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心灵驿站,专业知识网站!
当前位置: 心灵驿站> 资讯> 嘉峪关>>长征,每一次出发都是告别

长征,每一次出发都是告别

发布时间:2016-08-23   文章来源:酒泉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长征,每一次出发都是告别

■中国军网记者 郑文达

于都,千年古邑。天祥唱吟,阳明讲学。万里长征,贡水一渡,撼天动地,润古泽今。故地寻梦,不坠初心。

(一)

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枹鼓之急则忘其身。

——《史记·司马穰苴列传第四》

百岁老红军王承登为记者们讲述红军长征故事

当百岁老红军王承登拄着拐杖,微微颤颤步入会堂时,刚刚还在翻看着手机微信的年轻记者们纷纷起身,围了过来。这群来自全国各家媒体的年轻记者们绝大部分都是80、90后,长征之于他们,曾经只是书本上的一个存在,走近国宝级的红军老战士对年轻的记者来说,终身难忘。

当世纪沧桑与青春朝气碰在一起,竟毫无违和感。老人有些耳背,端坐在靠椅上,仿佛活在自己的记忆中,兀自讲述着那段沉重的过往,眼前着急的记者与他无关。老人苍老的目光深沉有力,平静的话语带着我们穿越时光,如同在一间尘埃密布的老屋,翻开一部厚厚的书,拂去上面的灰尘,一段段曾经的历史,一个个英气勃发的人物,慢慢向我们走来。他们不再是纪念馆中沉默的姓名和数字,而是一大群和我们相似的人的故事和命运,正是这一个个有生命的人构成了我们民族的脊梁。

当你听到这个101岁的老人还能清晰准确地复述当年在战场上的军歌《直到最后一个人》——“神圣的土地,自由谁人敢侵,红色政权哪个敢蹂躏!”这时你会感到一个铁血男儿身上的热血,并未因年龄衰老而衰减半分。请不要忘记那些穿着草鞋就走向战场的普通士兵……

长征,每一次出发都是告别。

82年前那个重阳节的夜晚,19岁的王承登踏上那座由父老乡亲用家中门板、床板甚至是棺材板拼凑起来的浮桥上时,从没想过,这一别,就是相隔万里,就是一辈子。出发时同行的1.7万名于都兄弟,最终回到故里的不足300人。而留下来的乡里乡亲也遭受了国民党和还乡团的疯狂报复,《闪闪的红星》里的场景,就是红军走后的真实写照。如今,留在赣州尚健在的老红军就只剩下他和吴清昌两位老人了,令人扼腕痛惜的是,老兵钟明在抗战胜利70周年前夕仙逝,而另一位老兵黄家栋老人也于2014年去世。

望向眼前这群年轻记者稚嫩的脸庞,王老是否也会想起当年的自己。记者中有位外籍青年格外引人注目,他是来自澳大利亚的中国日报网的专家Adam Hegarty。这是他第一次听说长征,也是第一次见到如此老的兵。他说,他的国家很年轻,从来没有百岁老兵。对于这位中国老红军,他满怀敬仰。

临上车前,王老吃力地并拢手指,颤抖着抬起右手向大家行军礼,一个老军人的风骨,愈老弥坚。老兵永远不死,仰望即见永恒。

院内那棵枝繁叶茂的大榕树挂满了圆圆的青涩果实,像极了年轻的记者们,长征路上,我们接力前行。

于都河,也称贡水,浩大而不威严,温和而不柔媚,虽在一场不期而至的大雨中却仍显得肃穆非常。远处栉次鳞比的高楼,静静地围护着这条远古的河。河水波光粼粼,荡漾着历史的回响,红军度过的艰难时刻,它都曾亲历。今天,站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河畔布满青苔的石阶还承载着中国军队难以忘怀的沉重过往,静静诉说着当年那妻送郞、娘送儿、无数生离死别的一幕幕,汇聚成纪念碑上的一砖一瓦。

在相当长的岁月里,于都河上没有桥,两岸的百姓只能依靠渡船来往。汛期里,风大浪高,常有船翻人亡之险。

然而,这一切却传奇般地在一夜之间改变。这一夜,于都河上奇迹般地出现了六七座横跨两岸的大桥。

公元1934年10月17日晚,于都河两岸百姓基本上倾巢而出。门板、床板、天花板、谷仓板,甚至棺材板等等,材质五花八门,造型也别致奇特,但,这已倾尽于都百姓所有。一时间,于都夜不闭户,成了一座没有门的城。

临时搭建的杂质浮桥不负众望,承载了一队队的辎重和红军将士,也承载起中国革命的希望。

静静流淌的于都河,见证着一个时代的变迁。光阴如梭,岁月悠悠,当年的那些浮桥随着时光远逝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停留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中的那艘渔船也已斑驳损毁,然而,宁静的于都河和岸边的礁石依然回望着伟大的岁月。

时隔数十年之后,在当年红军架设长征渡河浮桥的地方如今已矗立起七八座现代化水泥钢筋大桥。日落时分,连接老城与新城的大桥上车水马龙,人们忙碌着,享受着世俗的快乐,这一刻,这些桥仿佛与世上任何一座大桥一样,气质相通。但又有不同,因为长征,大桥被赋予了不灭的灵魂。

当华灯初上,桥头亮起彩色霓虹,宛如一弯弯彩虹,飞跨于都河两岸。这不正是当年跨过这条河的那支军队所期望,所为之奋斗的吗?于都河上的桥,它一头搭建在老区人民的心中,一头连着我们这支人民的军队。

8月23日上午,52名年轻的记者立于渡口,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巍然耸立。

启动仪式上,采访团代表庄严肃穆地接过“长征路上奔小康”活动旗帜。这是一次网络媒体的远征,一次见证红色之都绿色崛起的长征。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长征,每个时代的长征都在其历史节点处启航。“十二五”以来,脱贫攻坚成了于都的另一场长征。

时间见证发展。当年,那些曾庇护红军战士、为成长的理想遮风避雨的危旧土坯房如今已成了红墙绿瓦的小区;那些曾摇摇欲坠的浮桥如今已变成了钢筋水泥的现代化大桥;那些曾为布道者点亮行程摇曳的松明火把已变成了明亮的白炽灯;那些泥泞狭窄的土路变成了宽阔的柏油马路;孩子们坐在明亮的教室、病人享受良好的医疗、农民住进宽敞明亮的楼房……

当年,30万于都乡亲义无反顾地护佑红军、夜送红军,无非是盼着红军能打胜仗,向往着能过上好日子。

奔着这种理想,数万于都男儿跟着中国共产党,从于都河迈出第一步,踏上了那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长途跋涉。从此,才有了今日的一方坦荡天地、一片盛世光明。

同样,对于变革中的中国军队,改革又何尝不是一场长征?

2015年11月24日,习主席在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以来,新一轮国防和军队改革拉开大幕。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军队领导指挥体制变动最大的一次,在这轮改革中,人民军队向稳定运行了60多年的总部体制、大军区体制正式告别。

告别,是为了更好地出发,一如当年的长征。在党的领导下,我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一路走来,改革创新步伐从未止步。

站在长征源头,我们又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过去,这里就是未来。未来,必将途经此处。若干年后,当我们回望这次改革时,看到的必将是一支伟大军队执著筑梦、坚定前行的成长轨迹和巨大跨越。

祝福文案
志愿技巧
网名昵称
祝福的话
心情文案
经典语录
故事人生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