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日报全媒体通讯员杨顺川 记者 杨亮
自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部署以来,峪泉镇坚持党建引领,围绕“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措施,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倾力当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主笔人”。
突出强基固本,让农村政治“强起来”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夯实市域社会治理的共同思想基础。围绕夯实基层基础,认真落实“四抓两整治”工作措施,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7+5”、主题党日等制度,用好“三重一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扎实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提升工作;严格落实社会治理各项制度,及时组织召开综治例会,交流经验、通报情况、部署工作。
健全机制保障,让农村法治“严起来”
坚持把宪法、法律列入党委中心组学习和政治学习。大力开展“民主法治村”建设,积极组织开展群众性法治活动。完善群众组织支持参与社会治理机制,充分调动团委、妇联、工会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落实科级干部包抓矛盾纠纷化解制度,推动矛盾纠纷就地调、就地解。督促村级加强民情民意收集、前移服务关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培育新风文明,让农村德治“动起来”
充分利用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道德讲堂、居民议事厅等活动阵地,在镇微信公众号,开办“点赞平凡英雄”“奋斗吧,乡镇干部”等栏目,弘扬时代新风。依托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五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儿媳等评议机制,开展身边好人、孝老爱亲模范表彰激励活动。依托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峪泉锅盔”,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全镇群众勤劳朴实、奋力进取的文化精神;持续开展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培育行动,坚决整治高价彩礼、婚丧大操大办等不良习俗。全面开展反邪教、禁毒、打击非法集资等法制宣传。
激发内生活力,让农村自治“活起来”
细化落实书记主任“一肩挑”工作职责,对在任村“两委”班子开展部门联审,坚决把前科劣迹人员和涉黑涉恶问题人员挡在门外。严格落实全市《村级小微权力清单26条》,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提升。将辖区180个大院划分为9个网格,每个网格由镇科级干部担任网格长,由30名镇机关干部任网格员,形成“党政主导、干部参与、社会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修订和完善村规民约,以“村言村语”约定行为规范、提升治理效能。
筑牢基层基础,让农村智治“慧起来”
积极推动政法委员配备工作和“雪亮工程”建设工作,配备镇政法委员1名、村政法委员3名。配合市级、郊区层面社会治理智能化系统建设,探索实施“智慧”村庄建设,打通市域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积极优化“智慧公务”建设,推广在线视频会议。开展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项目调研,目前,镇、村已安装摄像头33个,主要分布在各村、组主要路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