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之五
今年生态环保将如何“发力”?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为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让良好生态环境惠及每一位百姓,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又提出了哪些切实的举措?
——加强生态系统建设,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生态乃“立市之本”,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市战略。为贯彻落实这一战略,《报告》提出,今年将持续开展国土绿化行动,继续推进道路及公园绿化品质提升改造、森林植被恢复、人工造林、森林抚育、防沙治沙等工作。同时,继河长制、湖长制之后,《报告》提出,全面推行林长制,这将有利于林草资源的长效保护,更好地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报告》还提出,科学编制“三线一单”,严守生态保护、基本农田、城镇开发等空间管控边界。这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精细化管理、强化国土空间环境管控、推进绿色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我们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关键举措。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经过五年努力,我市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今年我市将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继续从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着手,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大气治理方面,主要是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从近几年大气污染治理成效来看,细颗粒物浓度明显下降,但臭氧浓度逐渐上升,成为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又一重要污染物。因此,《报告》提出要加快钢铁行业超低排放、工业窑炉和清洁取暖改造,开展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实施细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控制。水污染防治方面,主要是做好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三水统筹”,旨在继续增加好水,增加生态水,提升水生态。《报告》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优化水资源利用结构;加快讨赖河水系综合治理、草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确保水质安全。土壤污染治理方面,主要以固体废物综合整治和重金属污染防治为主,在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基础上,做好工业企业用地风险等级划分。同时,持续做好农村面源污染管控,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和白色污染治理。
——强化环境风险管控,提高环境监管水平。环境风险管控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今年在环境风险管控方面,将紧盯“一废一库一品”(危险废物、尾矿库、化学品)等领域,有效防范和化解生态环境风险,确保辖区环境安全。在环境监管方面,全面落实排污许可制度,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终身追究制度,提高环境监测、精细化管理、污染源监控和执法监管水平。根据生态环境部《关于优化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能的指导意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生态环境执法将向科学统筹执法资源、提高执法效能、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等方面作出努力。
此外,《报告》提出“积极推进碳达峰行动”。碳达峰行动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要部署,是“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今年我市将在调整能源结构、产业结构方面持续发力,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建设,推行清洁低碳能源,削减化石能源消费量,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供稿)
上一篇 : 关于“讲好体育故事、传承体育文化、 建设体育强国”主题征文评审结果的公示
下一篇 : 春节期间我市文旅市场安全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