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心灵驿站,专业知识网站!
当前位置: 心灵驿站> 资讯> 嘉峪关>>以民为本 答好文明城市“考卷”

以民为本 答好文明城市“考卷”

发布时间:2020-09-17   文章来源:嘉峪关日报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以民为本 答好文明城市“考卷”

——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纪实

嘉峪关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春燕

日新月异的城市风貌、靓丽整洁的街道、安全通畅的交通、文明有礼的市民,融汇成嘉峪关的文明“底色”,彰显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成果,印证着30万市民的美丽梦想和幸福追求。

2017年11月,我市被中央文明委评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三年来,我市倍加珍惜“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紧紧围绕“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建设目标,在创建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全国文明城市道路上不断前进,用文明的力量滋养和支撑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市人民群策群力,担当实干,迈开追求城市外在美与内在美有机融合的铿锵步伐,以润物细无声的文明情怀改变着一座城。

以民为本彰显人民城市文明本色

“幸福感、获得感”是创建文明城市的试金石。对百姓来说,不断满足自身需求才是增强幸福感的“源泉”。

为此,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建理念,把创建作为一项重要的惠民工程,真正让创建成果惠及千家万户。我市先后投资9亿元,对棚户区进行了改造,新建住房22854套;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力度,对22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15305户小区居民居住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积极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铺设雨水收集管线57.6公里;提升改造公共卫生间、改建农村卫生厕所;在主次干道建立机动车停放区域,缓解了停车难问题;积极办理农村妇女“两癌”检查、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等惠民实事;75岁以上老人享受高龄补贴,60岁以上老人和残疾人免费乘坐公交车;建成48个标准化社区服务中心,构建15分钟便民服务圈;启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1.7% 。

坚持以民为本,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贯穿始终的不变初心。我市着力发展社会事业,持续优化办学条件,新建改建市一中等28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实施南市区医院迁建、市中医院建设等医疗卫生项目,建成覆盖城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关注困难弱势群体,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到每月672元,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补助提高到每年10488元。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美也是百姓高质量生活品质的必需。2018年、2019年我市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均在80.0%以上;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9.4%和40.5%;投资2.1亿元实施污水处理、垃圾分类、卫生厕所等重点项目;开展创建“美丽庭院”“美丽村庄”“美丽田园”活动,“三清三拆三创建”工作完成90%以上。

在此基础上,各街道各部门开展了以改善提升城市环境、社区环境、交通环境、市场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包街”责任制,市级领导带头示范,100余家单位的6000余名干部职工参与其中;街道与9041家单位签订责任书, 解决了脏乱差、管理混乱现象,掀起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热潮。

德润雄关涵养魅力城市文明底色

全国文明城市,这个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最高荣誉,检验的不仅是外在的市容市貌、民俗民风,更是内在的民生福利和隐性的人文精神。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灵魂主线,加强思想教育、文化浸润、道德涵养、模范引领,积极营建崇文知礼、明德向善、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是嘉峪关创城的价值追求。

——坚持理想信念引领:坚持把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精神文明创建各项工作,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六进”活动,在《嘉峪关日报》、嘉峪关广播电视台开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专题专栏;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等重大节庆活动,组织干部群众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在路上”“致敬新中国·我们在行动”等主题活动,不断增强全市人民的国家意识和爱党情怀。

——深化价值引领: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群众性创建活动全过程,融入政策制度、社会治理、行业管理各环节;持续做好“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刊播工作,实现新闻媒体、社会媒介和公共场所全覆盖;精心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广场)”“好人一条街”“诚信建设一条街”“嘉峪关市先进模范人物长廊”等主题阵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深化文化引领: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加强长城文化保护传承;开展“我们的节日”、文化惠民月、全民阅读月等群众性文化活动,评选表彰“雄关文艺奖”,深入实施文艺志愿服务,着力用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优秀文化作品引领人、鼓舞人、感染人。

——深化道德引领:持续开展“德润雄关”道德实践活动,培树全国道德模范1人、中国好人17人、甘肃道德模范9人、甘肃好人114人、嘉峪关道德模范62人、雄关好人82人;成功承办2019年8月中国好人榜暨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展现了全国文明城市道德内涵。

——深化文明实践引领:按照“试点先行、四级设置、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全面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在全市建成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3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在镇村、社区实现了全覆盖。

内外兼修,久久为功,美丽雄关迎面而来:讨赖河水清岸绿景美,“好人一条街”又一处人文美景;各街道社区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市民日子过得欢欢喜喜:斑马线前随处可见车让人、人让车……“里”“面”并重,嘉峪关处处是风景。

志愿服务增添旅游城市文明成色

8月20日,周三。

上午十一点半,身穿红马甲的刘莉和同事准时出现在嘉峪关市建设路的一斑马线前,接下来的一个小时,她们在这里值守,劝导过往行人、车辆的不文明行为。“比如过往车辆是否礼让行人、行人是否横穿马路。”她说。

自2017年以来,每逢下班高峰期,在嘉峪关市区的各大街主要路口,总会看见像刘莉一样的志愿者,对不遵守交通规则等行为进行劝导,为过往行人热情指路。

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据悉该市共有各类志愿服务组织300余个,注册志愿者6.7万余人,志愿服务项目2850个。在嘉峪关国际电影短片展、嘉峪关铁人三项亚洲杯赛等重大节会、赛事、活动期间,也能随处看到他们的红色身影,或在开展文明劝导,或在进行卫生保洁,或在维护各种设施。

遇见美好,温暖同行。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也是提升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的过程。嘉峪关依托志愿者队伍,利用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和“3·5”学雷锋志愿服务日等重要时间节点,持续开展以“疫情防控、敬老、助残、文体、科普、生态环保、文明引导”等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拓宽志愿服务范围。在公园、广场、车站、景区等公共场所都有志愿者的身影,“红马甲”成为大爱小城里最美的风景线。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近年来,嘉峪关市紧紧围绕“关爱自然、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三大主题,广泛开展“美丽雄关 万人清洁”快递“1+N”“点灯人”“中医医院志愿者流动医疗”“邻里守望”等一大批惠民生、接地气的志愿服务项目,形成具有嘉峪关特色的多层次、多元化、开放式志愿服务项目库,促进志愿服务个性化、品牌化建设。

一座城市的魅力,不仅在于外表,更在于精神。正是这样一群文明城市建设的生力军,让雄关大地充满了爱,温暖着这座城市。

最美风景是文明。嘉峪关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重在建设、贵在坚持的理念,以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为抓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城市治理全过程,让文明的种子在钢城大地继续播撒,浸润于每一位市民的日常行为中,镌刻在城市精神的最深处,全力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祝福文案
志愿技巧
网名昵称
祝福的话
心情文案
经典语录
故事人生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