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心灵驿站,专业知识网站!
当前位置: 心灵驿站> 资讯> 嘉峪关>>消除“视觉贫困” 开启乡村“美颜”

消除“视觉贫困” 开启乡村“美颜”

发布时间:2025-10-27 07:26   文章来源:嘉峪关日报   阅读量:6757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消除“视觉贫困” 开启乡村“美颜”

——峪泉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纪实

嘉峪关日报全媒体记者赵明霞 通讯员马晓娟

“以前那叫‘看不成’‘没法看’,现在到处都干干净净,感觉村里空间一下子变大了,心情也舒畅多了。”11月11日,峪泉镇断山口村帮扶队队长魏东晨指着村委会门前的马路,感慨地说,“你看这条路现在多干净,以前道路两边柴草、废弃物随处可见。”

从“看不成”“没法看”到“到处都干干净净”,断山口村用一个月的时间证明了“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这句颠扑不破的真理。

断山口村有3个村民小组,77户265人。人口少,且老龄人口占比大,村民多以养殖、运输业为主要经济来源,忙时在家、闲时外出务工的“候鸟式”居住方式,导致环境整治工作很难推进。特别是由于地处戈壁,空地较多,村民违规建房、私搭乱建圈舍现象严重,再加上一些废弃的宅基地,“视觉贫困”成了断山口村急需改变的现状。

“力气也没少出,钱也没少花,一评比不是倒数第一、就是倒数第二。”村干部提起环境整治工作委屈又无奈。

“坚决打赢消除‘视觉贫困’攻坚战!断山口村决不能也不会拖全市的后腿!”峪泉镇党委书记张晓芸在9月24日全市人居环境整治现场推进会中立下了“军令状”。

决战断山口!一场以“拆除违章建筑、腾退集体用地、拓展发展空间”为主要目标的环境整治行动拉开了帷幕。

这是一场硬仗!要改变村上存在了十几年的环境顽瘴痼疾,既需要拿出啃硬骨头的决心和勇气,更需要下足“绣花功夫”。

“我自己花钱建的圈舍,为什么要拆除?”“私占集体土地、国有土地,是违法行为。”针对村民违章建筑、占用集体土地的现象,峪泉镇邀请市国土资源局、住建局、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单位人员,采取召开村民小组会、党小组会、村民代表大会、逐户上门走访等形式,不厌其烦地对村民做思想动员,努力赢得村民理解、支持和配合。

村组干部、党员主动带头清拆违建、腾退土地,为村民做好示范。镇主要领导一线指挥、包村干部“蹲点”指导、机关干部包户协助,一户一策、对症下药,坚决整治顽疾。镇村干部发扬连续奋战作风,放弃节假日休息,积极协助断山口村打赢环境整治攻坚战。

天天盯着干!亲自上手干!镇村干部的一言一行影响带动着村民。峪泉镇经济发展办副主任龙彦忠的包户李某某家的猪圈占集体用地且破旧不堪,在做通该户的思想工作后,龙彦忠亲自帮着他盖新猪圈。

养殖户的柴草、饲料草乱堆乱放,镇村干部就齐上阵,找来机械、召集志愿者领着干、帮着干。

清理生产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等陈年垃圾1.2万余立方(吨);拆除私搭乱建18处、清理乱堆乱放52处、清理违法侵占18处;拆除残墙断壁3处、废弃圈舍5处……在10月29日召开的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推进会上,断山口村由“落后村”一跃成为“先进村”,实现了“华丽逆袭”。

黄草营村在悬壁长城脚下,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为该村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良好条件。但部分居民点后院私拉乱建、废旧宅基地、残垣断壁,如同人脸上的累累疤痕,影响制约着该村的发展。提升家园“颜值”,让家园“颜值”变旅游产值,黄草营村动真碰硬、重拳出击,“亮剑”环境污染。镇机关科级干部包组、普通干部包户、村上党员干部带头,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和不胜不休的决心,坚决打赢环境整治攻坚战。

“只有村民们思想上重视了,积极主动性发挥出来了,整治工作才能事半功倍。”峪泉镇党建办主任刘伶俐是黄草营村一组和七组的包组干部,她认为做好村民的思想宣传工作是整治工作的“制胜法宝”。为此,她和同事们一户一户做思想工作,遇到村民年龄大、干不动的,就帮着干。

“村民思想工作难做?找朱叔!”这是黄草营村党员干部的共识。朱叔叫朱彦贵,是黄草营村综治干事,干综治工作30多年了,再难的事,只要朱叔出面,总能圆满解决。在同事们眼里,朱叔经常在村民面前“刷脸”“刷情感”,没事就去村民家转转,和村民拉拉家常, 逢年过节时带上礼物到村民家去看看,在村民的心里,“朱叔”就像是亲戚。黄草营村一组有家“钉子户”,饲料草乱堆乱放,村干部屡次上门做工作,该农户置若罔闻,朱叔出面后,该农户家的饲料草乱堆乱放问题解决了。

相对于其他两个村子,嘉峪关村地处城乡接合部,出租大院有180个,外来租户多、管理难度大。特别是嘉峪关村二组没有后路,超市餐馆多,每天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是嘉峪关村每天必做的工作。

对于出租大院,嘉峪关村采取“包网格”的方式,将180个大院划分为9个网格,由镇村科级干部担任网格长、一般干部和党员担任网格员,将责任落实到人,常态化开展环境整治“五包”工作。

由于外来租户多、流动性强,工作人员就采取“盯住户主”的方法,每个大院建一个微信群,谁不住了,谁是新来的,住户发生变动,户主就在群里及时汇报。

“疫情期间、创城关键期,我们每天去大院登记信息、检查、督促,现在每周去两到三次,对城乡接合部特别是大院的管理已经有经验了。”峪泉镇政务便民服务中心主任顾彩霞告诉记者。

党员干部和村民干在一起,村民们也从“要我干”变为“我要干”,从“催着干、推着干”变为“争着干、比着干”,不少农户成为环境整治的示范户,辐射带动邻里之间开展庭院“颜值”竞赛。“过去是能将就就将就,现在是房前屋后都要干干净净。”嘉峪关村一组村民陈克让说。

这是一份见证着艰辛和汗水的数据:2017至2020年,峪泉镇共投入垃圾整治资金70余万元,开展大规模清理行动120余次,组织各类车辆1200余辆(次),清理生产生活垃圾43000余立方(吨);清理非正规垃圾堆放点113处,清理平整建筑垃圾约20000平方米,拆除残垣断壁、危房160处,清理路边绿化带30.4公里。

村容整洁碧水清,美丽乡村入画里。人居环境整治让峪泉镇村容村貌大变样,村民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与日俱增。“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党员干部在实践中提升了基层治理和服务能力!”峪泉镇党委书记张晓芸说。


祝福文案
志愿技巧
网名昵称
祝福的话
心情文案
经典语录
故事人生
关注