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族团结成为建设和谐幸福社区最强音
——紫轩社区“四必”活动创新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新载体
赵立军
钢城街道紫轩社区党委把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作为和谐幸福社区主要内容来抓,通过积极构建“三纳入”载体、开展“四必”活动,形成了“民族团结心手牵/共筑和谐社区梦”、“共学民族知识,同唱民族之歌”等品牌活动,涌现出了涉及少数民族的市级志愿服务先进个人4人、和谐家庭11户、最美家庭2户、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家庭2户。
构建“三纳入”机制
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制度化
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无小事。紫轩社区为了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落实到每户每人,做到了“三个纳入”,即:将民族团结工作纳入和谐社区建设之中、纳入网格化服务管理之中、纳入党员学习教育之中,建成了“民族团结一家亲”文化广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入脑入心。社区开展的剪纸、书法、舞蹈、合唱等居民文化苑活动也着重吸纳各民族居民,营造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民族团结氛围。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等形式,深入挖掘少数民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民族团结典型、“我为和谐社区”做贡献典型。
开展“四必”活动
创新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新载体
精准服务是做好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保障。紫轩社区针对各民族居民对美好生活向往这一需求,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与民族感情的共鸣点、与各民族切身利益的结合点结合起来,开展了“四必”活动,即:组织活动必请少数民族人员,走访慰问必去少数民族家庭,征求意见必问少数民族需求,服务理念必涉少数民族意见。去年以来,社区共走访少数民族家庭22户,采纳少数民族居民意见6条,都一一得到落实,为少数民族家庭做实事好事12件,形成了各族居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进一步凝聚了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力量。
实现“促进社区和谐”目标
巩固民族团结进步新局面
和谐社区离不开各民族参与。紫轩社区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中,积极把“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进一步完善居民民主议事协商机制,做到每一次议事协商会有少数民族居民参与、考虑少数民族居民意见。健全“四方调解”机制,依法解决好涉及民族团结的矛盾纠纷,使矛盾调解成为各民族居民学法用法的实践课堂。在开展的道德模范在身边宣传活动中,2名少数民族居民走上社区道德讲堂讲述自己的故事。社区还为少数民族居民开展了剪纸比赛、美食大赛、我和我的祖国大联欢活动及锅庄舞表演等,形成了社区各民族居民团结融合、和谐生活的幸福氛围。
上一篇 : 布谷声声劝早耕春锄扑扑犁良田
下一篇 : 市城区法院党建工作效能和质量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