一出题,统一高考。但是由于各地高中教材版本不同,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也不用,所以短时间内很难实现。我们在高谨滑考复习过程当中,可以购买其他省市的一些高考试卷来复闷大习备考,这对于高考复习备考工作是有好处的。
北京卷是自主命题,和全国卷每一科都不同的题目。2023年,只有三份地方自主命题,分别是北京卷,上海卷和天津卷,其他省份全部使用全国卷,北京卷的数学物理相对不难,只是压轴题难度大,化学卷和全国卷相比,难度可以。
高考答题的注意事项:
1、保护好答题卡。保持卡面整洁,不得折叠、污染、穿孔或撕破,所作答案特别是选择题答案要用试卷或草稿纸遮盖,严防被其他考生抄袭。
2、在各题作答区域内答题,严禁超出本题答题区域。
3、外语科目听力考试期间注意保持安静,故意发出声音干扰听力考试正常进行者,按处理。
高考全国卷分为I、II、III卷,并不是备份用的,其中河北省采用的是全国Ⅰ卷,它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命制的、适用于全国大部分省区的高考试卷,目的在于保证人才选拔的公正性。全国卷分为全国甲卷、全国乙卷和全国丙卷。
从2013年开始,新课标全国卷分为Ⅰ卷、Ⅱ卷。从2016年开始,新课标全国卷分为Ⅰ卷、Ⅱ卷、Ⅲ卷。并且从2016年开始,全国Ⅰ、Ⅱ、Ⅲ卷分别改称为全国乙、甲、丙卷;
这三套卷子是根据各地的不同的实际情况以及各省市区加入新课标高考的情况来命制的,从初的逐步发展为全国Ⅰ、Ⅱ、Ⅲ卷,也就是全国乙卷、全国甲卷、全国丙卷;
其中全国Ⅰ卷也就是全国乙卷使用的地区有:山西、河北、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山东、浙江(英语听力部分),所以河北省使用的是全国Ⅰ卷。
全国一卷二卷三卷的区别
每个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教育资源等方面一定不是平均的,这就不可能让全国考生都做同一张卷,同一道题。能保证至少一个省考的题一样,在这个前提下其他方面公平竞争,在大数据时代,如果教育部门能在考试后把做同一套卷的这些省份的考生成绩统计出来,成绩、数据的参考意义会更大。也为高校招生分配、教育部门政策设计方向提供更有益的方案。
高考的相对公平更多是体现在学生是和所在地区的所有考生一起竞争,竞争范围远远大于学校年级排名,基数更大,公平性相对更高。
1、全国卷一使用地区(9个省份):
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
2、全国卷二使用地区(10个省份):
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陕西、重庆
3、全国卷三使用地区(5个省份):
云南、广西、贵州、四川、
4、新高考全国卷地区(2个省份):
山东、海南
山东:语数外(新高考Ⅰ卷)
海南:语数外(新高考ⅠⅠ卷)
5、自主命题地区(5个省市):
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
以上内容参考:
有教育强弱省的别 为了弥补这些别 考卷分了3个级别 教育强省当然拿的难度大的 考卷! 他的都不固定 不到高考那天谁都不知道 你会拿到几
高考全国卷怎么划分:
全国高考卷目前分为全国乙卷(新课标Ⅰ卷)、全国甲卷(新课标Ⅱ卷)、全国丙卷(新课标Ⅲ卷)以及自主命题省份的试卷四类,具体的使用省份如下:
1、全国乙卷(新课标Ⅰ卷)。使用省区:山西、河北、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山东、浙江(英语听力部分)。
2、全国甲卷(新课标Ⅱ卷)。使用省区:重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海南(语文、数学、英语)。
3、全国丙卷(新课标Ⅲ卷)。使用省区:云南、贵州、四川、、广西。
4、自主命题省份的试卷。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海南省。
一、云南、广西、贵州、四川、,共5省市区全国甲卷(原全国Ⅲ卷不变)
这五个省份的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
二、河南、山西、江西、安徽、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宁夏、新疆、陕西,共12省市区全国乙卷(全国Ⅰ卷、全国Ⅱ卷合并后)
全国乙卷的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
三、广东、福建、江苏、湖南、湖北、河北、山东,共7省新高考Ⅰ卷
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考试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物理、历史、化学、、生物、地理由各省自行命题。其中广东、福建、江苏、湖南、湖北、河北6个省是3+1+2模式的高考省份,山东省是综合改革3+3省份。
四、辽宁、重庆、海南,共3省市新高考Ⅱ卷
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考试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物理、历史、化学、、生物、地理由各省自行命题。其中辽宁、重庆两省市是3+1+2省份,海南是综合改革3+3省份。
五、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浙江省,共4省市自主命题
这四个地区的考生分别使用其自主命题的试卷,即:北京卷、上海卷、天津卷、浙江卷。
看您在哪个省份。新高考目前分为两种模式:3+3模式和3+1+2模式。
3+3语数外+物化生政史地,其中3+3赋分科目为物化生政史地;
3+1+2是语数外+物或历+化生政地,3+1+2赋分科目为化生政地。
除此之外赋分的计算方式也不同:
3+3模式:
考生各科成绩,以高中学考合格成绩为赋分前提(一年两次),高中学考不合格不赋分,起点赋分40分,满分100分,共分21个等级,每个等级分为3分。以各科“必考题70分+加试题30分”卷面得分为依据,按接近的累计比例划定等级。通俗点说,就是“学考合格才能赋分;而选考的分数,也不代表高考终得分。”
理解赋分的关键在于,明白自己选考的分数在全部考生(同一科目)中的排名。根据这个排名区间确定所在的等级,然后根据等级,赋以对应的分数,计入高考成绩。为了便于理解,请看下图:
3+1+2模式:
该模式下学生成绩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A(前15%)、B(中上35%)、C(中35%)、D(中下13%)、E(下2%),各等级的学生成绩分别投射转换到100-86、85-71、70-56、55-41、40-30等5个分数区间。我们先来看转换公式:
2023高考试卷分几类:
新教材新高考卷、新教材老高考卷、老教材老高考卷三种类型,细分可分为新高考全国I卷、新高考全国II卷、北京卷、天津卷、上海卷、全国甲卷、全国乙卷共7套高考试卷。
全国统一高考试卷(高考试题全国卷),简称全国卷,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命制的、适用于全国大部分省区的高考试卷,目的在于保证人才选拔的公正性。
2007年,宁夏新课标高考卷开启了新课标全国卷命题的序幕。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分为Ⅰ卷、Ⅱ卷。2016年,新增新课标全国Ⅲ卷,并将Ⅰ、Ⅱ、Ⅲ卷分别另称为乙、甲、丙卷。
2020年,为匹配新高考改革,新增新高考全国Ⅰ卷、Ⅱ卷,新高考全国卷仅包括语数英(统考科目),其余科目自主命题。
2021年,取消原新课标全国Ⅱ卷(甲卷),并入Ⅰ卷(乙卷),合称全国乙卷;原新课标全国Ⅲ卷(丙卷)改称全国甲卷。外语科目中,除英语外,其余小语种(日语/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各省无自主命题脊数渣权,不分卷。
2022年高考,共有全国卷4套。包括新高考全国Ⅰ卷、Ⅱ卷,全国甲卷、乙卷。共27个省级行政区使用全国卷。
新高考全国Ⅰ卷2023年使用省是江苏、浙江、河北、福建、山东、湖北、湖南、广东。新高考全国Ⅱ卷2022年使用省(市)是辽宁、海南、重庆。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教育部要求各省(区、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
参加考试的对象一般是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樱悄中华公民,招生分理工农医(含体育)、文史(含外语和艺术)两大类。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照招生章程和毕斗扩招,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上一篇 : 如何在高考提高精神(如何在高考提高精神素养)
下一篇 : 市区有晨光中学,育才中学、田家炳中学有个私立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