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住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盘
——市政府国资委扎实推进“六稳六保”助力高质量发展
嘉峪关日报全媒体记者赵明霞 通讯员王亚忠
今年以来,市政府国资委按照中央、省市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六稳六保”会议精神,诠释“六突出”“六精准”要义,突出“快”字,第一时间制定精准措施;突出“实”字,对中小微企业精准扶持;突出“暖”字,确保各项措施精准见效;突出“准”字,增强金融服务精准能力;突出“稳”字,全力做好就业精准优先;督促市属各国有企业充分发挥国企“压舱石”“稳定器”作用,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既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又不断激发国企经济活力,全面提升国企改革成效,全力抓“六保”促“六稳”,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
以强化组织领导为动力精心组织安排抓实靠牢
市政府国资委党委成立了由委党委书记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六稳”“六保”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委办公室,负责“六稳”“六保”工作的具体安排、推进落实、督查指导等日常工作。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坚持主动作为,积极应对疫情对市属国有企业带来的影响,统筹推进国资监管工作不松劲、早谋划。
组织深入分析研判市属国有企业和疫情影响情况,组织研究全面落实省政府、市政府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企业达产达标重点举措。组织研究制定了加强重点项目管理、分解落实任务、做好生产要素储备和成本管控等应对措施,督促各企业逐项明确责任人,明确完成时限等措施,确保年度经营计划保质保量按期完成。
以做好疫情防控为引擎复工复产工作稳步推进
市政府国资委始终坚持“外防输入、重点排查”的防控策略,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责任。一是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引领作用。认真落实市委关于开展“互联共转”志愿服务活动的要求,国资国企系统选派700名党员到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累计12360余人次下沉街道社区、“三站一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了国企力量。二是充分发挥凝心聚力提振士气作用。疫情期间,各企业紧盯重点项目生产经营任务,冲在前、干在先,坚决做到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按照“成熟一个,复工一个”的原则,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目前,除嘉峪关腾亿电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正在实施改造装修项目外,全部复产复工。三是充分发挥国企担当和基础保障作用。嘉恒公司临危受命,投资100余万元、出动人力500余人次,提前完成了嘉峪关市第一人民医院传染病区基础设施维修恢复工程;市公交公司全力保障疫情期间市内公共交通和全市疫情防控重点接送任务;14家市属国有企业向医院、社区、红十字会捐赠价值113.6万元的防控物资,全力抓好基础保障,彰显国企担当。
以提升优质服务为契机确保便民举措落地见效
指导市属国有企业开展便民服务,积极与多家银行、网络支付运营商进行合作,居民可通过电话、网络银行、支付宝、微信等渠道缴纳水费、燃气费,对缴费困难的群众给予延期缴纳的优惠政策,对企业实行专人专项“一站式”服务,确保居民生活和企业生产不受影响。同时,在疫情期间强化服务,助力企业共度时艰。一是针对疫情防控形势,从春节假期前对嘉恒公司、供热公司等服务型企业进行重点提醒,要求企业在保运转的基础上,认真做好疫情预防工作措施,各相关企业从疫情防控开始至今保持正常平稳经营,保障了城市供热、供水正常运行。二是为缓解各企业医疗卫生用品不足的压力,先后协调企业购买到84消毒液1.5吨,红外线测温仪20个,防护手套3万双,凝胶洗手液400瓶。
以精准纾困解难为纽带帮助受困企业渡过难关
严格落实中央、省市相关文件精神,秉承“不来即享”原则,按照告知、受理、审批、反馈、减免和报备六步走程序,灵活采取“退”“免”“延”等方式,高效有序开展房租减免工作。截至目前,共有14家市属国有企业对承租商户进行了租金减免,累计约484.63万元,惠及各类个体经营商户、小微企业646家,全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积极应对疫情影响,为企业纾困解难,提振发展信心,积蓄复工复产“新动能”。另外,国有企业享受国家为企业减负政策落实情况,减免社会保险1782.5万元、农民工保证金193.7万元、稳岗补贴57.3万元。
以创业贷款“暖心”为抓手增强金融服务经济能力
通过扩大支持范围、优化业务流程、放大政策效应等措施,不断优化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小微企业和创业个人,不抽贷、不压贷、不断贷。同时通过邮寄、电话沟通、线上就业材料审核、视频调查等“不见面”服务方式开展工作,简化贷款办理流程,为小微企业和创业个人提供优质、快捷、高效的服务。截至目前,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904万元,其中个人发放524万元,小微企业发放2380万元,累计吸纳带动就业291人。
以强化部门联动为关键促进就业任务落实到位
市政府国资委与市人社、住建局、卫健委、教育局、两个街道办事处按照职责分工,协同作战,积极推动农民工返岗务工。指导市属国有企业和所属重点项目在复工复产中优先吸纳本地劳动力务工就业。市属各企业坚持不减员、不裁员, 严格遵守市人社局关于疫情期间职工工资发放相关规定,按期为职工核发工资、缴纳社保,保障了员工的收入。同时,为稳定职工、稳定就业创造条件,统筹处理好疫情期间的生产经营与劳动用工问题,以实际行动彰显使命担当。以轮岗轮休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并结合复工复产及岗位需求情况积极开展人才招聘工作,各企业根据工作需要,通过发布公告、网络报名、参加线上招聘会等方式为43名高校毕业生及社会各界人士提供就业岗位。
以确保保产业链为稳定持续互保共建抓生产经营
大友企业公司积极响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防疫防护产业,弥补医疗产业短板”的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酒钢集团的大力支持下,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沟通上下游企业供应链,加紧扩建转产医用防护用品生产线,公司立项扩建医用防控用品生产线,预计将实现日产能4万只N95医用折叠口罩和2000套医用防护服。加强各市属国企之间协调,积极对接,在产业链上下游产品、服务供给加强战略合作。各市属企业认真梳理所需和所能提供服务清单、材料清单、各种资质、项目清单等,通过开展大友公司、交建集团和建设集团在嘉北绿色产业园项目建设,大友公司、安保公司、交建集团等市属企业开展工服制作项目,安保公司与嘉恒集团开展安保人员劳务派遣等一系列的项目合作,加强在市属国有企业之间开展实际的“互保共建”,实现互为市场,优惠到位,抱团取暖,共同发展。
市政府国资委坚持分类指导,“一业一策”“一企一策”,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季度少下降、二季度正增长、三季度补欠账、四季度保目标”既定目标,沿着高质量发展之轨道,突出“拓存创增”这条主线,确保任务不变、压力不减,积极主动扛责任,一心一意抓落实,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全面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见效。
上一篇 : 新城镇观蒲村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入户摸底工作
下一篇 : 市纪委全力锻造“硬核”纪检监察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