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心灵驿站,专业知识网站!
当前位置: 心灵驿站> 酒泉> 瓜州>>风雨兼程 铸就辉煌

风雨兼程 铸就辉煌

发布时间:2019-01-29   文章来源:瓜州县人民政府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改革开放40年瓜州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瓜州县地处古丝绸之路要道,地处河西走廊西端,是甘、新、青、蒙四省的通衢之地。东连石油城玉门,西接国际旅游名城敦煌,南北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毗连,西北与新疆哈密市接壤,县境东西长185公里,南北宽220公里,总面积2.41万平方公里。全县辖10镇5乡,总人口14.96万人,境内风光资源、矿产资源丰富,盛产棉花、蜜瓜、小麦、葡萄,甘草,锁阳、苁蓉等。改革开放40年来,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按照“世界风电之都、中国蜜瓜之乡、能源战略通道、西北文化重镇、陇上药材基地”的战略定位,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开创了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一、经济总量迅速扩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40年来,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瓜州发生了巨大而又深刻的变化,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尤其是“十三五”以来,瓜州县抢抓机遇,努力破解经济发展难题,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众多领域实现了新突破,成为历史上综合实力提升幅度最大、经济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2017年,瓜州县地区生产总值72.41亿元,是1978年的277.9倍,年均增长15.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9亿元,是1978年的77.9倍,年均增长11.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1.6亿元,是1978年的734.3倍,年均增长18.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9亿元,是1978年的438.3倍,年均增长16.9%。人均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47元增加到2017年的48401元,是1978年的138倍,年均增长13.5%。全民创业深入人心,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各项经济指标的快速发展为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结构调整进程加快,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瓜州县是以农业为主的县份,农业在经济中占有较大份额,1978年全县农业产值占工农业总值的71%。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加强产业结构调整,使经济结构不断得到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58:17:25调整到2017年的16:44:40;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41.9%提高到2017年的88%。经过40年的努力,瓜州的产业结构调整已取得实质性的重大进展,实现了三次产业结构从“一三二”向“二三一”质的转变。基本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第三产业占重要地位的现代产业结构。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第三产业发展迅速,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信息、社会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有力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三、财政收入较快增长,金融运行规模逐步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瓜州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深化财税制度与金融体制改革,财政金融保持了稳定持续发展,财政实力不断壮大,财政支出结构优化,金融业务稳步增长,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财政收入较快增长。2017年全县实现财政总收入7.24亿元,是1978年的319倍,年均增长15.5%。其中2017年实现各类税收收入5.05亿元,是1978年的307倍,年均增长15.4%。财政支出更多地倾向于民生。2017年全县财政总支出12.75亿元,是1978年的776倍,年均增长18.1%。其中文教科医卫支出达4.2亿元,是1978年的460倍,年均增长16.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75亿元,是1978年的3117倍,年匀增长22.2%。金融运行规模逐步扩大。2017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61.86亿元,是1978年的385倍,年均增长16%;各项贷款余额104.95亿元,是1978年的147倍,年均增长13.3%。

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业基础进一步夯实

改革开放后,瓜州县全面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农村改革围绕着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效益、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铺开,农业和农村经济步入了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的新时期。1996年经省、市验收,瓜州县农村率先在全市实现了小康。进入“十五”时期后,瓜州县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村经济,着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健康稳步发展。2017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23.93亿元,比1978年增长134.14倍,年均递增13%;农业增加值达到9.75亿元,比1996年增长7.6倍,年均递增10.7%,比2000年增长515.91%,年均递增10.6%。粮、经和其他作物结构由1978年的86.2%:11.3%:2.5%调整为2017年的5.6%:37.5%:18.3%,经济作物已占据农业生产的主导地位,成为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的强大支柱。主要农产品产量成倍增加。2017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2.8万吨,是1978年的0.74倍,平均亩产500公斤,粮食亩产比1978年增长101.7%;棉花产量达1.11万吨,比1978年增长53.5倍;水果总产量达到0.3万吨,比1978年增长15.2倍;蔬菜总产达到10.36万吨,比1985年增长1142.9倍;畜牧业快速发展。2017年,牛羊饲养量达到85.8万头(只),其中,牛存栏2.61万头,比1978年增加1.54万头,增长43.9%,年均增长2.3%;羊存栏50万只,比1978年增加42.15万只,增长6.37倍, 年均增长4.9%;肉类总产量达到0.77万吨,比1978年增长16.1倍。农业基础条件不断改善。2017年,全县机井1252眼,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8.1万亩。随着农业不断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逐年提高。2017年,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36.34万千瓦,比1978年增加34.85万千瓦;耕种收综合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92%。农村生活质量逐步提高。农村用电量达9812.46万千瓦时,用电村占全部村数的100%。实现了村村通电,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农村经济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林业生产快速发展。2017年,全县造林面积2.2万亩,比1978年增长33.34倍,年均增长6.95%。全县森林覆盖率5.18%,比1978年提高4.98个百分点。

五、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支柱优势日趋凸显

改革开放前夕,瓜州县工业经济还相当薄弱,产品种类少、质量低,1978年全县工业企业只有49户,到2017年增加为204户,企业单位数增加近4倍,工业总产值1978年仅有201.38万元,几乎是一片空白。改革开放后,县委、县政府对县情重新进行认识,因地制宜,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地方工业,特别是“十三五”以来,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全面推进工业化进程,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工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依托瓜州和柳园两大工业园区,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上好项目,工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先后建成的风机塔筒加工、众鑫铁业、三新硅业、腾飞矿业、一源环保型煤、常乐火电厂等一批风光电新能源工业企业正在为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作用。特别是以中电国际投资公司为代表的风能企业的逐步崛起,已上升为工业经济的第一支柱,成为领跑瓜州县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2017年,全县工业企业204户,从业人员2565人,工业总产值达到47.1亿元,比1978年增长 2338倍,年均增长21.4%;全部工业增加值13.8亿元,比1978年增长4200倍,年均增长23.2%;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1.3%,上升到2017年的19%,提高17.7个百分点。随着工业基础建设的加强,生产能力的不断扩张,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快速增长。2017年,铁矿石原矿量达到25.95万吨, 比1978年增加25.35万吨; 发电量达到95.87亿千瓦小时, 比1978年增加95.84亿千瓦小时,其中,风力发电93.8亿千瓦小时;建筑用天然石料24.58万立方米,比1978年增加24.58万立方米;企业用电量达到25673万千瓦小时。目前,全县初步形成了以农副产品加工、矿产品加工、新能源开发、建材、装备制造为主的工业体系。

六、投资规模迅猛扩大,发展后劲逐步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大规模投资建设,促进了县域经济结构的改善。特别是近年来,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指导下,瓜州县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狠抓固定资产投资,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固定资产投资进入快速扩张期,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高,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17年,全县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达103亿元,比1978年增长6288.5倍,年均增长24.5%。2003--2007年全县投资总额达36.66亿元,是前24年总和的354倍。5年中,开工建设投资上千万的项目达到179个,占各类投资项目总数的36.8%,完成投资占投资总量的60%以上,大项目建设带动作用显著。2016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达到了最高峰214.2亿元,比1978年增长13521.8倍,年均增长26.8%。投资结构逐步趋向优化,不断为全县经济发展积蓄了能量,增强了发展后劲。1978年,第一产业投资97.43万元,到2017年第一产业达到了13.3亿元,是1978年的1365倍,年均增长20.3%;第二产业投资79.03万元,2017年达到了64.2亿元,是1978年的8123倍,年均增长50.6%;第三产业投资21.55万元,2017年达到了25.5亿元,是1978年的11833倍,年均增长27.2%。1978年瓜州县三次产业投资结构为49.2:39.9:10.9,第一产业占比最高,这就进一步说明了农村人居环境的投资力度在逐步加大。2007年投资结构调整为6.6:56.8:36.6,第二产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重点工业项目投资额大,建设进度快,有效地带动了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快速增长。2017年瓜州县投资结构调整到12.9:62.3:24.8,第二产业投资总量逐年提高。经过40年的不懈努力,瓜州县的产业结构调整已取得实质性的重大进展,基本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现代产业结构。

新能源开发投资带来新的机遇,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逐步建成。瓜州县风能总储量位居全国前列,年风能有效利用时数达2300小时以上,可开发总储量超过4000万千瓦,太阳能辐射量也是全国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年太阳能总辐射在6350兆焦/平方米以上,年日照时间达3260小时,属于全国清洁能源资源富集区。2005年12月,瓜州风电场百万千瓦风电场一期10万千瓦风电项目通过了国家特许权招标,中国电力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中标,从2006年6月开始动工建设,到2007年6月建成投产。这是瓜州县第一个大型风电项目,从此拉开了瓜州县在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主战场建设的序幕。自2006年到2017年,瓜州县先后引进17家发电企业入驻瓜州,建成新能源发电场站37个(包括扶贫光伏项目),新能源装机并网规模达到660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645万千瓦,分别占全国的4.7%、甘肃省的50.75%、酒泉市的70.49%;光电装机15万千瓦(包括屋顶分布式光伏)。县域内发电企业年年可发电150亿千瓦时以上,为全国新能源电力富集地区之一。

房地产开发投资高速增长。从发展阶段来看,1998-2005年房地产开发开始起步,年投资由1998年的210万元增加到了2005年的800万元;2006-2017年不断壮大,年投资由2006年的1665万元增加到了2017年的33772万元。2017年全县有资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7家,比2006年增加了6家;从投资额看,2017年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3.38亿元,是2006年的129倍,年均增长55.6%,高于全市年均增速30.8个百分点。从占比看,2017年,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3.3%,较2006年提高了3.1个百分点。

七、消费市场繁荣活跃,商品供给日益丰富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商品经济迅速发展,消费市场逐步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多种经济成分、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消费市场体系日渐形成。尤其是“十三五”以来,在国家一系列扩大内需、活跃经济的宏观调控政策的持续作用下,瓜州县消费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7年,批发和零售经营单位65个,从事批发和零售业个体经营户达到1745 户,极大地丰富了城乡消费市场。2017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3.7亿元,比1978年增长近200倍,年均递增14.6%。特别在“十五”和“十一五”时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9%和20%。2012—2017年,年均增速仍高达13.4%,消费市场十分活跃。如今的瓜州,一座座具有时代气息和多种服务功能的综合商场不断涌现,连锁超市、专卖店、便利店遍布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市场商品琳琅满目,丰富多样,优美的环境,优质的服务,使广大顾客在购物的同时,享受着现代时尚生活。

八、招商引资取得丰硕成果,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瓜州县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尤其是入世之后,瓜州县抓住千载难逢的机遇,实施全方位对外开放,坚定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制定出台优惠政策,扩大对外交流合作,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2017年签约项目86个,全县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92.8亿元。中电投资、风机塔筒加工、新疆广汇、一源环保型煤、常乐火电场等一批省内外企业落户瓜州县,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同时,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完善旅游设施,开发旅游产品,培育旅游热线,形成集石窟艺术、自然风光、人文古迹、红色胜地等为一体的西域文化景观。2017年,全县共接待海内外旅游人数446.41 万人次,与往年同比增长26.8%,与1978年相比,年均增长16.7%,旅游总收入38.21亿元,比上年增长26.9%。“十二五”时期,共接待旅游总人数323.2万人,比“十一五”时期增长5 倍,年均增长38.3%;旅游总收入20.95亿元,比“十一五”时期增长 3倍,年均增长26%,旅游业正逐步成为全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九、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城镇面貌日新月异

改革开放以来,瓜州县抓住国家投资建设政策的有利时机,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交通运输取得新进展。公路交通形成了以国、省干线公路为骨架,县、乡公路为辐射的公路运输网络。2017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375公里(包括国道和省道,下同),比1978年增长4.79倍,年均增长4%。全县客运周转量60409.5万人公里、货运周转量 291940.39万吨公里,分别比1978年增长191.5倍和1493倍,年均增长14.4%、20.6%。铁路运输实现新跨越。瓜州火车站的建成通车,标志着瓜州铁路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使人们更加享受到了交通带来的便利和实惠。电力事业快速发展。2017年,全县发电量达到95.87亿千瓦时,比1978年增长2922倍,年均增长22.1%。2017全县用电量26376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7%,用电能量进一步增加。邮电通讯突飞猛进。县内已建成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综合通信能力较强的现代化电信网络。2017年,全县固定电话用户1.4万部,移动电话用户33.6万部,分别比1996年增长3.5倍和3359倍,年均分别增长4%和23%。信息网络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互联网用户已达到4.1万户。邮政业务范围逐步扩大,业务种类逐渐增加,由最初的平信、挂号、汇兑、包裹、报刊发行、机要等,扩展增加了集邮、邮政储蓄、速递、农业服务等。2017年,邮电业务总量8732万元,比1978年增加8706万元,年均增长16.1%。城镇建设步伐加快。改革开放以来,城区建成面积由1996年的3.8平方公里拓展到2017年的11.01平方公里;城区道路长度由17公里增加到77公里;城市供排水管道长度由62公里增加到74公里。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31.2平方米,比2000年增长30%;架设路灯6200盏,比1996年增加4500盏,增长3.6倍。县城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品位显著提升,一个亮起来、绿起来,既有文化品味,又有现代气息的城镇已呈现在世人面前。

十、社会保障体系日臻完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一项项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落实到了千家万户,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推进。2017年,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巩固率达到99%。2016年全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100%,比2010年提高了23.06个百分点;城乡医保参保率达到82.35%,比2010年提高了10.91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40年,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一个时期,瓜州县正沿着由温饱向总体小康再向全面小康的方向挺进,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5年的2754元增加到2017年的28976元,增长9.5倍,年均增长11.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158元,提高到2017年的15433元,增长96.6倍,年均增长12.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到41.1亿元,比1978年增长756倍,年均递增18.5%。同时消费观念不断更新,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结构呈现总体升级态势。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3640元,比1990年增长13倍,年均递增16.9%;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2490元,比1990年增长15.8倍,年均递增18%。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0.41%,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0.2%,比改革开放初期明显下降。居民消费中用于精神文化生活和卫生保健支出不断提高,特别是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教育文化娱乐、居住的消费明显增长,农村居民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教育文化娱乐、居住四项合计占到总消费的35.7%,比1996年提高23.9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教育文化娱乐、居住占到生活消费支出的35.5%,比1996年下降5.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家庭对现代化耐用消费品的拥有,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并逐渐向高档化发展。2017年,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彩电111台,比1996年增加15台;洗衣机拥有108台、家用电冰箱100台、沐浴热水器88台、分别比1996年增加20台、68台和70台。2017年,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彩电119台、冰箱80台、洗衣机96台、摩托车111辆,分别比1996年增加59台、80台、23台和79辆。与此同时,家用电脑、轿车等高档消费品也逐渐进入高收入城镇居民家庭,拥有量不断上升。2017年,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家用汽车32辆、家用电脑62台。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39.17平方米。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家用汽车28辆、家用电脑34台。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31.67平方米,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十一、各项事业全面进步,社会发展更加和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投入的增加,各项政策措施全面落实,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并取得了丰硕成果。科技发展实现新突破。2017年,“双创”工作有序推进,申报省市科技创新项目25个。出台落实人才引进政策,60套人才公寓分配入住。引导185名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业,落实政府补贴300余万元。全县科技事业经费投入375.6万元,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先后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科技工作进步县”等称号。教育事业成就辉煌。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教育事业硕果累累。2017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66所,在校学生18649人,比1978年增加4176人,增长28.9%。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普通高中毛入学率95.5%。教育事业方兴未艾。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民营办学方式也悄然兴起,全县已形成了学前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多层次的教育网络。文化事业欣欣向荣。数字化图书馆建成投用,图书漂流持续推进,书香瓜州氛围更加浓厚。2017年,全县文化市场经营网点达到125个,比1996年增长47.06%;图书馆总藏书量13.6万册,增长0.03%;文物藏品4615件。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得到大力普及,节日系列文化活动、夏日广场文化活动广泛开展,重大庆典举办歌咏赛、文艺专场演出,还经常性举办美术、书法、摄影展览。同时,在文学联合会的倡导下,对瓜州范围的民间文学等进行挖掘、收集和整理,先后出版了《瓜州杂咏》、《瓜州历史文化论集》、《瓜乡萍踪》、《七月的火》、《瓜州民间故事》等文学作品,极大地促进了瓜州文化事业的活跃繁荣。2017年,全县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100%,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6%;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40%,基本形成了卫星、无线、有线等多种传输方式并存的广播电视覆盖网络。卫生事业健康发展。2017年,瓜州县拥有各类卫生医疗机构21个(不包括个体门诊部、所),床位675张,比1978年增加580张,增长6.1倍;卫生技术人员741人(不含临聘人员),比1978年增加600人,增长4.2倍。每千人拥有床位由1978年的1.3张增加到2017年的4.5张;每千人拥有医生由1.9人增加到5人。防疫、保健事业从无到有,各种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人民的健康水平明显提高,目前全县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提高到75.8岁以上。体育事业蓬勃发展。40年来,群众性体育活动十分活跃,篮球、乒乓球、棋类等全县性比赛经常举办,城乡文化体育设施逐步健全,群众文化活动精彩纷呈。积极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体育设施不断得到完善,以休闲和健身为主要特点的全民健身活动全面展开。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十三五”以来,瓜州县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方面实现了良性循环发展。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95年的8.25‰下降到2017年的6.42‰,人口再生产呈现出“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局面。土地、矿产、水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节水灌溉进一步推广,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积极推进工业污染防治、城区环境综合整治,使全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了有效控制,城镇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40年的风雨历程,在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经过全县人民的不懈努力,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前进道路上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主要是:县域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经济总量偏小,产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新兴产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小,财政扩张能力弱,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低,农民增收难度比较大,资源保护、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任务繁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等。面对这些困难和问题,只要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实施“两大战略”,打造“四大基地”,推进“两城建设”,就一定能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远的将来,瓜州必将以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安宁、环境优美、自然和谐的新瓜州将出现在人们面前,瓜州的明天会更好。

祝福文案
志愿技巧
网名昵称
祝福的话
心情文案
经典语录
故事人生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